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家族企业
治理
正式化
转型
研究
综述
展望
马骏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 骏(),男,江苏常州人,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家族企业治理转型的机制与效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家族企业国际化与创新:基于制度 文化的比较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执政党与私营企业政治互信机制对企业家精神配置的影响”()。财贸研究 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研究综述与展望马 骏(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摘 要: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但迄今为止,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还非常有限。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对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和展望。首先,总结了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内涵、来源、维度及测量方法;其次,回顾了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研究模型、转型阶段和理论视角;再次,识别了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整体性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视角和方向。对家族企业治理转型现象进行系统阐释不仅有助于学术界明晰现有研究的进展和缺陷,也对中国家族企业在同时面临治理转型、跨代传承和产业升级的三重压力下如何进行现代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现实启示。关键词:家族企业;正式化;治理转型;中国情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是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家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伴随着家族因素的褪去以及正式治理机制的引入,这不仅关乎家族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以及组织模式的演进,同时也决定了家族企业能否基业长青。随着中国制度环境的逐步完善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个理性的预期是,家族企业将表现出明显的正式化治理转型趋势。但实际上,中国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带有浓重的经验主义和个人意志,进行治理转型的意愿较低,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化和规范化的治理制度。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家族企业大多已融入现代理性思维,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格化因素的随意性和脆弱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家族拥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同时组织内部也设立了正式的治理结构和政策规则等,如企业层面的“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业化管理等,家庭层面的家族委员会、家族宪法和信托制度等。而在中国,现代公司制度在强调人治的儒家文化中往往水土不服,这使得中国的家族企业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文化和权威类型的历史烙印。在创业初期,家长制管理有利于树立领导者的权威,非正式的关系治理能够减少企业代理成本并降低交易费用,但随着市场制度的日臻完善以及组织规模的逐步扩大,对于人情和网络的过度依赖却可能成为限制家族企业发展法理型科层结构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起源、内涵、过程、理论基础、驱动因素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模型构建层面,且较为分散,因此有必要对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本文主要按以下步骤开展文献搜集和整理:第一,对于外文文献,分别选取“”“”“”“”“”“”“”“”“”“”等关键词在、等数据库,以题名、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为依据检索相关文章,同时在 、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进一步检索与补充。由于家族企业治理及其转型问题并非近年来才受到学界关注,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因此在检索时对文献的时间跨度不做限制。第二,对于中文文献,分别选取“家族治理”“家族企业治理”“治理转型”“治理演进”“职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去家族化”等关键词,在各大期刊官网和中国知网中,以题名、摘要、关键词和正文为依据检索相关文章。同样,对文献的时间跨度不做限定。第三,查找并下载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的简历,逐一阅读他们发表的论文,以防遗漏重要文献。第四,对初步收集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研读,筛选出与本文主题高度相关且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英文文献。经过上述处理,我们最终获取符合标准的、可用于后续分析的文献共计 篇,其中英文 篇,中文 篇。本文的研究内容将着重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梳理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内涵、来源、维度及测量方法;二是回顾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研究模型、转型阶段和理论视角;三是识别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四是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视角和方向。二、家族企业正式治理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下,学者对家族企业正式治理有着不同的命名,比如专业化管理、正式化治理、现代化治理等。相对而言,“正式治理”这一术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其主要被用于表征家族企业的正式制度规则、正式治理结构、正式决策和管理程序。由此,本文也将沿用“正式治理”这一统合性术语。对应于非正式治理,正式治理强调家族企业在组织内部制定正式的规章制度、设立正式的治理机构、采取正式的决策和管理程序、引入职业经理人和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族企业引入正式治理机制是为了对家族及泛家族化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和身份权威进行正式的治理或约束,即用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法”而非人格化的身份地位和人际关系来治理正规组织。接下来,首先回顾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发展脉络,然后基于现有研究阐述正式治理的维度和测量方法。(一)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来源与发展家族企业正式治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韦伯提出的科层化组织观点。科层化组织是一种现代的、高效的、理性的组织结构,其基于正式客观的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来组织各类经济活动,从而显著地区别于传统的非正式组织。在科层化组织中,管理者的权威更多地来自专业化的技术知识、能力和经验,而非个人的经验主义、魅力和所有权。()、()在比较美国和英国经济的表现后指出,英国经济逐渐衰弱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体中存在大量的基于非正式治理的家族企业,而这些家族企业管理者的地位大多是通过继承而非能力获得的;相反,主导美国经济的企业则大部分是由专业化和非家族管理者管理,他们主要依靠能力谋得职位和树立权威,因此企业的决策和治理嵌入了更多的专业化和理性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家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由创业者管理,所有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故非正式治理程度较高。()和 ()认为,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一个理性的演化趋势都是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尽快引入专业化管理,即在非正式和情感治理模式下引入客观的、理性的、正规化的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从家族企业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因为职业经理人大多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拥有更加普遍意义上的管理知识、经验及能力,进而在管理和战略执行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然而,上述研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将家族企业的正式化治理和专业化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引入职业经理人,认为家族管理者就是非专业的,与外部职业管理者是相互排斥的。有鉴于此,()提出家族企业正式治理转型的三条路径:一是家族成员和管理者的专业化;二是企业中非家族成员的专业化;三是引入外部专业化管理人才。()进一步指出,管理者除了要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化管理能力外,还需具备特定的文化能力。也就是说,家族企业正式治理是管理者在深入理解家族和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目标以及运行逻辑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专业化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进行的治理。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学者开始将视角拓展至企业治理系统和程序,而非仅仅局限于专业化管理者的引入。比如,()指出,家族企业正式治理实际上是在家族企业内部改变非正式化的治理氛围,并引入各类正式化和专业化的控制系统和制度。此外,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引入,比如董事会 监事会 股东会的建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的引入等,也是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重要特征。(二)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维度与衡量从现有研究来看,对于家族企业正式治理机制的衡量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正规制度与控制系统。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设定的一系列规则,是正式的和非人格化的,不随个体特征和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设立正式治理制度意味着家族企业更加注重企业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强调以契约治理取代关系治理或作为关系治理的重要补充。“家族股权继承政策”“家族股权转让政策”“家族成员聘用政策”等所有权和人事聘用制度,是家族企业在正规组织和家族网络关系之间实现家族治理制度化隔离的重要体现(李新春 等,)。此外,还有研究考察了家族企业采用的各类控制系统和制度(,),比如财务控制系统()、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等。第二,家族治理正式机构。家族企业由家族系统和企业系统组成,因而其治理包括针对家族系统的家族治理和针对企业系统的企业治理。在正式治理的语境下,家族企业设置正式家族治理机构主要是为了区隔家族事务和企业事务(,)。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李锦记集团的治理结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李锦记集团进行了两项制度创新(李新春 等,)。一是设立家族委员会。家族委员会与公司董事会是平行关系,前者主要负责家族事务的处理,为家族成员提供表达价值观、需求和对家族期望的场所,而后者则主要负责讨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重要战略决策。这项改革有助于明确家族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主次关系,降低家庭内部关系对企业经营决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推动企业治理结构变革。家族委员会下设家族办公室、家族投资公司、家族基金、家族培训中心等机构,以便更好地发挥家族委员会的正式治理作用。二是制定家族宪法。家族宪法是家族委员会的最高指导原则,任何一个家族委员会成员都要遵守,其实质是将家族成员的关系治理机制部分转化为契约治理机制,从而明确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上述两项正式制度创新厘清了李锦记集团家族内部的模糊性,进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约束。第三,正式的决策和管理程序。由于家族企业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家族控制权之上的组织,主要通过与身份、地位相关联的差序化的权威来治理(李新春,),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家族领导人个人意志和易变的模糊性规则程序的支配。因此,家族企业决策和管理的集权化程度被认为是衡量正式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认为,决策和管理的集权化主要包括授权的去中心化和决策的去中心化两个方面,前者指企业将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授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而后者则强调决策和管理不宜集中于家族企业主本人或家族管理者手中。第四,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制度的演进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家族企业可能同时面临现代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西方“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理念(肇始于 世纪 年代的美国)所带来的跨国影响(杨典,;,;,),进而陷入效率与合法性的双重危机。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引入和建立则是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手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经理人的引入。职业经理人作为“正式化”与“现代化”管理的表征,拥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技术及异质性的网络资源(,),是家族企业治理正式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其次,西方公司治理制度的引入和建立,涉及董事会 监事会 股东会的建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的引入、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非家族董事会涉入、非家族高管团队涉入、董事会和高管团队的工作激励等(杨典,;,;,;,)。表 列示了现有研究对于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测量方法、理论视角和相关结论。表 家族企业正式治理的测量、理论视角和相关结论变量名称变量测量方法 理论视角研究结论 文献来源正规制度和控制系统正式治理制度正式治理制度,比如“股权继承政策”“家族股权转让政策”“家族成员聘用政策”等家族治理制度变迁速度、家族传承意愿推动了家族企业正式治理制度的制定李新春等()财务控制系统询问“财务预算、预算评估系统、正式化的财务目标、企业绩效评估系统”的采用情况,因子分析代理理论、管家理论正式治理因子之一,作为家族企业四种治理类型分类的一个依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有限 (,)人力资源控制系统询问“正式招聘制度、正式培训制度、奖励报酬制度、人员绩效评估制度、正式员工会议制度”的采用情况,因子分析代理理论、管家理论正式治理因子之一,作为家族企业四种治理类型分类的一个依据;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