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语料库的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公共话语与形象建构研究_赵雪倩.pdf
下载文档

ID:2257414

大小:300.97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语料库 当代中国 职业教育 公共 话语 形象 建构 研究 赵雪倩
第 卷第 期 年 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基于语料库的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公共话语与形象建构研究赵雪倩(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摘要:研究以门户网站、报纸期刊、微博和知乎四大类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为语料来源,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并辅以语料分析软件作为量性研究,探究公共话语空间内职业教育的话语表达策略与形象建构。从议程设置、视域融合和话语策略的角度为改善公共话语中的职业教育形象提出启发性对策。关键词:职业教育;形象研究;公共话语;内容分析;话语分析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 年度科研计划项目“跨文化视域下天津高校多模态话语建构与对外传播”(项目编号:)。作者简介:赵雪倩(),女,天津市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与话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形象研究在当今人文社科领域成为关注热点,强调“通过对存在客体的描述,制造形象的个体或群体,显示其置身位置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空间”。形象是在各类话语的互动中不断建构、动态发展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各类机构主体和个体网民都可以成为各层级社会场域中话语的深度参与者,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认知、判断,甚至建构了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对客观主体的形象产生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职业教育形象在宏观上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力度,关乎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在微观上与学子、家长和社会的教育信心密切相关,关系到各职业院校的自身声誉与发展方向。一、话语、公共话语与形象研究(一)话语与公共话语话语不同于语言,是“特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人们运用语言及其它手段和渠道所进行的具有某种目的和效果的社会交往活动”。因此,话语被认为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描写、分析、解释社会现象,也可以建立、维护和改变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结构。”话语具有显著的建构性,一方面源自社会现象与社会认知的表征,建构了言说对象的主题,定义了人类认知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被社会群体和社会规范所约束,构成了彼此之间动态的建构关系。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定义为“内容、观点的交往网络”,强调信息和观点的集合,且以实践表达方式得以建构,所言说的信息通过话语得以嵌入。公共空间形成的公共话语在汇聚和建构公共领域信息的同时塑造了公共领域内部成员的认知。因此,公共话语被认为是公众通过公开媒介可触及的话语及话语体系。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公共话语来源广泛,可以是传统单向度传播媒介的话语集合,也可以是由大量互动组成的新媒介话语。将公共话语界定为通过公开媒介平台向公众表达的、且可以由公众自由参与的话语及话语体系。(二)话语与我国的教育形象以话语为切入点的我国教育形象研究主要分为“他塑”和“自塑”两大视角。这些研究关注不同国别进行实证分析,收集英国与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历时话语,探究媒体话语的中国高等教育“他塑”形象;也有学者勾勒出当代中国职教形象的面貌,提出职教形象建设的可研究视角,将视角转向关注我国权威媒体 人民日报,根据历时话语考察多维度的职教形象,阐释话语文本中的各类成分如何利用语言功能帮助建立“自塑”形象。近年,实证研究的视角拓展至更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关注特定教育领域的群体形象,探究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公共话语中的形象系统;也有从社会热点事件出发,提出教育危机事件话语建构路径和网络对话逻辑;探讨教育事件与教育形象在个体话语场域与公共话语场域表达的动态建构过程。其中,也不乏对负面教育新闻的关注,反思教育形象建构的话语逻辑;也有学者聚焦新媒体平台,收集高校自媒体官方账号的话语,探讨 技术带给教育机构塑造自身形象的话语策略。专注于教育形象的研究成果丰厚,但对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的形象关注不够多;对时下职业教育形象的实然状态与其应然探讨结合不够深入;语料来源不够多样丰富,多数研究仍以单一的传统媒体或官媒话语为分析对象,对新兴媒介内的公共意见关注不足。二、研究设计与问题(一)数据来源公共话语来源广泛,所涉媒介平台繁多,网络媒体数据覆盖面甚广、数据更新极快,语料无法穷尽全部,因此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作为语料(为保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话语在一日内收取完成)。主要从门户新闻网站、报纸期刊、微博和知乎采集数据,来源平台覆盖传统媒体和交互性强、使用广泛的自媒体。我们聚焦 全年,以“职业教育”为关键词,收集百度搜索排行关注前 位的新闻;在 的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数据库收集下载量前 位的文章;在微博上摘取三个粉丝数过千万的自媒体的新闻讯息;最后在知乎的“职业教育”专栏采集获得网友点赞数量前 位的高赞回答。最终得到语料 份,总计,字。其中,门户新闻网站主要关注国家、省市的政府新闻网站和其它官方媒体;报纸期刊的作者主要是专业学者,也具有权威性;微博自媒体则指粉丝超千万的认证账号,这种基于用户关系进行信息分享、获取简短实时信息的社交形式,通过多终端接入,是当今移动交互时代大众信息传播最快速的通道之一;知乎是近年中文互联网出现的高质量的问答社区,用户通过分享答案建构开放式互联网“社区”内的话语,用户群体中学生的比例较高。(二)研究方法结合研究问题与数据规模的特征,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进行质性分析,同时辅以语料库软件读取数据的量性指标。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信息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描述方法。在确定研究问题、界定研究主体、选定研究样本后,再进行具体的拆分定义分析单位,并对不同分析单位进行编码和数据统计。话语分析法则依照 提出的语义结构研究框架,对选取的典型语料进行语义结构的拆分,对文本措辞和文本语境进行描写和分析,并考察文本信息如何作用于社会实践,传播话语主体的意识形态。通过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当代中国公共话语在哪些维度构建了怎样的中国职业教育形象?()这些形象是如何通过话语被构建的?()形象在不同维度的差异与话语来源是否具有关联?不同话语策略的使用对形象的构建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使用话语策略在公共话语空间内建构客观、完整的职业教育形象?三、公共话语表达与我国职业教育形象建构(一)语料概述研究将语料的图片、采编来源等信息剔除后,保留正文部分。首先用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语言语料库分词标注系统 对语料进行分词,然后使用语料分析软件 进行词频、索引行、搭配分析等统计。在剔除虚词等无实际意义的词后,得出四个媒体平台前 位高频词如表所示。表四个平台语料的高频词统计语料来源 报纸检索门户新闻网站微博知乎前 位高频词职业 教 育,劳 动,建 设,高,教 学,专 业,发 展,学生,学 校,企 业,培 养,技能,教师,培训,人才职业教育,职业,发展,技能,技 术,学 校,人 才,建设,专业,培养,新,院校,培训,改革,社会职业教育,高考,教育部,本科,专 业,高 校,培 养,院校,中 职,填 报,家 政,招生,毕业,考试,人数学校,自己,想,看,做,老师,学生,专科,乱,技校,本科,专 升 本,学 习,问题,社会,商业,比较第一,语料分析软件生成的高频词,可以帮助研究了解话语的主要所言之事。报纸检索和门户新闻网站的高频词从内容和排位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微博和知乎的高频词均与前两类有所不同。第二,为了证实高频词所指内容是否具有趋近性,我们利用索引行对高频词逐一进行语境内的检索,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第三,利用语篇倾向性的统计系统 辨别语义倾向,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人工复核,结果证明不同平台来源的语义倾向性差异明显:报纸检索和门户新闻几乎由正面话语占据,负面语义倾向极少;微博语料中三种倾向的报道较为平均,正向略多;而知乎上的负面话语约高达(如图所示)。由此可见,不同平台的话语所呈现的职业教育形象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图四个平台语料的报道倾向性基于语料的整体概览,我们将四个媒体平台的语料划为传统媒体、微博自媒体和知乎自媒体三大类,并依照前期设定的研究框架对语料进行内容和文本的挖掘,深层次考察不同媒体平台建构的职业教育形象。(二)传统媒体的职业教育形象与话语建构 传统媒体的职业教育形象()助推经济发展的形象:职业教育的技能和产业属性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特殊属性在传统媒体所塑造的助推国家经济发展形象中表现明显。职业教育形象一方面展现出它在国家层面,为配合中国辽阔土地上各类产业结构的需求所做出的技能培养实践和完善乡村劳动力结构的积极形象;另一方面,也被塑造成关注各地方产业结构和示范区的特征,探索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者形象。()践行教育改革的形象:教育改革实践的形象在传统媒体构建的形象中最为突出。教育的内涵与改革发展理路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主体的内核,中国职业教育在此呈现了在教师、教材、教法、体制、体系、制度上主动探索的形象。此形象勾勒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注重提升高质量、培育优质的教育资源,善于通过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完成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目标。同时,职业教育的改革形象还配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探讨更合理的教育结构应如何置于我国教育体系中,以求为更多受众提供更加有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拓展国际发展的形象:传统媒体话语建构中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连接的形象主要分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维度。“引进来”的国际发展形象维度,德国的案例最为突出,在中国职业教育探讨自身提升空间和改进方向时被大量深度剖析。这类语篇虽为对“他者”的形象描绘,但从中折射出中国职业教育积极向外探求的积极“学习者”形象;在“走出去”的维度上,我们也看到话语构建出的中国职业教育以“鲁班工坊”“中国制造”为背景,显现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积极“输出者”形象。传统媒体职业教育形象的话语建构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被诉诸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可以被认为是及物性系统下的六大过程。如何选择及物性系统的不同过程设置,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目的,也蕴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我们发现传统媒体在话语建构形象时呈现明显的及物性,以下三类过程小句占据了绝大多数:()物质过程:描述所做的具体事情,强调动作、目标和环境的发生过程。传统媒体使用“发展”“培养”“落实”“实践”等大量具有积极能动性的动词,向大众展示了我国权威机构层面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态度,通过图景式的构建向外界展示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真实情况。物质过程小句是传统媒体形象建构过程的主要话语特征,是一种赋予形象较为客观、理性的描写性话语建构方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建构官方形象的实例。()关系过程:主要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将外部世界“再现”为原始状态,具有对事物的归属与识别做出分类的功能。语料分析软件的量性统计显示,“是”“意味着”“应(为)”等无具体实际动作含义的高频词频现语料。这类标定事物之间关系属性的判断性动词,凸显出说话者对事实所持有的确定性态度和做出的无变化的话语认定,是话语实践中对各维度形象建构的权威式呈现。()言语过程:通过话语交流信息的过程被称为言语过程。在此过程,说话者可以用话语互动直接表达情感,也可以通过引征环境、范围和受话者等要素进行表述,证明自己的观点。传统媒体的报道里,言语过程最突出的表现即通过引用国家各级机构发布的官方文件的相关条文,或直接嵌入教育学词条式的释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功能、发展方向等进行学术性的权威阐释,言语过程所建构的形象因此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威效果。(三)微博自媒体的职业教育形象与话语建构 微博自媒体的职业教育形象()培训技能的职业教育形象:微博平台将话语呈现的目光投向鼓励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和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并对接受技能培训后的就业前景与补贴福利进行详尽的报道,或用“家政专业”等具体案例以细描式的刻画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优势展现于前,塑造了职业教育的中心形象 提供技能培养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吸纳生源的同时,社会上出现的“冒充职业学校虚假招生”“职业教育扩招引争议”等现实社会问题也被微博报道,职业教育在呈现其扩大化、社会化形象的同时,也被蒙上了一层负面阴影,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职业教育在大众认知中“社会地位次等化”“质量堪忧”的形象。()尝试改革的职业教育形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