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线上
混合
教学
教师
能力
三维
评价
模式
研究
程小恩
信息化与计算机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程小恩,温川飙(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摘要:问题:随着各大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加速,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日益丰富,如何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的数据评价教师的能力,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方法:在已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数据五类教学数据(课前、课中、课后、思政、其他);利用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评价的指标设计;通过数据可视化展示直观结果,实现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结果:利用真实的数据,刻画教师教学评价的特征属性,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数据挖掘,对教师个体的教学、科研等状况进行准确的、实时的数据分析,还原出教师能力评价的直观信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结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评价教师教学的能力助推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评估的效率。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能力;评价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3)01-0143-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 概述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证明了线上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高校教师接受并认可1。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针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专项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分析较为缺乏,当前评价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关注考试评价及课堂教学评价指标2。1995年,中共中央颁布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设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评价项目体系”3。教学评价的学术讨论才大范围在我国不断地深入,这一时期的教学评价着重点在于基础性理论的分析、教学同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评价模式的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配合,研究构建教学评价理论体系4,自2000年以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受到一线教师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扩展众多研究方法。2010年以来,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局面正在形成5。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研究团队统计学校教职工利用网络教学的数据,2019年9月至今,学校教职工,使用线上线下教学的老师已达到全校教职工人数的96%。整理雨课堂和掌上金课、科研管理系统等网络教学数据,现有平台已经包含学习课堂师生交流、小组讨论、作业批阅、课题考勤、考试分析、题库设计、资源建设,课前预习,课后评估、教师成果等,线上和线下的数据充足,数据资源已经大大满足教师教学能力分析算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开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评价可以采集更加完整的教学数据,能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记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数据设计算法,实现教师能力评价数字化。2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和反馈三维评价模式的研究,在已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掌上金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四个步骤,利用真实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堂数据,实现教师评价数据结果的客观化评价、分析和反馈。2.1 数据采集评价指标的研究基于团队已有的学校网络平台中教师教学的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后,将采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分为5个类别,包括第一类课前线下预习数据(资料上传数收稿日期:2022-10-30基金项目:202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JGYB2020100):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系列金课建设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中医临床医学数据处理”(编号:成中医教务 2020 4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面上项目(2021MS541):基于多维时序数据辩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动态评价研究作者简介:程小恩(1984),女,四川雅安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为中医药数据挖掘,教育数据挖掘;温川飙(1970),男,四川成都人,通信作者,教授,硕士,主要研究为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溯源。E-mail:http:/Tel:+86-551-65690963 65690964ISSN 1009-3044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Vol.19,No.1,January2023143DOI:10.14004/ki.ckt.2023.0035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信息化与计算机教育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据、预习心得讨论);第二类课堂中数据(考勤、小组讨论、课堂记录、课堂练习);第三类课后数据(题库设计、课后资源建设、作业批改率、考试分析、评价反馈数据包含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第四类思政评价数据(思政教改课题、思政课程获奖、思政论文专利等);第五类其他数据(科研工作成果等数据)。构建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师教学评价全过程数据仓库。2.2 数据清洗,指标提取将数据清洗加工后,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算法,明确分析目标,针对教师课堂特征,提取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数据,制作部分数据采集表(部分)如表1、表2所示。表1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教师基础数据采集(部分)教师工号教师性别教师职称部 门主要研究方向1科研成果专 利教室姓名教师年龄教师职务专 业主要研究方向2论 文课 题获 奖表2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教学数据采集(部分)授课概要数据所授课程所授课程课程建设情况数据课程课程1资源数课程计划习题数量发起讨论数量回复学生次数上传答疑视频教师随堂记录思政教案网络课程交流、作业、考试情况班级班级1教师发言数量学生学习心得数量学生阅读资料次数课前预习作业布置次数课前作业提交次数课前作业批改率考试次数考试成绩分布课程平均试题数量授课班级数授课班级数课程课程2资源数课程计划习题数量发起讨论数量回复学生次数上传答疑视频教师随堂记录思政教案班级班级2教师发言数量学生学习心得数量学生阅读资料次数课前预习作业布置次数课前作业提交次数课前作业批改率考试次数考试成绩分布课程平均试题数量实验课时实验课时课程课程3资源数课程计划习题数量发起讨论数量回复学生次数上传答疑视频教师随堂记录思政教案班级班级3教师发言数量学生学习心得数量学生阅读资料次数课前预习作业布置次数课前作业提交次数课前作业批改率考试次数考试成绩分布课程平均试题数量理论课时理论课时课程课程4资源数课程计划习题数量发起讨论数量回复学生次数上传答疑视频教师随堂记录思政教案班级班级4教师发言数量学生学习心得数量学生阅读资料次数课前预习作业布置次数课前作业提交次数课前作业批改率考试次数考试成绩分布课程平均试题数量课后预习作业课后作业提交次数课后作业批改率课后预习作业课后作业提交次数课后作业批改率课后预习作业课后作业提交次数课后作业批改率课后预习作业课后作业提交次数课后作业批改率2.3 数据分析教师教学数据的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分为课堂前,课堂中,和课堂后,以及其他四类数据,利用数据,计算教师的评价得分。课前预习效果评价(20分):利用资料上传数据(5分)、阅读次数(5分))预习心得笔记的星级(5分)课前预习作业(5分)),计算课前在线下预习效果的得分。课堂效果数据评价(20分):利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实训作业、课堂管理五个指标共计100分,总占比为20分。利用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到课的考勤数据、分组讨论课获取课堂中间小组讨论发言次数等数据、课堂管理中记录课堂活跃度的数据、课堂练习和实训作业记录学生得分的数据,从而评价教师课堂的评价(如表3)。表3 课堂效果数据评价二级指标设定一级指标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实训作业课堂管理权重值2020202020二级指标下发资料数量师生互动百分比分组讨论数量点评学生质量下发练习数量学生成绩作业布置数量评阅作业数量教师随堂记录学生成果展示三级指标下发一份以上资料记录3分,多份资料5分;编写课程计划2分;思政教案3分点评回复学生大于30%计3分,大于50%计5分;100%计10分创建一个讨论计3分,5个讨论计5分,多个讨论计10分点评回复学生大于30%计3分,大于50%计5分;100%计10分下发1次练习3分,5次练习5分,多次练习10分平均成绩60分计6分,80分计8分,100分计10分下发1次作业3分,5次练作业5分,多次作业习10分评阅学生大于30%计3分,大于50%计5分;100%计10分上传1次随堂记录照片或视频3分,5次计5分,多次计10分学生上传成果5分;发消息提醒差生5分得分10101010101010101010星级5555555555课后数据(20分):通过教师对题库设计的数据,评价题库的得分;通过教师对课后资源的建设,评价教师文件资源的上传得分;通过教师课后对作业批改率,以及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的得分分析,评价教学的效果;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问卷。以及同行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评价教师的口碑。思政评价数据(20分):包含课堂思政教案的评价(4分)、思政教改课题(4分),思政课程获奖(4分),思政144信息化与计算机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第19卷第1期(2023年1月)论文(4分)思政设计专利(4分)的评价得分。其他数据(共计25分):包含教师的基本信息评价和科研成果得分评价。主要体现教师教学以外的科研能力。依据上述课堂效果评价的设计思想,设计每个指标的二级指标的算法,求出四个指标的总分,即可得到评价教师能力的最终得分。2.4 反馈-数据可视化利用数据可视化方法,一堂课完毕后,即可实时地将课堂评价直观展示出来,包含课前线下预习数据、课堂中数据、课后数据、思政评价数据、其他数据五个维度。通过直观的五维图形,反馈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都能及时看到评价数据的结果,实时的数据反馈,是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图1)。管理者也能看到拉通评价的排名情况,及时给予教学监督。图1 教师教学评价五维可视化模型3 研究结果2020年,学校利用集成“掌上金课”系统、5G数字化传输床旁临床教学系统、“掌上AI临床辨证论治训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临床带教云平台”为一体的智慧教育数字化体系,深度对接医疗机构及临床名老中医师资,紧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思维养成的关键,服务学校师生。系统中临床带教线上课堂数量达到11581堂,资料下发数量达到59998次,讨论主题次数20300次,练习下发数量达到22692次,作业布置次数达到13536次(见图2),在此期间开展教学教师能力的评价,有效监管了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2020年到2021年期间在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国家级特等奖、省部级等多项奖励。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助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中医思维养成与临床能力发展”的三融合培养。4 研究意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包含评价、分析和反馈的三维模式。利用真实的数据,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特征属性刻画,进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数据挖掘,对教师个体的教学、科研等状况进行准确的,实时的刻画,还原出教师能力评价的直观信息,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实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数字化。1)利用真实数据反映并评价教师能力的数字化评价方法,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研究基于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