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思维
中医
诊断
教学方法
探讨
熊丽辉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作者简介:熊丽辉(),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及科研、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通讯作者简介:赵继福(),男(汉族),吉林长白人,长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基于象思维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讨熊丽辉,刘天颖,赵继福(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摘要: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实现“真信、真学、真用”中医的目标,我们将象思维运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取象比类,是将知识点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进行类比,以大道至简;构建物象,通过记笔记、画简笔画、画流程图、画脉图、模拟临床病象等方法,从知识的溯源、联系性、逻辑性及系统性等方面,展示教学内容的“象”,使意在心中。象思维的运用,使学生快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构建知识系统,同时培养了学生文化自信及中医思维,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了课程思政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关键词:象思维;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 标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象思维是我国古代先贤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一部分。象思维是以把握事物现象的典型特征为基本要素,运用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工具,来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象思维,历代先贤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阴阳五行理论,并将这些具体的方法运用到人体以及疾病的认识上,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因此,在中医的发展中,象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贯穿于中医诊疗过程的始终。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直觉性和整体性,相对而言,西医思维是客观的、精准的、定量的,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中医诊断学课程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多数是在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对于初入中医之门的学生们来说,习惯沿用高中学习的思维模式,普遍沿用以往的微观思维、逻辑思维,不利于中医知识的理解,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不会学、不相信中医等问题,习惯生硬地背诵、做习题,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及知识的运用,无法满足现代对中医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深入进行学情分析后,确立了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相信到信,即“真信、真学、真用”中医的三真目标,从知识溯源的角度,将象思维的方法渗透到教学中,运用象思维解读知识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使知识有根基,并种植到学生的大脑中,不断生根发芽,守正创新。具体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取象比类,大道至简黄帝内经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中医象思维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取象比类。古人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类比所观察的事物,以更清晰地表达事物的本质,使看似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化。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相关联,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如此可以做到大道至简。类类比比自自然然现现象象 以熟悉的自然现象进行类比,构建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入理解中医知识。以血瘀证为例,血液就象自然界中的河水,河床就如同脉道;河水运行是否正常,与河道是否通利(血管的情况)、河水里是否有淤泥(痰浊)、天气是否寒冷(寒凝)、是否炎热(血少)、河水的流速(气的推动)等关系密切,由此,可以推出血瘀证的形成原因包括外伤、痰浊、寒冷、热壅、气虚、气滞等。血瘀证会导致出血,学生们往往不理解,以发洪水为例,当河道受阻,或者城市排水系统受阻时,就会导致洪水的泛滥,与血瘀证导致的出血类似,通过疏通河道和城市排水,解决洪水问题,所以,血瘀证导致的出血需要活血化瘀去治疗,治疗法则也就迎刃而解。以这样的类比,引导学生面对疑难问题时,可以从自然界问题的解决中寻找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跨越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同理,湿证,如同自然界中的阴雨天,此时人们会身体沉重、困倦、粘滞等,正是湿证的临床表现;当阳光普照或起风的时候,湿自然就褪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除湿的方法就包括祛风、温阳等。这种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推出中医理论和治疗思路,对培养临证思维,构建知识的联系大有裨益。类类比比日日常常生生活活 将中医诊断的知识点与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进行类比,将知识点简化。以四诊为例,日常生活中我们挑选西瓜,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西瓜的好坏;四诊的起源就是古人通过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诊察疾病的方法。再如,比较难以理解的问汗的内容,与生活中烧开水的情况做一类比,相比较单纯的讲解,即节省了授课时间,又更好地理解了知识点。烧一壶开水,需要“火、水、开放的壶嘴”三个条件,与汗出的三个条件“阳气、津液和玄府”类比,由此推导出病理汗出的病机,平素需要 节课的时间讲解问汗的基本内容,如今十几分钟就推导完成。舌诊中,腻苔和腐苔的内容,也是教材中的难点,单纯的讲解,很难理解,而以生活中蒸的馒头进行类比,则容易理解。我们正常蒸馒头时,馒头表面有一层完整的皮,如同腻苔;如果火大或者时间长,馒头表面裂开,就是腐苔,因此,腐苔的形成与阳气过度蒸化有关。还有黄苔的发生,与家里蒸米饭糊锅很是类似,糊的越严重,米饭的表面越黄,甚至黑色,如此,也理解了黄苔的病机。总之,通过取向比类,培养了学生用“象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纯的讲授更生动、容易理解,一方面讲述知识,一方面传递思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同时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构建物象,意在心中早在周易系辞下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说明古人以“观物取象”来认识世界。由图形发展而来的中华文字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与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的象形文字取象于天、地、人、鸟兽、树木,是对万物进行“依类象形”而成。图形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也是象思维的具体运用,以“象”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本质,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直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以笔记、画图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构建物时珍国医国药 年第 卷第 期 象,将整理、联系的思维深入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使零散的知识点融合成头脑中的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运用。个个性性化化的的笔笔记记 笔记是教材的另一个“象”,是教材和课堂讲授的映射,我们要求学生课后整理自己的笔记。首先,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将所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以“象”的形式展现。其次,尽量以图形的形式,要求学生能画图表达的尽量画图,比如,五轮学说的内容、目胞浮肿、眼睑下垂、囟填、囟陷等,都可以边画边记录的形式,将相关联的知识点以图形展示,也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再次,鼓励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笔记,包括用不同颜色的笔、重点内容的标记符号等。最后,笔记也是记录个人学习习惯、学习内容、思考方式的媒介,古代医家正是以文字、图形记录的方式,将宝贵的中医理论、实践经验流传下来,使中医得以传承和发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率会逐渐增加,而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内,遗忘最快,因此,笔记也是强化记忆的好方法,对于记忆量较多的中医来说,更适合记笔记。总之,记笔记不仅仅是文字记录那么简单,一方面培养学习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图图解解一一切切 用图形记录、分析、描述所学的知识,是象思维的又一个体现。课堂讲授上,教师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生动、易懂。首先,简笔画更形象。比如,讲解“角弓反张”这个症状,对于没有接触临床的学生们来说无法理解,如果教师用简笔画的方式,将主要特征画出来,则一目了然。其次,流程图注重联系。流程图可以将繁冗复杂、关系杂乱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直接映射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比如,望色的内容(见图),从色、泽两方面进行望色,逐步推导出病色,这样的流程图,将具体的知识点放到整体中,使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横向总结,串联比较。再如望舌色的内容,用一张图呈现病理舌色的内容,以及五种舌色之间的联系,即讲解了教材的内容,又高于教材(见图)。再次,图解脉法。脉诊部分,本来就是“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对于没有摸过脉的学生来说,更是晦涩难懂,我们采用图解法,将病理脉象的特征,以脉象四线谱的方式展示出来,用形象化的“脉图”去理解脉象特征,学生非常感兴趣,也进一步强化了脉诊的理论知识。因此,以图形刺激大脑,更形象化地展示“象”,有利于整合知识点,精简学习内容。图 望色流程图 模模拟拟教教学学法法 模拟教学法是教师带领学生模拟临床病理现象,让学生参与其中,营造临床情境,以掌握临床病象。中医诊断学首先是识别症状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临床的经历,通过模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临床病象的特征。第一,在课堂上,模拟临床病象,比如,口形六态、颤动、咳嗽的声音、喘促等等,再结合录像,在短时间内掌握病象,理解病理本质。第二,在实训课上,学生模拟临床病人。一般在实训课前,确定学生模拟的疾病,再由学生亲自查阅文献,了解所模拟病人的临床特征,学生们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理化检测的结果(亲自手绘检验报告),以此可以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模拟病象,也是呈现“象”的一种方式,不仅是对所学习知识的再现,也是预习未知的手段,是相对动态的、体验式的,是沉浸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尤其适合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图 望舌色示意图 结语中医学理论的产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象思维运用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是将中医的原创思维运用到中医知识的学习中,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医,是对中医的自信,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是课程思政在中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对中医的热爱,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中医,从不信中医到信中医、用中医,所授课班级,全部学生都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因此,回归象思维,立志守正创新,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参考文献:熊丽辉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王永炎学术团队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医案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李明珠,陈谦峰,任朝莹,等 大数据时代下基于象思维的中医状态辨识 中医杂志,():熊丽辉,宋道群,郭景宜,等 病象的演化与测量 中华中医药杂志,():张绍时 先秦“象”范畴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熊丽辉,张曦元,杨卫彬,等 反思促进中医意象结构和意境的完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祁爱玲 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网络题库的“互联网 ”课堂新模式研究 海外英语,():李 昕,陈 波,史丽萍“漫画笔记”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湖南中医杂志,():李 畅,裴月湖,于天一 思维导图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教育,():张 萌,吴晋英,贾志新,等 中医学专业(“”一体化)中医经典课程“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 中医教育,():熊丽辉,张曦元,王 忠 意象生成的实践论意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梁文娜,林雪娟,闵 莉,等 中医诊断学三位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珍国医国药,():郑于林,李晓红 中华传统文化是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王永炎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年第 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