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计算机
服务
总线
引擎
联体
信息
平台
建设
分析
陈艺祥
SOFTWARE2022软 件第 43 卷 第 12 期2022 年Vol.43,No.12作者简介:陈艺祥(1989),男,福建龙海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医疗信息化。基于计算机服务总线引擎的医联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分析陈艺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1003)摘要:随着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作需求不断增长,需要构建基于服务总线引擎的信息服务平台来达到医疗资源整合、数据利用等建设目标。医联体中基于服务总线引擎的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通过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数据共享、数据交互能力实现转诊协同、医技协同、病历文书引用协同等功能。关键词:医联体;服务网关;服务总线;集成平台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2.12.026本文著录格式:陈艺祥.基于计算机服务总线引擎的医联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分析J.软件,2022,43(12):105-108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Union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Computer Service Bus EngineCHEN Yixia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3)【Abstract】:Withthegrowingdemandforbusinesscollaborationamongmedicalinstitutionswithinthemedicalconsortium,itisnecessarytobuildaninformationserviceplatformbasedonservicebusenginetoachievetheconstructiongoalsofmedicalresourceintegrationanddatautilization.Theinformationserviceplatformbasedonservicebusengineinthemedicalconsortiummainlyrealizesthefunctionsofreferralcollaboration,medicaltechnologycollaboration,medicalrecorddocumentreferencecollaboration,etc.byintegratingthedatasharinganddatainteractioncapabilitiesoftheplatformservicebus.【Key words】:medicalassociation;servicegateway;servicebus;integrationplatform设计研究与应用0 引言2020 年 7 月 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2013 号,以下简称办法),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1。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带头作用,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达到促进分工协作、资源合理利用、便捷群众就医2。通过牵头医院下沉优质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机构同质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3。目前医联体普遍难以落地归因于各医疗机构间业务流程不统一,信息化程度差异性大,信息标准不一致,大部分医疗机构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各组织机构间的信息系统独立建设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当患者面临上下转诊时,历史的就诊信息和相关病历及检验检查结果无法互相调阅,造成转诊困难。归根结底,如何整合各医疗机构和各院内系统间的业务和数据资源是实现医联体建设的首要任务。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已形成拥有 7 家分院、1家互联网医院、2 家护理院、6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集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院区之间业务协作日益频繁,对于诊疗信息的共享、医疗资源整合利用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我院启动医联体模式下集成平台的建设。106软 件第 43 卷 第 12 期SOFTWARE1 基于医联体的集成平台介绍1.1 集成平台简要概述集成平台需要完成医院内外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统一集成、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我院集成平台可分为服务总线、数据中心、主题应用三大模块,服务总线承担院内外信息交互共享,数据中心实现医院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及数据利用,再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整合和数据支撑构建各类主题应用。对医院来说,集成平台具有很大价值,集成平台建设极大提升了医院信息化应用水平,它减少了 HIS 系统的接口依赖性,降低了接口耦合性,通过集成平台总线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接口的运行状况,降低日常应用系统的维护量4。构建符合标准的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全院信息互联互通,其核心是从数据产生、数据交互、数据利用等多个环节围绕医院信息平台进行改造,最终医院信息化建设满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也意味着医院信息化建设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医院能够与外部医疗机构、与外部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共享,从而促进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区域医疗协作和资源整合、优化5。1.1.1 服务总线介绍服务总线采用服务网关+业务总线的方式构建,由服务网关来承担服务鉴权、消息订阅分发功能、消息日志记录、负载均衡功能,业务总线专注于业务逻辑处理,从而达到业务协同的高效流转和总线架构的灵活横向扩展。服务网关在设计上,采用最新 Zuul 网关技术,同时搭配 SpringBoot 多集群负载均衡以及 Redis 缓存机制,满足集成平台高性能、高解耦的特性要求。针对于业务系统间的互操作,提供统一注册、统一授权功能实现集中化管理,控制接入系统的服务调用权限,避免出现医联体内各用户出现服务、数据越权操作等问题,并基于业务特性、访问规则实现业务口径的按需分配达到流量控制目的,避免因消息队列的堆积导致医联体间接收消息滞后的问题。在对中间件的选型上采用了 Rhapsody,集成引擎通过提供多种通信协议的访问接入、内置功能组件以及支持消息的持久化转递以此来消除不同异构系统间的技术差异,支持不同应用间的通信与集成,最终目的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消息准确、高效、安全的传递。Rhapsody 提供可视化的开发平台,实现用户对标准的定义、业务流程的设计,将医联体集成平台的业务需求、设计方案转换成合理的配置和代码,并可通过内置的测试平台实现对消息的格式、标准进行不同层面的测试验证。1.1.2 外联平台在构建医联体的过程中,各个院方希望将对外的统一服务以安全的方式开放,并且将可能由于开放导致的威胁屏蔽在医院内部核心网络之外。医联体通过外联平台构建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流程协作、数据交互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基于外联平台安全交换组件实现对各外部机构的统一对接和管控,内置的安全加密算法可灵活适配到各种类型的交互信息中,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外联平台在运维层面的布局上采用实时监控体系,大屏监控系统和移动监测平台对整体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完备的日志分析引擎可对系统内部的薄弱环节提前预警,做到真正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解决方案。1.2 医联体集成平台系统架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集团内各医疗机构经过长期的医疗信息化发展,各医疗机构内部已经实现了基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进行院内外医疗数据共享及业务协作。因此在构建医联体集成平台体系时,我院充分利用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础,确立了通过集团内部各医疗机构与医联体集成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的模式。医联体集成平台主要承担集团内部各医疗机构跨院区医疗协作,制定统一的交互标准并实现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通过ETL、CDC、实时接口模式可实现各院区的基础数据统一汇聚,落地统一的基础字典,形成主数据管理中心,以此来打通各组织机构间的业务域、盘活各系统内部的历史数据,基于医联体患者主索引进行实时诊疗信息和历史数据的关联,形成面向医联体的各领域数据主题,以此来承担患者临床文档、科室绩效数据等不同对外主题数据出口。基于医联体所建设的集成平台可以集成和整合总院和各分院区集成平台的内部离散资源,通过外联平台建设院内外专用消息传输通道和建立统一数据安全加密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传输的情况下实现各院区之间的业务协同。医联体集成平台所实现的对接模式在架构上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当医联体内部增加新成员时,可以根据实现的业务需求,插拔式接入医联体集成平台,快速实现服务到业务系统的分配发布,服务的复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开发工作量和投入的人、财资源消耗(如图 1 所示)。2 医联体功能建设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医联体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搭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可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医联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减少人民群众医疗负107陈艺祥:基于计算机服务总线引擎的医联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分析担,促进医改的顺利推动6。医联体的建设难点主要是无法将各个组织间内部资源实现整合和利用,众多系统内的协作盲点导致业务交互并无实际意义。从流程到数据的协作和共享首先要建立各系统间的标准,实现数据交换时语义级别的标准化。因此主数据管理系统是构建整个医联体集成平台的基石。通过参照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国际医疗标准,结合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实际业务情况和现有的字典体系,对医联体内的术语字典进行集中梳理,形成一套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间数据交互的标准体系,并进行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在主数据管理体系下,形成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患者、科室、员工三大主索引,构建医技项目的统一对照体系及其他基础数据的统一。在构建主数据管理之后,我院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业务协作场景进行了统一梳理,在一卡通、转诊协同、医技协同、报告结果引用等业务场景进行医联体集成平台的功能建设。2.1 全院一卡通医联体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首先要在集团医院范围内实现患者统一身份标识的管理,用于支持居民在集团化医院之间跨机构就诊,并能够进行预交金的统一使用。2.1.1 自费卡管理实现自费卡统一管理并在集团内部医疗机构通用,根据各机构连通厦门市民健康系统建卡情况制定不同管理方式:(1)有连通市民健康系统的建卡规则:在连通市民健康系统的情况下,自费卡新建时获取卡号规则由市民健康系统根据各家医院传送的机构代码进行分配,各家医院的自费卡只能在创建机构读取,不能跨医院读取。故总院、分院新建卡时传输相同的机构代码从市民健康系统获取通用的自费卡卡号,同时改造总院、分院读卡程序,支持医联体内自费卡互通互认。(2)未连通市民健康系统的建卡规则:以总院为主体创建自费卡,供总院、分院建卡调用,创建的卡支持医联体内机构读卡互认。2.1.2 预交金管理在完成自费卡统一互认的基础上实现自费卡换卡同步、自费卡预交金共享。分院系统可以通过自费卡数据互通平台下载总院对应的自费卡上的预交金余额,下载过程中总院自费卡预交金执行退费操作,分院系统自费卡预交金自动进行交费操作。在分院就诊后预交金余额自动通过平台上传到总院,预交金上传过程中分院自费卡预交金执行退费操作,总院系统自动进行交费操作,完成预交金的统一管理。2.2 转诊协同医联体集成平台通过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生号源进行统一整合,构建医联体内统一号源池,并可实时共享给各医疗机构。当患者因病情需要转到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时,可在当前院区通过医联体集成平台查看其他医疗机构的门诊号源情况,医生可以通过诊间预约的功能帮患者直接预约好对应医院的医生,患者只需要直接到相应医院找对应的医生看诊即可。2.2.1 门诊、住院上转患者到下级医院就诊,下级医院医生发现无法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更深入一步的判断,此时下级医院医生就可以进行转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