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记忆场所理论的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研究_黄炜斯.pdf
下载文档

ID:2253343

大小:129.74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基于 记忆 场所 理论 社区 街道 肌理 研究 黄炜斯
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城市老旧社区的街道立面是城建存量更新的环节之一,因其居住属性和内部社群网络的稳定性,易被外部发展拉开差距,形成斑驳的特殊地块。个体经营活动的影响会使社区街道立面呈现出“新旧交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为“新旧新”或“旧新旧”交织的补丁式格局。2021 年 8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 ,强调要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严管大拆大建,加强修缮改造,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1。老旧社区保留了特定环境中的文化脉络,形成了独有的场所记忆。正是这种记忆的存在,使得不同社区的物质结构与文化的演变受制于内在发展规律,表现出独特的风貌与形象2。尽管已有诸多成功的老旧社区街道立面改造案例,但更新与改造的价值取向和局部空间品质不平衡的问题仍需细究。根据记忆场所理论对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进行更新与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这些街道的场所记忆,从而推动城市文脉的延续,促进空间活力的重塑和增强人们的场所归属感。因此,本文基于记忆场所理论,以老旧社区中的街道立面肌理为切入点,梳理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的类型,探讨街道立面肌理更新的价值取向。一、相关概念(一)记忆场所1978 年,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 诺拉提出了“记忆场所”的概念,指在特定地点形成的某个社会群体独有的集体记忆。诺拉主张通过研究记忆场所来延续集体记忆,找回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老旧社区集体记忆的载体形式丰富,而记忆场所同时兼容社区空间与文化的双重意义,不仅体现在有着独特风格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涵盖居民对空间纹理的感知印象、隐性的社区活动等。(二)街道立面肌理街道立面肌理指的是在建筑围合的街道立面界面中,附属于表面所有物体的纹理。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布局构成也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形成老旧社区特定的风貌。每一条街道都是组成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是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体现,各类设施的材质、色彩、造型和其他非固定要素,同样属于肌理的组成部分。二、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与可感知记忆的关系感知分为感觉过程与知觉过程,是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3。社区人群对街道立面肌理的感知可归纳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物质性主要是肌理材质、色彩、造型等可以通过眼睛看见的,非物质性是指肌理代表了某种社区文化,营造了居民熟悉的环境,是隐性的。居民对街道肌理塑造的各个阶段的感知会因为不同程度的改造与更新而被打破。因此,感知反映的是人与建筑的场景关系程度,是人们对当前环境或者最近一次经过某个地点时,由身体知觉对某一肌理感受积聚而成的共时记忆。在社区生活圈内,居民对居住氛围和活动情境的体验不完全局限于物质设施的服务功能,立面界面甚至行人经过时看到的形象也是特定时空下的景观。街道立面肌理是一种激发身体知觉和情感潜能的介质,在一定界基于记忆场所理论的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研究黄炜斯王萍摘要:我国城市正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升”阶段转变,老旧社区内部的更新与改造是一个重点议题。因此,以广州市越秀区犀牛北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记忆场所理论,归纳街道立面肌理塑造各个阶段的特点,梳理立面肌理的表现、类型以及与人们的内在关系,探讨街道立面更新的价值取向,以更好地改善老旧社区的环境,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关键词:记忆场所理论;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城市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乡建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实践课程”(1110-402210105)研究成果。682022 12面密度中,它的功能、意义是在居民使用过程中被创造、被重新定义的,而非初始计划时就规定好的。三、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分析本文选取广州市越秀区犀牛北社区主街道的立面。该社区已建成数十年,连接了高校生活区、市场、地铁站、市民小广场等周边场所。社区内部交通网络复杂,多样化的活动塑造了丰富的街道立面肌理。笔者在实际观察中采用 SD 调查法收集老旧社区居民和部分经常路过的行人对肌理感知的描述和感知程度。受访者对街道建筑材料的质感、立面形态的造型和轮廓、立面界面的色彩明纯度、围合尺度感受和立面界面内容表示有较为深刻的印象。(一)街道立面肌理的记忆场所表现1.“凹凸状”高差社区街道立面肌理的差异性在于有抬高地势的路沿、墙体附属于建筑前区,并且建筑立面退界用于消化地形高差,以提高排洪能力。长期生活在社区的居民融入了风水学的理念,将入屋前区的地势抬高。凹凸形态带来的落差感致使立面空间横向扩展,让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街道环境作出反应。2.材质堆叠除了居民楼建筑立面的灰白色水刷石外,社区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应用了各种各样的材质,如高分子材料的管线、贴砖、混凝土和不锈钢,新旧材质拼贴堆叠于建筑外立面。3.碎片化以建筑建成的水刷石为基色,以空调外机、晾晒的衣物、公共设施等零碎小构件为“点”的色彩尤为跳跃;不同住户的管道、不同功能的管道、穿插其中的线路构成“线”的纹理;绿化、商铺门面、涂鸦等展示物构成“面”的内容。碎片化的要素组织形态以横向和竖向的排布形成一定的韵律。长期以来,居民对不同元素所表达的深意有着不同的认识4。某些色彩被当地人赋予了特殊的寓意,甚至超出了原本的功能意义。三种特征体现出了不同材质的质感与差异。正是不同时期、不同比例的异质性的材料交汇后所呈现的肌理风貌,造就了老旧社区的细微特点,也反映了社区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选择的倾向。(二)街道立面肌理的记忆场所类型第一,原生性肌理,即社区建成时就已存在,具有连续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材质和色彩相对固定,占据较大比例的立面面积,奠定了社区的基本风貌和基调。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化带来的斑驳质感,可以给人带来沉稳和厚重的感受。第二,生活性肌理,其由居民长期在社区中生活而形成,主要体现为小型绿化植物、邻里交往的石质坐凳、广告牌等小规格物件。比如,居民可将小型盆景根据地势高差情况巧妙融入街道立面界面的轮廓线。生活性肌理打破了立面单一的轮廓形态,可丰富立面的“第二次轮廓线”,增强立面界面内容的可读性和叙事性。第三,设计介入肌理是在社区进入存量更新时期的肌理。将全新的门牌号、导览标识、墙绘涂鸦、共享设施、贴砖图案以及文艺化的装饰元素等布置于街道立面并与原生性肌理结合,可呈现新旧交织的状态。以上三种类型的肌理可归纳为功能性肌理和艺术性肌理:功能性肌理起到保障建筑基本功能的重要作用,强化了街道与建筑过渡空间的感知度5,并受到建筑形态、墙体材质铺设、街道设施位置的影响,没有绝对的一致性;艺术性肌理主要由居民的活动塑造而成。在一定程度上,功能性肌理又包含艺术性肌理的特质,这取决于观者的审美取向。此外,临时停放的自行车、机动车、纸箱子等非固定物,也是组成街道立面肌理的一部分。(三)街道立面肌理与人们的内在关系居民在社区街道开展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6,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街道空间纹理。街道立面肌理各种要素可形成序列感,即使最初的某些肌理已经淡化,或被遮盖、更新,但某些立面细节还是会让居民感受到某种特殊的氛围,这与肌理的排布与起伏的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居民并非真正意义上需要导识系统才可辨识方向,而是导识系统本身作为一种符号,可以整合和组织空间环境信息,肩负着沟通环境与人的功能,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体验,唤醒人们对记忆的感知。同时,社区居民也在创造某种洋溢着“场所固有性”的记忆载体,载体中每一个要素最初都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但最终又都是一种有助于增强象征意义和城市美感的文化形式7。作为一种介质,肌理组织通过老旧社区的特定环境空间,对人们的认知观念、感知程度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而且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可赋予立面肌理新的内涵。四、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更新的价值取向街道肌理描摹了社区场所意象和生活图像,被居民69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感知、熟悉、记忆。在较为狭小的街道空间,人们的视线被阻隔,街道立面往往会被组织成小尺度的单元,于是街道立面肌理充满了戏剧性变化。立面肌理不只是建筑表皮的一部分和要素联系的结果,还是层层叠加于既有基础上的产物。基于上述分析,将街道立面肌理更新的前置性思考归纳为安全性、引导性、自然性、便利性与艺术性。第一,安全性。保持或采用相近的原生性街道立面建材,注意使用耐脏质感及暖色调的材料,以保证连续性。同时,可以用较小比例的异质材料点缀或丰富立面边界及边角。第二,引导性。导引标识注重衔接与排布,便于人们的通勤。跳跃、高饱和度的色彩不能与已有的设施、管线颜色形成冲突,而要重视统一性、主题性的外包装处理,避免造成噪色现象,致使视觉混乱。第三,自然性。在符合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新植入的内容应与老旧社区街道内外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同时,要对小尺度元素进行应用,虽然可能看上去会比较杂乱无序,但其实是一种复杂多元的有序。因为这是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建立在居民对居住情感的关系之上的,所以也带有一种“自下而上、人性化、能被感知”的活力。第四,便利性。可在社区街道立面适当的高度提供便民的停靠、折叠和适老化设施,也可以利用牛奶箱、水果箱等物品,将其制作成空间内可移动的坐凳,充分发挥立面肌理要素的功能价值和美感价值。第五,艺术性。人们对立面肌理的感知是环境构筑的形制、呈现形式、色彩调度、材料覆盖等要素的结合,美感亦源于此。形制与形式是居民生活痕迹的积淀,所以在对老旧社区街道立面肌理进行更新时,不仅在于对色彩与材料进行管理,更在于能否将二者灵活地融入形制,促进社区内部的互动。由肌理构成的景观意象及其透明度与复杂性,往往决定了场所特征的明显程度。其中,透明度集中于植物密度、开窗比例、外墙面积比例,复杂性集中于建筑外墙主体颜色和各类设施的包装颜色。从单一的物品角度看,它们并无特定的区域特征,但附着于老旧社区的内部环境框架中,俨然成为社区空间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结语本文基于记忆场所理论,以立面肌理为老旧社区街道更新的切入点,分析肌理与人们的关系,并分析街道立面肌理更新的价值取向。居民对社区街道环境的感知包含使用功能和视觉享受。同时,更新过程涉及环境美化,既需要利于公众,亦要考虑居民意愿的表达,从记忆的角度出发,以点带面,尽可能减少大拆大建,还原本质,凸显文化特色。否则,适应了原有稳定生活的居民可能因为街道空间肌理突然发生较大改变而无所适从,从而失去归属感。每个老旧社区街道立面都具有个性,随着广州变得更加国际化,这些肌理也会变得更加宝贵和多元化,新旧可以并存渐进而非均质化发展。未来,仍应不断地对街道立面肌理更新进行细化分析,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参考文献: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 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21-08-11)2022-11-01.http:/ 场所 城市: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城市与建筑的再思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5):23-25.3李辉.基于身体感知的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J.时代建筑,2019(4):174-179.4周钰,张玉坤,苑思楠.街道界面心理认知的量化研究J.建筑学报,2012(增刊 2):126-129.5张章,徐高峰,李文越,等.历史街道微观建成环境对游客步行停驻行为的影响:以北京五道营胡同为例 J.建筑学报,2019(3):96-102.6姜丽,于洋.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0(12):341-346.7阵内秀信.东京的空间人类学M.刘东洋,郭屹民,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40.作者简介:黄炜斯,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可持续设计。王萍,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城乡社区治理、城乡创意空间。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