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写材料用典
材料
用典
【写材料用典】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写材料用典】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例文】平常心是一种不被欲望乱眼、不因成功迷失、不为困难吓倒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处世哲学和工作态度。当人的内心急迫想要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工作时,往往会因急于求成而自乱阵脚。在工作中我们要避免陷入这种困局,始终强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涵养“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的心性,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方能心无旁骛、步步为营,发挥最好水平、获得最好结果。(解放军报《学学“观棋者”智慧》)
【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
【释义】意思是,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按照道义行事,正直无私地改正自己的过错。
【赏析】赞誉考验着人的清醒度,诽谤考验着人的坚强度。若闻誉则喜、闻谤而怒,就会像被操控的木偶,成为外在评价的奴仆。当毁誉荣辱来临,人非但要不动心,而且应以此作为反观自身、磨炼意志、提升能力的机遇。心力没能充分发挥,往往是被毁誉等名利得失所束缚。只有超越自我,心灵达到澄明境界,才能洞察事物规律。这样对待问题,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鲁迅在杂文《骂杀与捧杀》中写到,“捧杀”可以置人死地,即吹捧令人在陶醉中迷失自我。“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是避免骂杀、捧杀,保持清醒的良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常言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干事创业,尤其如此。党员干部要认真听取各种意见,尽量汲取合理部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愈加坚定志向,决不为非议吓倒,也不为“捧杀”迷惑,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用法】主要适用于形势报告类、党性教育课讲话,侧重强调政治定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知势识势,保持清醒头脑,心无旁骛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