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ECL
模型
实施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效果
影响
许智媛
2023 年第 1 期改革之窗ECL 模型实施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效果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许智媛中国人民银行临安支行石颖文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道金第一作者简介:许智媛,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通讯作者:石道金,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林业会计和农村金融。摘要: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为了解决“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滞后性、顺周期效应等缺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推出了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简称为“ECL 模型”)。2018 年我国开始在 H 股及“A+H”股上市银行实施 ECL 模型,其余 A 股上市银行在 2019 年开始实施。ECL 模型实施的效果需要及时去评价,故本文基于我国 54 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分析 ECL 模型实施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效果。经过分析发现,ECL 模型实施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净利润等指标造成一定影响,但对商业银行个体影响大小有差异,银行规模较大、内部评级较完善的银行受影响程度远小于规模较小、内部评级较不完善的银行,且 ECL 模型实施后,仍会对商业银行业产生顺周期效应。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内部评级法的建设、加强银行内部监管机制、建设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同时监管部门要加紧统一ECL 模型中“违约”、“显著增加”等风险标准,缓解银行间信息差异化的问题。关键词:IFS9预期信用损失ECL 模型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832.3一、引言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监管机构关注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和计提减值损失的方式有很多的弊端。商业银行之前采用的是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已发生损失模型存在减值确认滞后,以及顺周期性等问题而受到批判,而且该模型不能够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尽早地提示风险。于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开始了修改工作,在 2014 年颁布了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 号 金融工具(简称 IFS9),其中采用“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取代了过去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作为回应,我国在 2017 年修订并发布了新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应用了 ECL 模型,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规定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H 股及“A+H”股上市银行施行新准则,2019 年 1 月 1 日起其余 A 股上市银行施行新准则,自 2021 年初起其他非上市银行施行新准则。同时还鼓励商业银行提前实施新准则。直至2021 年为止,H 股及“A+H”股上市银行和 A 股上市银行实行新准则分别已有 4 年和 3年的时间了。那么,商业银行实施了新模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是否能够缓解旧模型的负面效果?而且各家商业银行对新模型的应用也各有差异,应及时分析评价新模型的效果。因此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实行新模型的过程及结果,论述新模型对商业银行产生的效果,并给与适当建议。二、ECL 模型相关概述(一)新旧模型的对比新旧两个模型的主要差别是:已发生损失模型规定,有客观的减值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才能够计提减值准备;ECL 模型则不同,它体现为具有“前瞻性”1,提前评估资产的信用风险,依据变化情况,提前计提损失。新旧模型具体对比如表 1 所示。(二)ECL 模型的三阶段ECL 模型分为三个阶段来评价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情况,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确认损失。92DOI:10.14153/ki.lsck.2023.01.008改革之窗2023 年第 1 期表 2 为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表 1新旧模型对比已发生损失模型ECL 模型适用范围表内信贷资产表内信贷资产、表外贷款承诺和担保等信贷风险敞口确认条件有客观证据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无论是否有证据表明资产减值,都要计提准备确认依据历史信息历史信息及未来预测信息减值范围实际发生的损失未来 12 个月或者资产的整个周期表 2ECL 模型的三个阶段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预期信用标准信用风险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已存在客观减值证据损失准备计提区间未来 12 个月预期信用损失整个资产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整个资产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利息收入实际利率账面价值实际利率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摊余成本(三)ECL 模型的不足1 ECL 模型与会计的基本原则相背离。会计是记录反映过去的交易或已存在的事项,应当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而 ECL 模型涉及到未来的信息及现金流,违背了传统会计的要求。2 ECL 模型在信用评级中,有较大的主观性。对“违约”定义不清,这会导致各个银行对“违约”的定义有较大出入,使银行之间相关信息缺乏可比性。3 ECL 模型中强调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没有明确的界定,需要银行较多的职业判断,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且难以保证计提损失的准确性2。此外银行对计提损失金额有较大主观权,有可能会产生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与 ECL 模型发生冲突。因为此类金融资产本身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的变动本身就含有预期的价值,所以此类资产采用 ECL模型可能会造成该项资产价值被低估。5 ECL 模型对阶段一和阶段二逐步确认损失时,如果对贷款损失准备预测不准确,就会产生资产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如果银行不能够及时准确确认资产信用风险的“显著增加”,那么资产从一阶段转换到二阶段就会导致“悬崖效应”。三、商业银行实施 ECL 模型的信用评级现状实施 ECL 模型的过程中,对金融资产的信用评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的是内部评级法和权重法。本文侧重讨论内部评级法的影响。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采用不同的评级方法会直接影响到 ECL 模型的实施效果3。权重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相比于内部评级法所需要的数据较少。内部评级法是基于银行内部以往储存的客户信息,了解并实时分析客户资产抵押的状况。这种方法考虑了每种信贷情况的不同,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信用情况。内部评级法不仅是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倡导对世界资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银行业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的必经之路。但是内部评级法要求银行存储完整的借款人信息,如违约概率、风险暴露等级等大量关键信息才能实施,所以在目前只有风险管理水平比较高的银行才有能力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目前我国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只有 7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及兴业银行。其余上市银行大部分采用的是初级内部评级法。目前,虽然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都估计了借款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但是各个银行执行的违约、损失风险的概念却不相同,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对于信用风险的衡量标准各个银行之间不能比较。四、ECL 模型实施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一)对商业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资本充足率是评价银行体系稳健程度的重要监管指标之一,也是评价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标准。并且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监管机构对于银行业资本相关的监管要求不断趋严,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是:大于等于 8%、6%、5%从理论公式来讲,采用 ECL 模型计提减值的032023 年第 1 期改革之窗风险敏感性提高。所以,在 ECL 模型管理下,当金融资产质量降低时,资本充足率会随之降低;当资产质量提高时,资本充足率会随之提高4。在 ECL 模型应用之前,有学者分析认为,实施ECL 模型会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5。图 1为 20182021 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从2017 年的 12.23%至 2021 年末的 15.11%,高于监管最低要求 7.11 个百分点,安全边际不断扩大。从采用信用评级法的程度来看,对于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平均上升了 2.12%,对于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平均上升了 1.02%。从银行的规模来看,大型银行资本水平较高,与中小银行的差距逐渐扩大。2021 年末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 行 资 本 充 足 率 分 别 为 17.29%、13.82%、13.08%、12.56%。针对资本充足率,可以看出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大型银行在实施 ECL 模型后的过渡比较良好,相对而言,中小规模银行以及采用权重法计量风险的银行在实施 ECL 模型后的反应较差。图 120182021 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二)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ECL 模型对商业银行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大幅增加了损失准备。6 本文选取 20182021 年 54 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较上期计提变动额占净利润比例的平均值,来测量 ECL 模型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变动总额占净利润总额的 14.03%。有 42 家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上涨的同时,会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有 12 家商业银行在损失准备的影响下,净利润处于盈亏点。有 22 家银行受到的影响大于 20%。ECL 模型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分布如表 3 所示。总体来讲,损失准备的增加会导致净利润下降,但是总体影响不大。为了具体说明哪些规模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大,本文将目前上市的 54 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分类,分为超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10 万亿以上)6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510 万亿之间)6家、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15 万亿之间)14家、小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1 万亿以下)28家。图 2 为基于 20182021 年各规模银行数据计算银行实施 ECL 模型对其利润的影响平均值。通过图 2 可以看到规模越大的银行反而受到的影响越小,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小型商业银行,每年都超过 20%的影响率。在 2020 年末所有规模的银行都上涨了影响率,有可能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良贷款上涨,计提损失准备上升所导致的。但在2021 年超大型和大型银行受影响情况好转,中小型银行受影响情况持续走高。通过上述数据,本文认为规模越大的银行净利润受 ECL 模型的影响越小,这可能与他们的资产规模大、存贷成本较低、风控信息比较完善的原因有关。表 3ECL 模型对商业银行净利润影响分布项目数量比例20%,10%611.11%10%,047.41%0,10%814.81%10%,20%1425.93%20%,40%916.67%40%,60%916.67%60%,80%23.70%100%23.70%总计54100.00%数据来源:wind 数据。(三)对商业银行顺周期影响ECL 模型的实施,是为了缓解旧模型滞后性导致的周期性问题。然而在理论上 ECL 模型的信13改革之窗2023 年第 1 期用评级受宏观经济的影响2。在经济下行期,预估的损失要增加,继而减少利润。在经济上行期,整体资产质量提高,减少损失,利润提高。本文选取 20132018 年我国 GDP 增长率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资产利润率的情况,来分析 ECL 模型对应顺周期问题的效果。图 3 为 20132021 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和资产利润率的情况。图 4 为20132021 年我国 GDP 增长率情况。可以看到20132018 年实施新模型前,GDP 增长率与不良贷款比例呈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在新模型实施后,在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后,顺周期现象仍没有缓解,GDP 增长率仍与不良贷款比例呈负相关。ECL 模型的实施不能够从根本缓解旧模型带来的顺周期问题。图 220182021 年各规模银行 ECL 模型对净利润影响分布图(数据来源:wind 数据)图 320132021 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资产利润率情况(数据来源:万方数据)图 420132021 年我国 GDP 增长率情况(数据来源:中经数据)(转第 56 页)23群 言 堂2023 年第 1 期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在对赌协议中可以设置重复博弈,对业绩承诺进行动态调节以适应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并购后的协同效应;监管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