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湖北
学堂
郧县
遗址
考古
收获
陆成秋
考 古 发 现2022 年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古收获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封二,1、2)。东北距青曲镇约10公里,东距郧阳城区约40公里。地理位置北纬325030,东经11035131,海拔高程160287米。遗址因于1989、1990年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简称“郧县人”)而闻名,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人类化石的地层年代被测定为距今11080万年。遗址保存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埋藏于汉水北岸的第四级阶地内。阶地在基座之上保留厚层的第四纪堆积,多数部位厚度超过8米,局部厚度超过18米,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2001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发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学堂梁子遗址开展过5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郧县人”2号头骨和丰富的动物化石以及石制品。为解决有关“郧县人”学术问题,并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活化历史场景创造条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郧阳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等单位,组成多学科交叉考古团队,对该遗址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为保障考古发掘的质量和文物安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十堰市和郧阳区政府共同努力,在遗址修建了温湿可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考古方舱和考古工作站等(图版一、二)。同时,为了使考古发掘更加科学、系统、有序和可持续,考古队引进了考古发掘数字管理平台、ArcGIS系统和国际通用的最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记录方法,对遗址进行地点和发掘区的划分,纳入新的布方与测控系统。以遗址范围内的山梁为基本地貌单元分为若干地点,各地点又分为若干发掘区。学堂梁子为第一地点(Loc.1),第一地点又分为ABCDE五个发掘区,总基点为N400E400,布1米1米探方,正北方向(见封二,2)。20212022年的发掘主要在B、C、E区进行。B区位于遗址核心区,紧靠出土“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的A区,该区域曾在上世纪70年代土地平整时被削掉35米厚的黏土层。新一轮发掘在此共布设203个探方,发掘面积203平方米。目前共揭露3个自然层,深3565厘米,未到底。第1层,耕土层,粉砂质黏土。第2层,深棕色黏土质粉砂层。出土少量石制品和江汉考古2023.1/总第184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7)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2)郧阳博物馆(湖北 十堰442522)十堰市博物馆(湖北 十堰442099)5作为储料的砾石。还出土少量动物化石,种类有貘、鹿、猪等,化石分布较零散。第3层,黄棕色黏土质粉砂层。出土少量石制品和作为石器原料而搬入的砾石;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化石大多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中。2022年5月18日,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破土面世(图版三)。针对该重大发现,考古团队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工作方案,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规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攻关,对埋藏头骨化石的部位及时进行了扩方发掘。2022年12月3日上午9点多,“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学堂梁子遗址第一地点B发掘区的考古方舱中被考古团队从地层中完整地提取出土(图版四)。提取出土的“郧县人”3号头骨原样保持了提取前出露的头骨两侧眶上圆枕、左侧眼眶、左侧颧骨及颧弓、左侧颞骨、额骨大部、左侧顶骨及右侧顶骨局部、枕部左侧。另外,出于保护和为后续地质学、分子生物学、残留物分析等保留足够的样品的目的,在头骨上部右侧保留厚约2厘米的地层堆积物,下方保留约10厘米厚的地层堆积物基座。提取过程中未发现该头骨所代表个体的其他骨骼单元。头骨周边伴生的其它动物化石和发图版二 第一地点 B 区考古方舱核心舱内景图版一 第一地点 B 区考古方舱外景6图版五 B、C 区出土石制品图版三 郧县人 3 号头骨出土照图版六 B 区出土动物化石图版四 头骨提取掘坑原样保留在发掘现场。一、发掘方法从5月18日3号头骨面世到12月3日被提取出土,历时半年多,在4平方米的头骨发掘探方区,考古团队把1平方米的探方进一步细分为4个亚方,以每2厘米为一个操作层进行精细发掘。围绕人类化石和其他遗存,考古团队借助RTK、全站仪、风刻笔和内窥镜等工具进行发掘、测绘、修理化石,系统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环境、埋藏和残留物分析的沉积样品,对于每个层面和重要的遗迹现象都做了高分辨率的三维建模,留取了海量的发掘图片、影视与数据资料。1.通过数字化手段,把发掘过程以高清三维矢量影像模型方式记录下来,从而实现考古发掘过程的数字化可逆。这是发掘提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考古团队利用微距镜头对头骨发掘区每一层位或埋藏现象拍摄0.81.5万张高清照片,结合高精度激光扫描,实时上传武汉大学云端地球,通过专门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实时处理,实时出样。历时半年,在头骨区4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团队拍摄了20多万张高清晰照片,进行了20多次高精度的三维建模。高分辨率的实景三维影像模型精度最高可达到0.2毫米,放大时可观察到土壤原生微结构等,从而精准地把遗存分布、遗存产状、沉积现象、土质土色等翔实记录下来。2.未来我们将开展8大学科22个方向的研究,这些研究很多都需要在发掘过程中取得有效样品,主要是沉积样品。所以多学科取样也是发掘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而且,发掘中的取样除了满足现阶段的多学科研究需求外,还做了一些前瞻性工作,为将来可能的科学研究留下资料信息和样品材料。为此考古团队把发掘出来的所有土样都按坐标留存,并且尽可能保留定向块样。至头骨提取出土完成为止,采样结果如下。(1)头骨区采样7图版七 B 区出土动物化石1.肢骨2.剑齿象臼齿3.貘下颌骨4.大型猫科上颌5.跗骨图版八 郧县人 3 号头骨(2)其它区域采样目前已经采样共3537份。其中990份定向块样中除了可以做古地磁年代检测外,还可以做磁组构、微形态、环境、分子生物学等;2298散样除了磁化率,还可以捡选宇生核素测年样品和小哺乳化石等。相关采样工作将贯穿整个遗址的发掘始终。3.为了与国际旧石器考古接轨,考古团队引进了学界专门开发的最新的旧石器考古发掘系统。对每一件标本进行三维轮廓打点记录坐标,对一份样品进行顶底坐标记录,生成数据模型,所有的土样和遗物都赋予精准的三维坐标。4.为了使考古发掘记录更加科学、安全和高效,学堂梁子遗址从新一轮考古发掘开始就引进了专用的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并实时上传云存储。在发掘过程中坚持数字记录和传统纸质记录同时进行。二、主要收获B区除了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外,还出土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出土的石制品主要是石核、石片和古人类搬运至遗址的石料(图版五)。石核绝大部分为自然台面,单面单向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石片普遍尺寸较小,未见大石片,进一步加工成形的工具极少;呈现出旧石器早期打制技术的原始性。出土的丰富的动物化石呈杂乱块状或条带状聚集分布;部分骨骼化石保留了原始连接状态,表明这些化石被原地埋藏或未经过长距离搬动(图版六)。经初步观察,动物种类有猴、虎、鬣狗、剑齿象、犀牛、野猪、小猪、貘、鹿、牛等,总体属于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动物群(图版七)。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好,形态清晰,具有直立人的体质特征。难能可贵的是,3号头骨形态基本正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以前发现的两具头骨更丰富而真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两具头骨变形的缺憾(图版八)。发掘所揭示的人类化石的空间位置、埋藏情况和沉积物信息,以及所展开的地层对比分析皆表明,“郧县人”3号头骨与以前出土的1号、2号头骨位于同一套地层中。地貌位置、地层序列和伴剖面古地磁散样环境样 光释光ESR/U系微形态样品头骨区 345 块 862 袋 202 个1 管128小计345 块 862 袋 202 个1 管128共计1430 份注:宇生核素将在散样筛选。剖面古地磁散样宇生核素光释光ESR/U 系C 区120 块456 袋2 管共计2107 份G 区80 块360 袋11 个无1 颗H 区145 块290 袋7 管+2 袋B 区300 块1 管2 颗西剖面330 袋小计645 块 1436 袋11 个10 管+2 袋3 颗8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显示人类化石埋藏于早-中更新世地层中。以前采用电子自旋共振、铀系法、古地磁方法测年结果指向距今约100万年,新的取样和多方法测年将会得出更精确的年代数据。“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本次发掘的收获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学堂梁子遗址所在的秦岭及汉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国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类演化圣地。在陕西境内蓝田上陈村发现的约212万年前、非洲之外最早的石制品,距今163115万年间的蓝田猿人,在湖北境内发现的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直立人、约99万年前的梅铺直立人、约50万年前的白龙洞直立人、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早期现代人、早中晚更新世化石动物群和150多处旧石器时代各时段的遗址群,都分布在这一地带,堪称人类演化廊道。这些遗存表明该地区在远古发生过不同时期、不同人群频繁的迁徙与狩猎-采集活动。我们的祖先在这一山川地域适应生存、栖息繁衍,在该地区遗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重建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重要科学资源。附记:本项目考古发掘证照为考执字(2022)第777号。发掘领队陆成秋,专家工作组组长高星,专家王社江、夏正楷等,参加3号头骨发掘提取的主要有邢松、杜瑞妍、万晓峰、罗志刚、葛俊逸、孙雪峰、邵庆丰、李兵、陆家扬、尹黄皓、林孙桂、华杰群、王凤、刘颖杰、明博涵、张炼、洪鉴璇、华家希、高黄文、王晓阳、雷蕾、赵文杰、付琼耀、吴雁、贾真秀、董兵、黄旭初、王峰、张中云、刘万云等。数字化记录主要由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李英华、黄先锋、邹秋实师生团队完成。执笔:陆成秋万晓峰谢守军黄旭初柳毅邢松高星摄影:柳毅修理:罗志刚顾圣鸣陈安林(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