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1
世纪
张爱玲
研究
趋势
特点
倾城
2023年第1期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陈子善:看张及其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陈子善:研读张爱玲长短录,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陈子善: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陈子善:从鲁迅到张爱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本文所列陈子善教授之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说不尽的张爱玲看张及其他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三部著作。21 世纪张爱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冯倾城周明洁摘要:21世纪的张爱玲研究呈现出以下四种趋势:一、以陈子善为代表,重视张爱玲史料及文学遗产的发掘;二、以林幸谦、龚刚为代表,从哲学角度重新评价张爱玲的作品;三、以王德威和高全之为代表,从谱系学和版本学角度展开研究;四、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研究,尤其是从媒介学、身份政治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对新世纪以来的张爱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之余,不难发现,张爱玲研究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如何理顺诸种矛盾。这些矛盾,不仅涉及东西方文化背景、社会体制方面的差异,也在于学界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张爱玲研究与其他作家研究一样,同样经历着现代转型,也同样需要处理好新与旧、中与西、科学性与审美性等不同要素的对立与统一。关键词:张爱玲;新世纪;史料;哲学;比较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的张爱玲研究日益风行,成果累累,而海外汉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涌现出诸多张爱玲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海内外张爱玲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如文学与考据学的结合、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等等。本文考察21世纪张爱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以期为继续深化张爱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一、张爱玲史料钩沉以陈子善为代表张爱玲一生著作颇丰,同时是一位优秀的双 语 作 家。她 于1952年 赴 港,1955年 赴 美,1995年于洛杉矶去世,其间,她的作品出版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多地,可谓遍地开花。张爱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史料钩沉,涉及佚文发掘、生平考据、译著辨析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张爱玲史料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继2004年出版说不尽的张爱玲之后,陈子善教授陆续出版了看张及其他研读张爱玲长短录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等三部张爱玲研究专著,他于2017年出版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一书也收录了关于张爱玲史料的文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陈子善在发掘张爱玲佚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发掘出小说、书评、影评、散文、英文小品、译著、漫画等多种体裁的佚文,其中,包括张爱玲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载于凤藻第12期)、影评处女作论卡通702013年 第4卷 第4期(总第16期)2013年12月15日出版21世纪张爱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画之前途(载于凤藻第17期)、翻译处女作谑而虐(载于西书精华第6期)以及在其创作史上十分重要的小说小艾(载于亦报1951年11月至1952年1月),等等。这些佚文发表于力报海报春秋学苑凤藻等报刊。佚文的发掘为张爱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如小艾反映出张爱玲对于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表示过谨慎的欢迎,这一发现对于张爱玲研究意义重大;两篇英文小品 牧羊者素描(Sketches of Some Shepherds)、心愿(MyGreat Expectations)描绘了张爱玲在母校圣玛丽高中的校园生活,使学界对张爱玲少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态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书评、译著则展现出张爱玲早期的文学品味及志趣。总体而言,陈子善对于佚文的钩沉在诸多方面为学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同时,陈子善也关注张爱玲与现代报刊的关系,在发掘其佚文的过程中,陈子善对所涉及的现代报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报刊的出版时间、编辑、装帧、内容、政治倾向,等等。这些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界加深对于张爱玲与上海现代报刊出版业的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厘清了一些长久的争论。例如,“沦陷”时期张爱玲为杂志撰稿这一行为曾被作为指控张爱玲是“文奸”的证据,但实际上,杂志的主编吴江枫是中共地下党员,参与编辑工作的袁殊更是中共的重要间谍。由此看来,张爱玲这项“文奸”的“罪证”实在难以成立。陈子善所做的史料钩沉工作也为今后进一步的佚文发掘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例如其博士生王羽于2004年发掘出张爱玲1945年发表在光化日报上的小品文天地人。此外,陈子善也在辨析张爱玲译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经过陈子善的考证,张爱玲确为两岸三地中译海明威 老人与海 第一人,而老人与海 也是她中译美国文学的第一部单行本。在张爱玲研究史领域,陈子善也发掘出新的史料,例如他在太太万岁演出特刊中发掘出李维君所作的 张爱玲的风气,并断定这是20世纪40年代非常重要的对于张爱玲的评论。2004年,陈子善编纂出版 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的张爱玲评说一书,系统地梳理了1949年前的张爱玲研究史,包括前人对张爱玲的综合性评论、小说散文评说、话剧电影评说,评论者中不乏傅雷、胡兰成、周瘦鹃、章品镇等重要作家。此书的出版,为学界重新审视“张学”的起源、起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当下的“张学”研究带来新的启发。陈子善教授在张爱玲研究领域实为大家,他的治学成果十分丰富,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作简要介绍。“张学”史料钩沉的另一重要领域,是对张爱玲书信的整理和研究。台湾“张学”研究者、著名作家苏伟贞曾撰文谈及张爱玲的书信:“终其一生张爱玲都在自夸与自鄙中摆荡,换个角度看,那也是拒绝与放弃,在她后场演出的模式里,她的信件又是最微观的剧本,尤其她过世后生前来往信件陆续面世,数量之多,不仅透露出她后场观察兴趣之广角,也看出信件作为她主要发声的事实与创作性,更多少颠覆一般人以为她惜信如金的印象。”张爱玲与宋淇夫妇、夏志清、庄信正等人有着大量的书信往来,这些信件在诸多方面为“张学”提供了研究材料。2010年,宋以朗编纂出版了张爱玲致宋淇、宋邝文美夫妇的书信集张爱玲私语录,展示了张爱玲与宋淇夫妇长达40余年的深厚情谊,更为学界了解张爱玲后半生的人生经历提供了丰富材料。此外,庄信正亦将他与张爱玲的通信集结出版为参见陈子善19451949年间的张爱玲,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参见陈子善范思平,还是张爱玲?张爱玲译老人与海新探,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参见陈子善揭开尘封的张爱玲研究史,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的张爱玲评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苏伟贞编: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9页。宋以朗编:张爱玲私语录,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712023年第1期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一书,并为信件的内容做了详细注解。随着“张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相信还将有更多张爱玲书信面世。二、哲学与张学的结合以林幸谦和龚刚为例将张爱玲作品置于社会思潮、当代哲学等宏阔的研究领域下进行分析,是早已有之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张作与女性主义、张作与现代性等。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女性经验、先驱性的女性书写引起了诸多女性主义批评者的关注。2004年,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与加州大学孟悦教授合著出版浮出历史地表,该书是第一部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专著。该书以专章张爱玲:苍凉的莞尔一笑分析了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展示出女性的身份,即“永远的异乡人”,“她永远用异乡人新鲜而隔膜的眼睛看世界”。同时,张爱玲的作品也反映出女性绝望的生存境况,“绣在屏风上的鸟,是张爱玲叙境中的核心隐喻。那是永远置身于桎梏中的双翅,是永远存在于想象中的飞翔”。香港浸会大学林幸谦教授同样在21世纪之初关注张爱玲的女性主义叙事。2003年,林幸谦出版了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体的献祭: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两部专著,他综合运用英美女性主义学派和法国女性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分析张爱玲的作品,同时将张作放置于中国宗法父权体制中进行理解,并运用心理分析学、政治学等多种视角进行分析。随着更多张爱玲遗作的面世,林幸谦继续秉持女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解读。2014年,林幸谦在出版的专著身体与符号建构:重读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展开论述了张爱玲如何在小团圆易经雷峰塔这三部自传性小说中进行自我主体建构:“从 同体叙述(ho-modiegetic)即在本身的叙述之中,到异体叙述(heterodiegetic)即不在本身的叙述之内,再到自体叙述(autodiegetic)即以主角身份呈现于本身的叙述之中,张爱玲的自我主体形构,在她的自传体小说、散文和少数诗歌中,都有不同意义的体现。”林幸谦主要分析了 小团圆。他认为,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中对女性经验的书写展示出其女性主义的先驱锋芒,这种女性经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女性的情欲和女性的堕胎铭刻。林幸谦对于张作的女性主义论述广泛地使用了西方的理论立场和分析工具,同时,也有意识地结合了中国文化结构及社会背景,通过其论述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女性主义之外,张爱玲作品所呈现的“西方”与“东方”的矛盾和张力亦受到学界的关注。澳门大学龚刚教授于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发表西方个人主义的东渐与“变形”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个案一文。该文立足“个人主义”这一哲学术语的本质内涵,分析其东渐与“变形”过程中存在的“误读”现象,并以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倾城之恋作为“个人主义”“变形”研究的试验场。该文首先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了西方现代哲学语境下“个人主义”的内涵,同时参考卡尔波普尔于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倡导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了个人主义不等于自我主义,更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个人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由两点构成:其一,“人是目的本身”(康德语),人与人的关系不应是主客体关系;其二,个人主义者在遵循“自愿性契约”(洛克语)时,以明确的主体认同为前提,而非采取客张爱玲、庄信正: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236页。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236页。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241页。林幸谦:身体与符号建构:重读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81页。参见林幸谦身体与符号建构:重读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龚刚:西方个人主义的东渐与“变形”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个案,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722013年 第4卷 第4期(总第16期)2013年12月15日出版体式的盲从或屈从。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倾城之恋中叙述者对男女主人公的评价则需再议:“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白流苏和范柳原,都可以被称为“个人主义者吗”?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白流苏积极争取个人幸福,她虽然抱着成为合法妻子的目的与范柳原周旋,但与此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成为其妻子后需要承担的责任。相比之下,范柳原则仅仅将白流苏视为满足欲望的客体,即一种“工具”。因此,白流苏在本质上是一位个人主义者,范柳原则难当此名。而张爱玲的表述恰恰反映出,在倾城之恋的语境中,“个人主义者”已经被窄化为“自私自利”,这也体现了张爱玲本人对“个人主义”的“误读”,而这种“误读”正是在“个人主义”东渐的过程中出现的。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曾撰文谈及当前学界对张爱玲研究的不足,如当前学术界存在迷信张爱玲、神化张爱玲的现象:“当文学研究者沉浸在对张爱玲无条件热爱和认同中,研究的维度就消失了。”显然,龚刚的文章立足“个人主义”本质内涵,对倾城之恋进行了一番独到分析,清醒地提出了与张爱玲相左的意见。早有学者指出,张爱玲惯于描写琐碎细腻的生命体验,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往往跳脱出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