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_米文婷.pdf
下载文档

ID:2237076

大小:1.9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 陌生 女人 来信 中的 女性 形象 分析 米文婷
Chinese national Expo 177Literature and Discussion 文艺争鸣为情为爱而活,那么她就容易失去自我,陷入被动的卑微状态。无疑这样的女人是可怜而又可悲的。陌生女人自少女时代爱上作家 R 先生后,便开启了孤寂一生的命运。她不顾一切地为 R 先生付出宝贵的青春、肉体,放弃了尊贵的地位和奢华的生活,甚至默默地为他生了孩子,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养育。她忍受了女性所背负的时代压力,饱受生活的风雨凄苦和他人的误解争议,为了 R 先生的随时召唤而终身未婚,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一生。然而可悲又讽刺的是 R 作家对她的存在、付出一概不知。在这场爱情中,始终是陌生女人一个人孤独地演绎着,她的内心始终在希望与绝望中纠结拉扯。一方面她怕自己的出现给 R 先生带来被婚姻束缚的烦恼和负担,于是隐瞒一切一再保持沉默,单纯地希望通过个人魅力和品质去唤醒一个男人对她真正的爱恋;另一方面陌生女人又迫切渴望被 R 先生认出自己,由最初的默默等待,到后来一遍遍暗示再到一次次失望。即便如此,一旦被召唤便不顾一切地随他而去。一份纯真而美好的感情,本应该是两个人互相倾慕、共同付出,却变得如此沉重和极端。在这座始终得不到一丝回报的爱情“乌托邦”里,她俨然变成了一个无止尽付出的卑微者。二、男权世界的隐性反抗者“一部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性别征战史,这条文明之路上洒下了女性过多的鲜血和泪水。”在那个男权主义盛行的年代,“女人只不过功能性的,从属于男性的客体”,女性根本无法获得同男性一样的权利和地位,只能按照男性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被罗曼罗兰称为“灵魂的猎者”。他善于通过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独特的心理分析手法,塑造了世界文坛之林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描摹女性在生活和情感中的生存百态,展现了一批具有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其笔下的女子形象,大都是绰约多姿、情深意重、心思细腻,她们面对爱情,满怀期待而又忠贞不渝,诠释了爱情中最美好和纯真的模样。但这些女人,却总是难逃命运的多舛,被伤害被玩弄甚至被抛弃。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 1922 年发表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被女主人公那近乎痴狂、执着的爱所打动。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陌生女人的口吻描述了“我的整整一生不外乎就是等待,等待你的意志”一个女人的情感心路,更淋漓尽致地施展了作者独特的灵魂猎者本能,富含了典型时代意义的女性形象。一、爱情乌托邦里的卑微者我们常说男人和女人由于生理构造不同,在心理、思维、言行上也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因此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拜伦曾说过:“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不管现实生活还是影视、文学作品中不乏看到,面对一段感情,大部分男人只图一时激情与愉悦而不愿受婚姻、家庭的牵绊,而女性对于爱情近乎是执着甚至狂热,可以为了爱情和爱人付出一切。黑格尔认为“爱情至上在女性身上显得极美”,但一个女人如果把自己摆在任何一个男人之下的地位,在爱情中围绕对方仅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米文婷(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摘要】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运用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独特的心理分析手法,采用第一人称女性的口吻写下了经典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塑造了一个富含典型时代意义女性形象陌生女人。她是爱情乌托邦里的卑微者,男权世界的隐形反叛者和时代重压挣扎下的牺牲者。陌生女人穷尽一生的等待与守候,临终之时才提笔向作家 R 先生倾诉了她那孤独而又执着的爱恋。然而由于女性附属地位的社会因素,父爱缺失、母爱贫乏的家庭因素以及人格、经济上的不独立,使她在爱情里迷失自我,最终导致了陌生女人的悲剧。【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人格【中图分类号】I28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2417703【本文著录格式】米文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J.中国民族博览,2022,12(24).178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管爱的有些偏执和极端,但却用始终如一的方式在 R 先生心中占据了一席地位,承认她的存在,并对其无比崇敬和怀念。虽然那个身影如此模糊,但足以证明女性在人格上独立的存在,陌生女人在这场爱情里无疑是意志的胜利者。三、时代重压下挣扎的牺牲者陌生女人穷尽一生孤独守候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社会因素:男权世界的权威,处于附属地位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个体去平等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职业、学识,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女性被遮蔽、被压抑、不受尊重的处境激起了茨威格对女性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关注。陌生女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正处于一战后二战前的欧洲社会,当时的女性并没有什么经济和社会地位可言,只能作为第二性处于从属地位。陌生女人尽管内心深处似乎有所觉醒,想方设法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力量太过渺小,因而注定其反抗只是徒劳。所以作者笔下的男性对落魄女人的凌辱,无视其尊严和人格,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再现。例如,信中描述陌生女人在穷人聚集妇产医院生孩子的那段文字,作为一个怀孕女性不仅没有得到男性医生的同情和尊重,相反他们趁机嘲讽和凌辱她。面对社会的无情和背负的压力,她却依然对 R 先生无怨无悔,多次在信中提到“我不怨你”,但她真的一点都不怨 R 先生对自己的一无所知?不怨他的风流成性不负责任吗?不是不怨,只是她不敢怨,她已经不自主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被动的奴性地位,甚至只求“跪在你的脚下求你收留我做个女仆做个奴隶”。可见,陌生女人希望能够依附于 R 先生附属于男性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这也成为了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二)家庭因素:父亲角色的缺失、母亲关爱的缺乏在一个传统意义的家庭里,男性家长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安全与依靠,父亲在孩子性格形成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陌生女人从小丧父,母亲终日郁郁寡欢,对她缺乏关心和引导,这就加重了她对父亲这个角色应给予关爱的缺失而造成的恋父情结,因此总会不自觉地爱慕钦佩身边的男性,迫切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来排遣内心的情感压抑。与 R 先生第一次相遇又正值对爱情向往的青春朦胧期,未见面前她以为他是个白胡须老者,从心底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情。当面对英俊潇洒、友善温和、学识渊博的 R 先生,更是把他无意间对她的眼神、态度当成人世间唯一的温暖和光亮。由此可见,陌生女人对 R 先生最原始的感情仅仅是一种源于对成年男性的敬畏和好奇之情,而并非爱情。当然,从这段感情的起始点也可以看出由于陌生女人父的标准和要求来展示他们希望看到的女性品质。然而陌生女人却也在用隐性的方式与男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她的争取体现在以下三点。(一)给予自由,成为另一种束缚信中陌生女人屡屡提到不会拴住 R 先生,不会影响他的身份和地位,更不会给他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和负担,但这种给予他的自由,却也是给予自己自由和反抗的一种方式。在当时的时代处境下,陌生女人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公开反叛”形式,将自己的性欲和情爱毫不顾忌地尽情表现出来,无异于颠覆了传统认知中女性情感附属定位,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类。表面上她的一生是凄婉孤寂的,付出一切去爱一个,从未领过这份情的人,对方只把她当成众多风尘女子中的一个,甚至没有让他承担做丈夫做父亲的角色,给予了对方充分的自由。殊不知,这种表面上看似给予无限的自由,却成为了让 R 先生煎熬一生无形的束缚和枷锁。(二)打破沉默,用文字赢得话语权陌生女人在生命走向尽头之际,打破了一生的沉默,提笔向作家 R 先生倾诉了她那孤独而又执着的爱恋,虽然在信中屡屡用卑微甚至自嘲的话语,让人读过之后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但这些看似卑微的话语,却让陌生女人痴情忠贞的形象与风流成性、毫无责任感的 R 先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信中最后一段写到“可是谁还会在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啊,花瓶也将是空的了”此刻读信的 R 先生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得知一个曾经如此爱他的女人死去了,自己却始终一直擦肩而没有认出;知道了自己的亲身骨肉,但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甚至都没见过一面就已经死去知道之时即为消失之际,而那些消失的东西在世间又如此宝贵。在精神领域里,R 先生彻底溃败给在爱情里卑微的陌生女人,在她面前变得自惭而渺小。显然陌生女人运用隐性的话语表达,将矛头对向了 R 先生代表的男权社会并给予无尽抨击,在话语上占有了有力的主动地位,不仅赢得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可能,也为自己独立人格赢得了最后的话语权。(三)守候一生,意志的胜利者除此之外,小说中陌生女人和 R 先生的行为对比也是对男权世界无声的隐形反抗。她一生只深爱 R 先生一人,每年生日之时都会为他送上白玫瑰,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这种矢志不渝的坚守付出与 R 作家只图一时激情欢愉而瞬间遗忘不负责任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文章末尾,R 先生“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陌生女人用尽一生的代价,孤独地守候着她的爱情,尽Chinese national Expo 179Literature and Discussion 文艺争鸣都没有彻底醒悟这个所谓爱了一生的 R 先生,其实是不属于她的爱人,最终沦为男权世界的牺牲者和悲剧儿。因此,在两性社会里,女性在去爱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经济,找到真实的自我,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注释:(奥)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M.王晋华,韩正,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上下卷)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参考文献:1 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J.外国文学研究,1993(2).2 肖英.男性意识下的女性世界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名作欣赏,2010(2).3 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和中国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 李佳.夹缝中的生存者探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5 曹琦.虔信与反叛的悲剧命运女性主义批评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 J.北方文学,2019(1).6 刘仁宗.茨威格笔下的少女初恋心理 D.湘潭:湘潭大学,2012.7 孙岩梅.论茨威格笔下女性形象的人道主义激情 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作者简介:米文婷,硕士研究生,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爱的缺失,潜意识里已经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感情缺失,使之个性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偏差,例如她性格中的害羞、自卑、胆怯,甚至自我封闭都是直接的表现。如果有人尤其是母亲对她多加关心和引导教育,那个处于敏感时期的小女孩一定可以平安度过青春期,能健康地认清爱情的本质以及人性,更不会偏执地穷尽一生去爱一个都认不出自己的男人。(三)个人悲剧:爱情中迷失自我,人格经济的不独立1人格中的不独立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曾表示:“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爱情是需要男女双方共同付出与回报的,但纵观陌生女人的一生,一直是她的单恋、付出和守候;而 R 先生却始终一无所知,寻花问柳毫无责任感可言。这个为情所困为爱所苦的陌生女人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得到的也只是一份虚无缥缈的爱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谈道:“恋爱女人在情人面前处于孩子在父母面前的地位,容易产生对他们的有罪感;如果她不能吸引他,不能使他幸福,不能满足他,她的全部自恋就会变成自我厌恶,变成羞辱。”这也是陌生女人在信中一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沉默的原因,她害怕自己的出现而牵绊 R 先生,这其实是一种自虐式的方式,疯狂地伤害不能使他完全满意自我,所做的一切都以 R 先生为中心,完全将自己独立人格置之度外。例如信中所说:“我怀着一股热情,只希望生活在你的心里,我不愿让别的事情来转移这种热情。”“整个身心全都用在了你的身上,你写的书我全都买了;要是报上登有你的名字,那这天就像节日一样。”2经济上的不独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