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自由王国
进程
远程
劳动者
保护
困境
进路
王旭
DOI:10.14092/11-3956/c.2023.03.06“自由王国”进程中远程劳动者的保护困境与进路王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远程劳动模式的出现使得劳动者得以从众多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随着社会劳动观念的转变,劳动者也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体面,劳动者似乎正朝着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王国”迈进。同时,远程劳动也给现行劳动法律造成了适用上的龃龉,具体表现为远程劳动者人格从属性减弱造成的劳动关系认定困难、远程劳动工作场所不固定造成的工伤认定困难、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未能涵盖远程劳动者面临的新型健康危机,以及信息技术模糊劳动者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界限,劳动者处于随时可联络状态,雇主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现象。因此,应从劳动关系角度出发,强调以雇主的营利性和劳动者的经济从属性角度确立远程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重新界定远程劳动工伤认定原则,扩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并设立开放性条款、赋予劳动者“拒绝联系权”等措施以期在数字时代更全面地保护远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键词:数字技术;远程劳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拒绝联系权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23)02-0091-11一、问题缘起“自由王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所设想的一个理想状态,是马克思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高度概括,闪烁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和技术得到极大丰富之后,到那时人类才真正地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不再作为生存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目的性的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实在说来,自由的国,必须在劳动不复由必要和外部目的规定的地方,方才会开始。按照事物的性质,这个自由的国,就是在严格的物质生产范围的彼岸。”1现阶段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劳动形态,使得人类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标准的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劳动的自由、体面和尊严。据此,人类社会似乎正朝着马收稿日期:20221210作者简介:王旭,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2023年第2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2023 91 克思所描述的那个“自由王国”迈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劳动法律体系。灵活多变的新型劳动模式与劳动法律体系之间的适用龃龉也使得劳动者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远程劳动亦是借助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劳动模式,即劳动者借助信息技术在用人单位经营场所或传统办公地点之外,进行工作的一种劳动模式。自 2019 年以来,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远程工作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得益于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2025 年我国数字化办公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768.16 亿元,2且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 2022 年 6 月我国在线办公人数已经达到了 4.61 亿人。3然而,技术普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上的适用龃龉,如远程劳动模式弱化了以从属性为特征的标准劳动关系,使得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处于模糊地带,并且由于远程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处在非传统的雇主领域,因此也给工伤认定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远程劳动者处于随时“待机”的状态,雇主侵扰劳动者休息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体系内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并妥善保护远程劳动者的权益也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二、远程劳动:技术进步与体面劳动的双重面向虽然现阶段劳动仍是劳动者赖以谋生的手段,但远程劳动的出现和发展,使劳动者相较于以往而言,无论是在劳动时间、还是在劳动场所的选择上都更加自由、自主。远程劳动的发展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受社会劳动观念转变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劳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社会劳动观念向体面劳动的转变则助推远程劳动进一步发展。(一)数字技术支撑远程劳动成为新的发展态势远程劳动是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办公模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和技术,劳动者得以在远离传统办公地点的场所完成和提交相关的劳动成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文档协作、云视频会议等多功能、多场景的软硬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兼具灵活性和效率性的远程劳动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工作方式面向未来转变的一种新趋势。可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切可依赖现代科技传输工作成果的行业都不排除远程工作形态的可能。4在国际上,远程劳动正逐渐成为大型公司工作方式发展方向上的主要趋势。如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日本,2022 年 1 月 12 日宣布,自同年 4 月 1 日起,其全体员工(包括 8000 名全职员工、合同工和兼职员工)都可适用远程办公,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居住地点和办公地点,并给予员工5000 日元的远程办公补贴以及 5000 日元的通讯费补助。5全球零售巨头亚马逊 2021 年 10 月同样宣布将允许技术员工和企业员工无限期远程办公,仅在有需要时回到办公室即可。62020 年微软宣布其员工经过批准可以永久性地居家办公,即使针对新冠大流行的居家措施结束之后,相关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远程劳动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借助电话、因特网、电子邮件等通信设备或工具,在传统办公地点之外进行协同工作的状态。”见张颖慧:远程工作形态下新型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载法商研究2017 年第 6 期第 80 页。同时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互联网平台用工也可以归入远程工作的行列,见班小辉:远程工作形态下职业安全保护制度的困境与因应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 年第 5 期第 148 页。本文认为当下互联网平台用工模式与远程劳动模式不同,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劳动模式更加灵活多变,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需要更进一步分析。因此本文所述的远程劳动并不当然包括当下的互联网用工,仅指借助信息技术在传统办公地点之外进行远程工作并在线提交劳动成果的劳动。92 员工也不会被要求回到办公室。7我国远程劳动起步虽晚,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互联网覆盖率、服务器等硬件基础的建设,还是协作办公软件的开发,都为远程劳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企查查的相关数据显示 2020 年远程办公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 303%。8国内远程办公的先行者携程集团,早在 2010 年就实施了相应的居家远程办公模式实验,数据表明,远程办公模式下,不仅员工的业绩和工作满意度得到了增加,离职率也下降了 50%,携程 2022 年推出的“3+2”混合办公模式新政策,允许员工每周有两天的时间在家远程办公,该项政策覆盖了携程集团全部员工(约 3 万余人)。9如果说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劳动奠定了技术基础,那么 2019 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则是激发了市场对于远程劳动的需求。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 年的全球工作时间与 2019 年第四季度相比减少 4.3%,相当于 1.25 亿个全职工作岗位。10我国工信部也曾出台文件要求推行远程办公等在线工作方式推动复产复工。因此,远程劳动的工作模式可能在未来成为常态,新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可能是暂时形态,但其对全球范围内的劳动者工作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则可能是永久性的。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传统劳动模式向更灵活、工作地点更自由的远程劳动转变,数字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这场转变重要的支撑。(二)劳动观念向体面劳动的转向助推动远程劳动发展远程劳动的发展除了技术因素的促进之外,社会劳动观念的转变也是推动远程劳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体面劳动是指劳动者在自由、公平、安全、具有人格尊严等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从事有生产性的能够为劳动者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生活条件的劳动。11人工智能、自动化生产等技术条件使得劳动力从繁重和重复的流水线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寻求更加体面、自由的劳动方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社会劳动观念转变的重要原因。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1836 万人,相较于 2010 年,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 8930 人上升为 15467 人。12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2021 年 4 月发布的202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2020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 28560 万人,比上年减少 517 万人,且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持续提高、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例持续下跌。13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新一代的劳动者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于是开始寻求更加灵活的劳动方式,以寻求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工作-生活平衡已经成为平衡劳动者工作体验的重要指标,并且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国际性的劳工权利。14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就强调各缔约国不得放弃和克减对劳工权利的保障,强调劳动与生活的平衡。152022 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指出,当下的适龄劳动人群更愿意选择从事灵活性职业,而不是进工厂从事传统的制造业,也曾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劳动观念的转变,不仅使得劳动者在工作偏好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能够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远程劳动,甚至远程劳动也成为企业保有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因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该公司 2021 年对 9000 多名美国员工进行劳动力状况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表明,在美国,91%的员工希望在新冠大流行结束之后能保留部分远王旭:“自由王国”进程中远程劳动者的保护困境与进路参见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办公室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职称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20204 号。93 程工作模式,不必浪费时间通勤、需要灵活平衡工作和个人义务以及提升幸福感是员工渴望保留远程工作的首要原因,同时该研究还指出,大约有 31%员工表示,如果公司取消远程工作,他们极有可能因此辞职而寻找下一份工作。16另外,根据 IWG 的调查数据显示,很多职场员工已经把弹性工作制作为寻找新工作的必要条件,并且如果被要求一周回到办公室 5 天,将近一半的办公室员工都会辞职,将近四分之三的职场员工表示在加薪 10%和实行混和工作制中更倾向于后者。17雅虎日本宣布全体员工适用用远程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进而提升员工绩效。5三、现行劳动法律与远程劳动之间的适用龃龉技术的进步往往会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远程劳动模式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用工形式都发生了改变,远程劳动无论是在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以及劳动者休息权保障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劳动模式存在差异,这也使得以传统劳动模式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劳动法律面临着适用上的龃龉。(一)远程劳动者从属性的弱化使得劳动关系认定面临困境劳动关系从属性起源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劳动者不得不依附于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即雇主从事劳作生产,在劳动过程中要受到雇主的监督和对自身劳动力的支配。当今社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解放”,一方面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位置、形式和结构,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劳资要素远距离、不定时的结合,18由此,也导致了用工形式、生产方式的变化,具体到劳动关系领域表现为从属性的弱化。远程劳动从属性弱化方面表现地更为明显,如劳动者自由支配劳动时间,在远离雇主经营场所的地方工作,雇主的监督和支配也进一步弱化。现行法律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上,仍然采用传统的从属性判定标准,远程劳动一定程度上成为雇主实施隐蔽雇佣的手段,呈现出以民事契约之形实劳动契约之实的趋势。4如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2005 年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用人单位招收劳动者未定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