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有利于
社会主义
重大
转变
马克思主义
当代
重申
杨莘
4党史博采 2022 第 11 期本刊专稿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指明基本趋势,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里,以“胸怀天下”的理论关照,两处用了“有利于”这一体察趋势的词语,指明了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一是“党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其中,后一个判断更让关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的人们无比激动与翘首期盼。学习领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而且必将为“四史”宣传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添薪加柴,引导人们胸怀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1991 年 12 月,随着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缓缓降落,苏联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解体。尽管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观察者认同,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失败,绝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没落。然而西方资产阶级惊人强大的宣传机器不厌其烦地制造着“马克思主义全面失灵”的噪音,的的确确让世界上为数不少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丧失了信心。尤其是那几年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和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书籍的出版,更是让马克思主义当代性这一问题如此鲜明地摆在世人面前。“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问题,就是诞生于 19 世纪中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还能不能回应和解答 160 多年后的世界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两年后的 1993 年,“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出版了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一书。尽管有论者认为,德里达“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台,念的是解构主义的经”,然而,他在那样一个自嘲“很不合时宜的时候”能够十分正确地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是如何实现的 浅析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申杨莘 摘要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重申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 30 年后这一“重大转变”得以发生的重要条件,习近平为此作了杰出贡献。本文认为,敢于亮剑、敢于担当;问题中心、问题导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重申的三个主要方面。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斗争精神;问题导向;学习创造 作者简介 杨莘,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管理七级职员,法学硕士,北京 100000。中图分类号 A8,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1-0004-062022 第 11 期 党史博采5本刊专稿能做的只能是否认这一不可否认的东西本身:一个永远也不会死亡的鬼魂,一个总是要到来或复活的鬼魂”,实在是难能可贵。近三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性地启动扭转较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不如资”的不良局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和爱戴习近平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一致认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两个确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习近平传承了“红色基因”,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愧为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上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正在有力地重申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笔者认为,这一“重申”至少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敢于亮剑、敢于担当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前夕,之所以出现新自由主义思潮如水银泻地般侵蚀前苏东地区思想上层建筑领域,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那里被嘲讽、被抛弃、被“过时”。在这一背景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怎么可能不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占据上风?因而,重申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必须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今天“出场”并发出声音。尽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已呈现出“东升西降”这一显著趋势,但不可否认,“资强社弱”仍然是必须直面的存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失语、失踪、失声这“三失现象”,“出场”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十多年前,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命题被一些人曲解。本来,主张和宣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然而当时理论界上有一种尖锐的声音提出,讲和谐社会就是中国社会不再有对立统一、不再有矛盾斗争,仿佛一切都“和合”了,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斗争哲学”,已经“落伍”甚至“过时”。实际上,如习近平所言,“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通过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发现,习近平非但不赞成否定斗争这一观点,而且在担任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小组组长时力主将“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写入十八大报告,并在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十八大以来,公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与党和国家整体形势同步向好”,笔者认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向好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习近平作为党的核心,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敢于担当。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开始的一位位经典作家的实践证明了愈是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能愈加丰富、发展和完善。经典作家列宁在 1908 年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也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简而言之,丧失了斗争性,马克思就不再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就必然会遭遇怀疑与挑战。今天必须坚持斗争精神,是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曾赞扬过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栽培过的好学生,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兰茨梅林“不仅是一个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且是一个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正是因为梅林在恩格斯逝世后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反动派、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作了顽强的斗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苏共之所以日益显现亡党之象,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原因就是这个当时苏共的主要领导人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多元化”名义加以包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又明里暗里地保护和助推。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充分汲取这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始终注意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确保马克思主义能够有效“出场”来切实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在理论方面,习近平极为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并指出这项工作“极端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亲6党史博采 2022 第 11 期本刊专稿自主持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并在这些会议上发表了高屋建瓴的重要讲话。笔者认为,贯穿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红线,可以总结为切实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个最大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习近平“切实维护”的方法,就是主张不当爱惜羽毛的“开明绅士”,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舆论领域“黑色地带”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广大思想理论宣传战线上工作的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网民这几年来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清朗起来”,正能量多了,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央大政方针唱反调的杂音噪音少了。十八大后党作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指出,“全党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可以说具有非常高的现实针对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文化制度,更是让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能够理直气壮地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并指导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在今天的中国充分彰显。在实践方面,习近平也做了一系列工作,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精准地抓住了生产关系这个社会形态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受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良干扰,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态度不那么鲜明,他们错误地理解邓小平说过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的论断,以为国有企业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什么关系。应当说,这是违背邓小平理论的。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思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要“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总结国有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2020 年 4 月 10 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当然,国有企业也要改革优化,但绝对不能否定、绝对不能削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断然没有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层建筑领域的立足之地,在社会主义国家搞私有化毫无疑问是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釜底抽薪”。习近平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正是看清了这一“玄机”,通过重申发展国企保障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而切实保障了中国社会主义性质。这一在实践上重申马克思主义当代性之举,不可不谓高明之极。二、问题中心、问题导向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无害的偶像”,抽象肯定而具体否定,剥离其现实意义与政治属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是难以巩固甚至可能昙花一现的,必须要使得马克思主义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重大问题提供基本理论、科学方法和政治智慧。对于希冀体现当代性的马克思主义而言,“出场”只是先决条件,重要的是要始终“在场”。毛泽东在其哲学名篇实践论中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即“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所谓“实行理论”,就是要让理论关照现实、面向实践、回答问题。破解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停留在书本里与黑板上,而是要树立关注现实国情、服务改革发展的学风。以问题为中心,树立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在场”并永葆青春的根本方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习近平就任党的总书记后不久,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和考察广东时突出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感到十分振奋。通过梳理习近平担任党的各级领导岗位的历史,不难发现他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就时时处处注意不尚空谈、聚焦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