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科
建设
背景
农业院校
创新
创业
教育
体系
构建
研究
文静
2023年第22卷 第3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3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柏文静【内容摘要】“新农科”建设是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农业院校在创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能否构建更具实效性与示范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创新农业人才的培养、新型农业企业的建设及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院校应结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专创融合”式课程结构,“双轨并行”式实训体系,“四位一体”式培养模式,“三农内嵌”式教育资源,全面实现“抓农林特色,育时代新人”的建设目标。【关键词】新农科;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主六双 战略背景下高校 双创 教育模式改革研究”、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吉林省创业环境视角下高校毕业生留省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编号:JJKH20220406JY)、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文科 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柏文静(1983),女,吉林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2018 年 11 月 13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理念,要求全国各高校为全面打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做好各项准备1。“新农科”作为“四新”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促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升级的基本保障。农业院校能否深入贯彻“新农科”融合、多元、协同的教育与发展理念,是决定高等农林教育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一、农业院校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一)强化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新农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满足国家“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发展需求,建设举措包括专业优化、课程改革、师资培育、开放合作等八个方面,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均是培养新型农林人才。农业院校通过对现行教育理念的升级、课程体系的优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培育等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于培养更符合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新型农林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二)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实力。“新农科”建设要求高校在推行专业优化及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融合创新,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知农爱农为农型”人才。农业院校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掌握农业技术的基础上,了解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和企业运营技巧,为农业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丰富企业人才储备,通过人才培养链的构建,增加农业企业发展的规范性、多元化和持续性,保证企业竞争力。(三)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表示,高等农林教育要走融合发展之路、多元发展之路、协同发展之路,要实现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的结合。农业院校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及时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网络技术及共享、虚实、时空、平台、众筹等新兴商业模式等融入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农业产业技术链、信息链、产品链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四)助推创新创业经济建设。创业型经济指的是创业的规律化、整体化、基础化,是一种使资源再生、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2。农业院校现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虽然能够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知识的传递,但在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能力的内化方面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及时升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创业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链接社会资源,培育创业团队、转化科研成果、孵化创业企业,为我国创新创业型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二、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一)课程体系融合性较差。我国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训练两个环节,理论课程包括基础、专业和选修课程,实践训练包括创新创业实训和顶岗锻炼等。虽然开设了创业基础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农村电子商务 农业经济专题 等课程,但现有课程在知识的衔接方面存在明显的断层问题,创业教育中的战略、人资、财务、风控等核心内容并未有效融入现有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实现有效融合,依然存在“两层皮”的现象。(二)实践训练对接性不强。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在推行创新创业实践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以创新项目为载体,依托乡村振兴活动、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研究等进行项目的策划、验证与孵化,在过程中382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3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3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素养。很多农业院校现行创业实践训练模式与国家经济体系建设及产业发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仅能停留在“模拟”状态,高校师生难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企业的经营实际,影响了教育实效。(三)培养模式实效性偏弱。农业院校现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创新项目为抓手,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为基础,政校企合作为依托,制度与文化为保障的全景化教学。虽然各个农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双创融合”“四驱四融”“一体两翼”等各种形式的培养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现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个维度与农业产业的对接性不强,导致培养模式始终缺少了发展的实效性、持续性与示范性。(四)教育资源迭代性不高。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通过多年的发展,农业院校已经建设了如创新项目库、创业教材、教学案例集、网络课程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师资团队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也呈现逐年提升的状态。但现有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日渐丰富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数量上“突飞猛进”,质量上“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真正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教育模式、教学团队、网络课程、思政案例、教材案例等资源还是相对较少,资源整体的迭代性不高。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专创融合”式课程结构。“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应结合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需求建立以“思政教育”为底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两个模块呈现。在理论课程模块,以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分层次递进开展,其中基础课建议开设创业基础 或 创业管理 等,专业课可根据专业技能选择性开设 农产品营销 农村电商 经济法 等课程,如果受到专业学分学时限制,也可以在现有专业课程中添加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内容,拓展课以选修形式呈现,可根据前期开设的课程逐步加深难度,开设 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 风险与战略管理 等课程。课程知识体系中至少应包含两条线,一条是“法律线”,即创业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各类法律法规;另一条是“管理线”,即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实践训练应与理论课程相对应,重点训练学生沟通表达、交际谈判与统筹执行的能力。(二)“双轨并行”式实训体系。农业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体系时可以尝试分列出两条轨道,一条轨道针对岗位创业型人才培养,一条轨道针对资源变现型人才培养。针对岗位创业型人才,高校需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其现有知识领域的拓展和一些如团队合作、沟通表达、交际谈判、情绪调节等社会性技能的强化上,具体的训练方式可以是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不同难度任务的策划、执行与经验分享,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未来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创业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拥有走上创业道路的基本素养。针对资源变现型人才,高校需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其创业项目分析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方面。资源变现型人才与岗位创业型人才不同,他们通常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甚至已经有过一些项目运营的经验,其创业的意愿非常强烈。对于这一类同学,高校需要帮助他们精准对接创业资源,直接将其拉到创业孵化基地内项目策划人或投资顾问面前,进行“师徒制”训练。(三)“四位一体”式培养模式。“新农科”建设理念中非常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交叉融合与模式创新,农业院校可尝试构建“学训赛创”四维融合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梳理出“知识”与“任务”两条线,让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记忆、梳理、消化创新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训练需要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相融合,让学生在完成专业实验、科学研究、社团任务等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策划、组织、协调、执行、沟通等各项能力的提升;以“互联网+”和“挑战杯”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竞赛自然是训练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建议以社团为基础,以学分激励为保障,建立优秀创业项目档案馆,实现优质项目的迭代发展;农业院校需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训练基地,及时将有培养价值的创业团队或孵化价值的创业项目引入实训基地,选派专人负责不同团队及项目的指导与跟进工作,形成项目建设与团队成长档案,注重正反两方面过程性数据与资料的积攒,形成良性循环。(四)“三农内嵌”式教育资源。农业院校在积攒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结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从农业产业发展、新型农村建设、职业农民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资源的挖掘与编辑。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可以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环境分析环节,新型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与成效可以嵌入创业项目策划环节,职业农民培养的模式与效果则可以嵌入创业素质及企业责任等环节,无论“三农”的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哪一个主题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价值引领效果。农业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时可以将“三农”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以主题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家庭农场的前世今生”“农二代 创业故事”等。此外,农业院校要注重挖掘高校自身的创业案例,包括创业师生的故事、优秀校友的事迹、创新项目的档案等,用学长的创业经历来引起学生对于创业的深度思考,用切实在运行的创新项目来深化学生对于项目社会价值的分析,用学校“自己的故事”来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温度。【参考文献】1 邱冠文,黄征,曾璇 乡村振兴视角下知识产权素养融入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1,24:4852 2 江涛涛,王文华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商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J 财会通讯,2021,21:173 176 3 马洪新,王洪鹤,石昊林,邢政,赵云昌,孙永峰 专业类协会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研究 以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鹅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为例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5:146 149 4 葛兰云,加春生,耿明杰,周淑芹,周启扉 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简析 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2:220 22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