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机器人
应用
行动
加快
推动
质量
发展
刘京运
Robot industry Forum智能论坛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15%,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快速突破,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应用效果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进入“十四五”时期,“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重磅出台,首次提出“机器人+”应用行动,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广度,为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注入生机活力。2023 年年初,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指出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产业各方的共同期待中,“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年伊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为产业送来了一缕“春风”,给产学研用主体树立了发展信心,让更多行业看到了新的机遇前景。文/刘京运42 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DOI:10.19609/10-1324/tp.2023.02.011 2023 年第 2 期 43“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前沿指引。深化机器人融合应用成为大势所趋2023 年 1 月 17 日,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入围名单对外公布,范围涵盖工业智能、医疗健康、建筑服务、农业服务、公共服务、家用服务、特种应急等七大类别,涉及 41 家企业品牌和 52 个应用场景。作为国内较早引进和研发机器人的主要城市之一,上海市立足先发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培育自主品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22 年上海市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 7.5 万台,同比增长 6%,占全国比重达 1/5。以机器人为重点抓手,上海市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 2022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中,达闼、钛米、擎朗等一批本土机器人企业快速响应,创新产品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上海在机器人领域的深耕成绩。到 2025 年,上海市将力争打造 10 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 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 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牵头开展工业智能提升行动、服务场景拓展行动和集群生态优化行动,全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的机器人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根据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1 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 1582 亿元,同比增长 10.30%;企业总数量达 945 家,同比增长 12.2%。2022 年 6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依托福田、南山、宝安、深汕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区。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指出,到 2025 年,组织实施一批电子信息、汽车、教育、安防、物流等领域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智能机器人深度应用案例,实现智能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在规划引领下,依托扎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独具优势的人才资源和区域位置条件,深圳市机器人产业迸发出旺盛的发展活力,创新应用步伐正在加速迈进。此外,北京、南京、杭州、东莞等城市从产业实际出发,充分结合本地区优势特色,着力培育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为加快推动方案部署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方案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带来积极影响面对澎湃向前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刘京运 本刊副主编Robot industry Forum智能论坛44 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业变革浪潮,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方案的出台恰逢其时,为产业界送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春风”,给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为行业增添转型动力,加速释放市场增长潜力,持续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智能装备研究室主任黎文娟指出,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美好生活向往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抓住应用牵引这个“牛鼻子”,目的是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指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并确定十大重点应用领域。黎文娟表示,为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案优先遴选已经有一定机器人应用基础,而且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应用方向,赋予了机器人产品本身形态、组织业态、发展模式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在她看来,此番部署背后蕴含着对产业的深刻洞察。一是机器人创新产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材料、化学、机械、物理、生命科学、脑科学等领域技术实现群体突破,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以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无人车、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机器人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二是机器人技术与 5G、人工智能、新型传感、生物仿生、新材料等新技术加速融合。拥有或融合了机器人的一项或多项单元技术特征,渗透到广泛的生产和生活工具中,“机器人化”的产品更加泛在。机器人技术与传统装备结合,催生出智慧 2023 年第 2 期 45“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农业、智能建造、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应急救援等“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三是机器人应用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正逐渐成为现实。从工厂的“生产能手”,到餐厅、酒店的“服务员”,以及医院、安全应急、家务的“好帮手”,机器人应用已经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厂、商业、教育、家庭等场景,装配、码垛、配送、送餐、导引、消毒、咨询等机器人已广泛存在。黎文娟认为,方案将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一是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提升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我国已连续 9 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超 50%。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面对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自主品牌机器人要抓住战略机遇窗口期,研制更多高性能、高价值、易用性的机器人产品,加速迭代创新系统解决方案,以用带产实现规模化应用,探索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二是凝聚机器人产学研用多方力量,解决机器人应用推广难题。推广应用机器人创新产品成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用户企业不敢用成为自主品牌机器人应用推广难的痛点问题之一。在成熟应用领域,用户偏向于既有的解决方案;在新兴和潜在应用领域,用户企业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用户单位参与到机器人的研发创新中来,共同开发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从研发设计到应用推广的一条龙。同时,通过建设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降低用户单位使用成本,让机器人应用“看得见”“够得着”。Robot industry Forum智能论坛46 机器人产业|ROBOT INDUSTRY三是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合作。机器人企业拥有贴近市场的优势,可以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和方案。但机器人企业应用场景技术积累不足,用户企业难以购买到真正适用的产品,供需对接不畅的问题普遍存在。建设“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就是为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在成熟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应用成效突出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在新兴应用和潜在需求领域,探索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征集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发布机器人重点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广线上应用展示样板间。不是让机器人替代人,而是更好地服务人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将有力释放机器人在各领域的价值潜力,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加速繁荣数字经济,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当前,机器人在生产加工、商品零售、物流配送、餐饮服务、医疗康复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有效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性能稳步提升,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国产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创新技术产品百花齐放,应用前景备受瞩目和期待。同时,在国家重大工程领域,机器人同样实现了创新应用,发挥关键作用。驰骋在浩瀚太空的中国空间站,凝聚着我国核心科技的结晶,机械臂在这里精准稳定运行,为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和大型航天器转位操作提供辅助支撑。在海平面以下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我国研发的自供电软体机器人成功实现深潜和驱动,为深海科考提供了新方案,开辟了新路径。机器人创新应用如火如荼,助力新模 2023 年第 2 期 47郝玉成:机器人产业是未来高端智能化产业的基础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在感叹机器人积极应用成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推广机器人应用与保障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机器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稳定易用等优势特点,已在工业场景实现了广泛应用,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近几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无接触”概念迅速普及,进一步加快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拓展。此外,诸如安保、客服、配送等工作岗位,机器人“员工”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持续扩大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同时保障劳动力稳定就业,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对此,方案明确,人社部门会同机器人发展应用部门适时开展机器人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及时促进受影响劳动者转岗就业。此项部署充分彰显方案的人文关怀,为众多行业从业者服下了一颗“定心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董凯撰文指出,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人类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但不是为了替代人,而是更好地服务于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推进“机器人+”应用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机器人+”应用行动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承载全社会广泛期待,在各行业领域持续引发热议。落实好方案做出的重要部署需要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和创新主体上下协同、形成合力。在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机器人+”应用行动的积极效能将持续显现,我国机器人产业也将会迎来新的更大发展。在线阅读(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