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剧总是一场命运悲剧”_论齐美尔的悲剧观_卢幸妮.pdf
下载文档

ID:2236162

大小:1.56MB

页数:1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悲剧 总是 一场 命运 论齐美尔 卢幸妮
“悲剧总是一场命运悲剧”:论齐美尔的悲剧观卢幸妮?【内容摘要】本文旨在重新发现齐美尔 的悲剧观念。齐美尔的悲剧观根植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来的“悲剧性的 哲学”传统,强调悲剧的内在性,即生命的毀灭力量来自生命本身。命运是齐美尔悲剧观的另一重要概念,代表了主观生命意志与客观世界的交织。在现代性下,个体借由命运感适应偶然性,把客观世界过程内化为主观生命的必然轨迹,为生命创造意义。没有这种内化的悲剧将是一种可怕的虚无主义 景象,在这个意义上,“悲剧 总是一场命运悲剧”。【关键词悲剧性;命运;齐美尔;文化的悲剧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文化的悲剧”()是其文化社会学中最知名的命题,但吊诡的是,很少有评论家认真关注 齐 美尔对“悲剧”的理解。或许因为齐美尔对现代文化的分析给人印象过于深刻,充满了“我们无法回归 的过去、危机的现在和不确定的未来三者之间的紧张”?,齐美尔的悲剧观很容易被理解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生命和形式之间的激烈冲突。然而,正如本文将展示的,尽管齐美尔的写作充满了对立、两极或者二分,对冲突的强调并没有把握住齐美尔悲剧观的中心。在齐美尔和悲剧的问题上,已有一些富有成效、具有启发性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齐美尔被放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来的“悲 剧性本文系浙江省哲学杜会科学 规划优势特色学科重 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卢幸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 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 主 义美学、时尚理论。,“,”:,:,悲剧理论研究的哲学”传统中。?显然,要整合齐美尔对悲剧的分散的、碎片化的讨论并非易事,而把齐美尔放人更广阔的思想传统中,尝试建立齐美尔与这一传统的有效对话,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在近来的研究中,“悲剧性的哲学”迎来了复兴,这一传统对古典作品的接受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这一传统内部的丰 富性和多样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示。?因此,是重新发现齐美尔的悲剧观念的时候了。本文继续把德国“悲剧性的哲学”作为出发点,这是理解齐美尔在各类写作中广泛使用“悲剧”概念的历史和智 力语境。“悲剧性的哲学”代表了哲学在新兴的现代性中对古老的悲剧观念的重新发现。本文第二部分以齐美 尔的生命哲学为语境,具体介绍齐美尔的悲剧概念,齐美尔的悲剧观尤其强调悲剧的内在性。悲剧的姐妹概念命运,将成为本文第三部分的讨论对象。在齐美尔看来,悲剧代表了命运的内涵,“悲剧总是一场命运悲剧”。本文第四部分以“文化的悲剧”为案例,分析齐美尔在这个命题中对悲剧和命运概念的使用。在讨论开始前,需要对本文涉及的“悲剧”概念做一些说明。齐美尔在以下五个方面使用“悲剧”概念:()把悲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即戏剧悲剧;()把悲剧作为一种特征或品质,用于戏剧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和绘画、伦勃朗的肖像画;()把悲剧作为过程或事 件,用于美学以外的事物,如“平等的悲剧”“婚姻的悲剧”“宇宙的悲剧”“文化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把悲剧作为哲学世界观;()把悲剧作为一种从戏剧悲剧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现象。在写作中,齐美尔同时混用不同的术语,(英译为)和(英译为),以及更加模 棱两可的(可以译为或)。?本文的讨论,一般情况下也笼统地使用“悲剧”这一术语,需要区分或强调的时候,用“悲剧性”指称作为一种抽 象概念或品质的或,用戏剧悲剧(作参考:,?办決,:,;,:,;,:,(),;,(),关于和的关系,经典的讨论包括:,孤,:,;()办办,:,;,:,:,;,:,:,;,:,。近年来对这个问题最 全面的探讨,来自:,容:,:,;(),:,。,“,”败叮,?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品)指称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一、“悲剧性的哲学”齐美尔在各类写作中对“悲剧”概念的广泛使用,牢固地植根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来的“悲剧性的哲学”()传统。面对现代性的剧烈动荡,后康德哲学发生了“悲剧转向”,“悲剧性”()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从戏剧悲剧中抽象出来。在现代性的困境下,对悲剧的讨论不再局 限在悲剧诗学,悲剧被认为提供了关于生命、宇宙、人类的深刻洞见。在世纪,悲剧主要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一种产生某种情感效果的艺术形式。自世纪以来,悲剧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思辨方式,从席勒的论崇高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雅典悲剧与德国唯心主义之恋”?逐渐展开。“悲剧性”这个概念在德国的广泛使用,得益于施莱格尔和他的戏剧 艺术和文学讲演。传统上,悲剧性被认为是从戏剧悲剧中提取出来的品质,而施莱格尔把悲剧性看作是优先的,处于戏剧悲剧之上,被称为悲剧的艺术作品可能是“悲剧”,也可能不是。?在悲剧性和戏剧悲剧的问题上,有评论家走得更远,认为尽管悲剧 性源自作为艺术门类的悲剧,但这个概念几乎从一开始就倾向于独立的存在,柏拉图在讨论悲剧时就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戏剧悲剧,在黑格尔和德国唯心主义之后,悲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与悲剧性的哲学更加彻底地分离。?文学家松迪()为“悲剧性的哲学”提供了经典的理解:“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了悲剧诗学。直到谢林之后,才出现了一种悲 剧性的哲学。作为戏剧写作的指导,亚里 士多德的文本努力确定悲 剧艺 术的要素;它的对象是悲剧,而不是悲剧的观念从谢林开始,悲剧性的哲学以一种完全非程式的方式贯穿于唯心主义和后唯心主义时期,始终呈 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在松迪开列的“悲剧性的哲学家”名单中,齐美尔也位列其中。松迪认为,尽管哲学家们的思想各不相同,但都统一在“悲剧性的辩证法”()之下,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只有一种悲剧性的陨落:从对立的统一开始,突然转变 为对立,这种由于自我分裂,“,”器办,():,办,伽阳吨,:,?,:,:,容,:,伽決,:,悲剧理论研究,:,:,关于具体思 想家和 悲 剧哲学,经典研究参 考:,办 :,。近年来较全 面的研究:,力?尸如为沒女,:,。尤其关于德国哲学,如疔沒故访,:,。,:,():,:,“,”汍,():,:,:而导致的 陨落”。与松迪类似,斯坦纳()也认为德国哲学中存在“悲剧的体系”。在斯坦纳看来,追随卢梭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要为人类的心理、社会和历史状况找到一个规 范的、概念性的措辞,就是悲剧性地思考,后康德哲学家们的诸多概念实际上是“悲剧的体系”的不同变体。?唯心主义及其后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对古希腊悲剧进行创造性的挪用,既有赖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开创的传统,也有赖于批判哲学的遗产。一方面,自诗学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悲剧被认为在哲学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对于唯心主义哲学而言,实现从悲剧诗学到悲剧哲学的范式转变,关键在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悲剧情节构成时所说的“转折”()?。诗学认为,悲剧情节中应该有一个从繁荣到痛苦、从好运到厄运的突然逆转,“转折”使正在进行的行动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悲剧因此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毁灭过程,这种辩证性质已经为哲学对其加以利用铺平了道路。在否定中肯定,成为悲 剧中最大的悖论。另一方面,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审美判断被建构为沟通自由与必然的通道。按照第三批判,美只涉及现象的有限形式,到了崇高阶段,想象力和理性之间的斗争把想象力推到其解组的极限,并为其打开了理念的无限世界。在悲 剧过程中,人类身上共存的必然秩序和自由秩序以急迫的状态结合在一起。?起初,悲剧代表了人类自决内部的矛盾,代表了自由与必然、解放与立法的冲突;后来,当辩证法变得更加系统化,悲剧观念也被等同于溢出、超越人类视野的东西一超越理性、知识、理解、历史、正义、亲情等。?尽管松迪对“悲剧性的哲学”的论述影响深远,但近年来,这 种过于黑格 尔式的解读受到批评。我们很难认为有一个单一的“悲剧性”?,同时有必要注意到不同哲学家讨论悲剧方法的重要区别。亚里士多德讨论悲剧的方式大体上还是基于经验的,是对悲剧艺术进行的拓展性思考。在黑格尔 那里,情况也大致如此。黑格尔的马克思 主义美学研究任务是对艺术的发展进行历史性的描述,所以,他对悲剧的讨论必须建立在悲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对于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对悲剧的讨论需要真实地反映悲剧的本质,这也是对他们所提供的 悲剧理论进行评价的核心。然而,在叔本华那里,情况却截然不同。叔本华的悲剧理论与其说是基于悲剧艺术的过去和现在,不如说是基于他自己的形而上学。叔本华的悲 剧理论是无法证伪的,即使没有与理论相匹配的实际悲 剧作品,也只是表明还没有一部作品达到悲剧的目标。如果说唯心主义哲学家从事的是艺术哲学,那么叔本华更多地是在做形而上学来为艺术及相关概念服务。到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情况更加复杂,或许可以认为尼采在从事文化哲学,因为尼采对戏剧 悲 剧的兴趣不如对悲剧性的兴趣。在齐美尔这里,与尼采类似,齐美尔尤其感兴趣的是一种作为人类感性特征状态的悲剧,他把人类能够感知悲剧的最低限度称为“悲 剧的阈限”:“各种各样 的矛盾、徒劳和失望,作为日常生活的单一事件,我 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有点 幽默,但当我们意识到它们巨大的扩散,它们不 可避免的重复,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一般意义的生命上,这些矛盾就呈现出悲剧性的 和令人深感不安的质感。”?按照齐美尔对形式和内容的理解,悲剧性在戏剧 悲 剧中得 到最纯粹的表达,但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悲剧性的哲学”传统所展示的,在齐美尔这里,悲剧性也是一个尤其现代的概念,这可以在齐美尔认为古希腊悲剧不具有悲剧性的看法中得到佐证。在齐美尔看来,古希腊世界是未分化的原初统一体,古希腊人依靠稳定的“实体”概念来应对变动中的世界。在这种世界观下,戏剧是对流传下来的同一种神话材料进行的不断改造,并没有真正的冲突,“悲剧就在面前,人是这样或那样的,做着或忍受着这样或那样的事。问题仅仅在于他们的力量和气质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诗人如何将其塑造成一个结构。他们永远不会堕落到那种无限的、绝非给定的自由之上,而从这之中,罪恶直接升腾起来”。所以,在齐美尔这里,悲剧性和一种现代的世界观有关,作为现代人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悲剧充斥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形而上的“生命”和悲剧的内在性齐美尔的“悲剧”概念需要放在其形而上的“生命”概念中,以获得最好的理,:,),:,悲剧理论研究丨解。对齐美尔而言,悲剧首先是形而上的力量,在齐美尔成熟的生命哲学中,悲剧成为“生命”的基本结构。齐美尔 的悲剧观尤其强调悲剧的内在性,他把悲剧形容为“看不见的内在模式”,这种模式被写进了现象,是某种“自然结构”或“原始的内在本质”。齐美尔在很多地方定义过“悲剧”,内容大体相似。比如,“悲剧只存在于以下条件下:尽管破坏性的力量是针对主体的生命意志的,但它仍然起源于主体的终极态度和这种生命意志的深度。另一方面,纯粹的外部力 量无论它们多么可怕、折磨或具有破坏性可以产生极端悲惨的命运,但绝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又比如,“我们可能会将以下描述为悲剧性的消解而不是悲伤的,或者,从外部来看,是毁灭性的事实是,针对一个实体的毁灭力量来自这个实体的最深层;当它被毁灭时,它的命运就完成了,这命运是它自身所计划的,可以说是实体建立它自己的积极本性的同一结构的逻辑发展”?。齐美尔对悲剧的理解,重申了“悲剧性的哲学”传统中对悲剧过程的辩证性或讽刺性的强调。此外,由以上引文也可以看出,齐美尔非常努力地把纯粹的外部事件排除在悲剧过程之外,反复强调悲剧来自生命的自我分裂,摧 毁一个生命的东西必然从这个生命的最深处浮现出来。悲剧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过程,只有 符合生命内在趋势的过程或事件,才能被称为悲剧。正如齐美尔在谈到悲剧和喜剧的区别所说的,“在悲剧中,外在的偶然是内在的必然;在喜剧中,外在的必然是内在的偶然。在悲剧中,一个人的积极面和破坏面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和谐;在喜剧中,两者相互矛盾而产生滑稽效果”?。为了说明悲剧的 内在性,齐美尔举了两个例子。妻子遭到丈夫的背叛是悲剧,因为这和婚姻关系中女性传统上的弱势地位相一致,反之,丈夫遭到妻子的背叛不是悲剧。一个年轻人意外地被掉下来的屋顶砸死,不是悲剧,这和生命内在的趋势并不一致。内在性的思维方式在欧洲思想中有着悠久的渊源,在和世纪,是很多理论家的灵感来源,比如亚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