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研究_张坚.pdf
下载文档

ID:2236065

大小:1.3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流 背景 高职 院校 科研 激励机制 研究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张坚(),男,湖南溆浦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研究张 坚(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摘 要高职院校是国家科研工作的重要主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增加下,高职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满足“双一流”院校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需高度关注这项工作。本文就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对激励机制的需求做出了阐述,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创新。关键词“双一流”背景;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在 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在 年 月,国家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下放科研人员决策权、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完善分级责任担当机制等具体措施。在“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要抓好教学工作,也要抓好科研激励,这是“以人为本”培育优质科研人员的有效举措。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一)应用性更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与本科院校不同,并不是研究各类未知领域的新技术、新原理,而是将已有研究转化到实践中。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需与地方企业、产业之间结合,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就是在服务中参与科研,在应用中做好科研,以实际项目为主导,探求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达成以“生产谋科研”“以科研促生产”的目标,实现学校、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双赢。(二)实现途径独特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路径,从目前校企合作机构的现状来看,可由高职院校发起,企业参与,也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科研工作。各个高职院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育人方面的侧重点不同,高职院校需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以达成科研创新目标。高职院校要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吸引企业、行业、政府之间的共同参与,让科研工作能够常态化。(三)主体的多样性与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强调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夯实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并不单一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应该发挥出科研团队的作用,除了教师、学生之外,企业人员也需参与到其中。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有扎实的理论水平,但实践能力有限,在企业中,企业人员了解行业趋势,经验丰富,可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经验支持。二、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对激励机制的需求激励是为个体提供的权利、满足感与物质激励,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激励可有效激活员工工作动力;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激励可以有效激发出人的行为,促使个体朝着既定目标来奋进。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而言,激励可以提升他们的科研动力,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科研人员是重要群体,他们与普通员工不同,其工作职能有着双重性特点,因此,在激励机制的制定上,需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与行为特点来开展。从需求来看,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需求除了物质需求外,对精神需求要求也较高,他们渴望得到安全感,需要足够的自尊来支持科研,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需求,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科研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主动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在快速发展的科研环境中站稳脚跟;二是心理需求,如果高职院校为科研人员提供的情感能量较低,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公平需求,科研人员渴望得到公正公平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薪资待遇;四是自主需求,科研人员渴望享受到与管理人员同等的权利,希望自己的建议可得到学校采纳。从行为方面来看,科研人员具备强烈的主动意识,他们往往是某个领域的翘楚,接收过专业化的培训、学历较高,对于工作有浓厚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会将自己视为有活力、有能力的一员,因此,他们渴望在自主的环境中工作,不愿意受到过多的干预和束缚。科研人员也有浓郁的独立意识,希望在灵活的氛围中工作。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与行为特点来看,在激励机制的制定上,需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出发,保证激励机制的科学、完善。三、“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制定“双一流”战略是针对高校特色发展提出的重要理念,具体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对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化着重要影响,能为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科教力量支撑。“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制定可从几个层面入手:(一)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高职院校要主动协助科研人员参与重大项目的申请,对于重大项目,可通过跨组织、跨地区、跨学校的方式将优质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开展深度研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有必要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与兄弟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主动集齐校内外智慧,共同合作申报活动,这可显著提升重大项目的申报成功率。高职院校还需要完善现有的项目评审制度,对于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为了让项目可申报成功,科研管理部门往往要求教师们撰写申请书,但成功率却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申请经验,不熟悉申请书的写作方法,对此,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项目预评审制度,在项目申请启动之前,先组织教师撰写申请书,再由科研部门进行审查,对于论证缺陷、设计不合理的申报材料退回修改,提高申请的成功率。此外,高职院校也要关注科研成功的转化,出台鼓励科研成功转化的制度内容,主动作为,积极开拓市场,定期发布本校的科研成果,联系有能力的企业参与推广,主动与技术市场、社会需求之间整合,让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可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经费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的流程复杂、要求严格,因此,高职院校需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首先,推行科研经费预拨付制度,在项目得到批准后,由高职院校垫付项目经费,再进行核销,目前,美国已经实施了这一制度,有效杜绝了由于科研经费到位时间晚引起的不合理支出。高职院校需从学科建设经费、科研管理经费中分拨出预拨付资金,在经费到账之后再冲抵。由于能够提前预支经费,让科研人员可以科学规划经费支出;其次,颁布科学的经费使用指南,无论是国家颁布的规定,还是高职院校出台的课题管理办法,其内容都较少,难以解决复杂的经费使用问题,语焉不详的管理办法让科研人员感到无所适从。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国家科研经费的使用指南进行详细分析,剖析典型案例,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避免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引起的报销不合规问题;最后,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壁垒,高职院校内部的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教师、纪检审计部门可共同使用一个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若出现异常,要及时限期整改,让科研经经费处于阳光监督下。(三)建立科研绩效评估与绩效拨款制度目前,我国对于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是以“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处理方式,绩效考核不够透明,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对此,要科学组建科研绩效评估机构,明确评估对象的周期和范围,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同,需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绩效评估,每隔三到五年进行一次评估,制定升降级制度。对于高职院校科研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可采用几种方式:一是借鉴教育部的评价指标体系,此类体系经过长时间应用,比较成熟,但不足之处就是其使用范围是面向全国高职院校,可能存在不适应性;二是可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的评估指标体系,此类评估具有一定的特色,高职院校要转变自身的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将“科研平台”“成果转化”“获奖情况”“科研成果”“研究效益”作为评估指标,精准得出科研绩效评分。(四)建立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国家为高职院校提供的科研投入迅速增加,为了解决科研项目中的管理不透明、项目分散、缺乏协调的问题,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建立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打破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问题,用制度创新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在具体举措上,需建立科学的科研管理协调机制,将科研项目审批、管理权限集中起来,避免出现重复支持、同一课题问题。并建立纵横连接的信息系统,让各个部门可以共享项目的数据内容,通过信息系统将其连接起来,借助信息系统,可有效减少同一结果重复使用的问题。另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制定科研业绩的分类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不同的学科与专业中,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研究周期、研究途径、研究方法都各不相同,取得的成果也各有差异,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并不适合单一采用量化评价标准,需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来做出分类评价。在实践中,需针对应用型学科、基础性学科做出科学分类,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分类制定科研考核评价指标,确保指标设置的灵活性,不同的专业,其侧重点不同,在应用型学科上,要更加侧重于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在基础性学科上,要关注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在指标设置上,需改变传统“一刀切”式的评价,如,不再采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分类模式,而是可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科分布与专业设置,根据不同来源项目的含金量来进行分级记分管理,避免出现单一从立项单位名称来判定科研项目属性的问题。(五)制定精细化的科研激励政策高职院校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其中一个重点目的是追求自身的科研效益,科研激励政策的制定是科研导向的指挥棒,其制定好坏对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制定科学的科研评价政策。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政策还是以专利、著作、论文、项目经费数量来进行评估,该种评价政策相对以往是一个巨大进步,在高职院校内部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数量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由于评价奖励模式更加关注数量,忽视了质量,很多成果都缺乏应用价值,不利于高职院校学术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以实际贡献为主的评价方式,将学术成果作为评价依据,改进科研成果的评价方式,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引入其他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代表性成果”“论文他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鼓励科研人员发布高质量成果,从整体上完善科研考评政策。(六)发挥出科研负激励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各个高职院校中,均已广泛使用正激励机制,通过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方式,让科研工作迅速发展,也让高职院校的专利数量、论文总量持续增加,这与正向的科研激励机制密不可分。但是,也不能忽视负激励的应用,借助负激励,可避免不良科研行为的扩散,显著提升科研管理水平。负激励的优势在于三个方面:首先,负激励可弥补正激励的不足,在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下,要坚持激励原则,把握好激励机制的应用尺度,克服激励模式中的“老好人”倾向;其次,负激励尽管作用显著,但是不能滥用,高职院校管理部门需坚持激励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以此来保住学校学术风气底线,获取到多数科研人员的支持。负激励还要与论著奖励、项目提成等激励措施结合起来,覆盖各个群体,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四、结语在建设“双一流”高职院校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以建设“双一流”院校作为契机,明确当前激励机制的不足,研究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与行为特点,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帮助高职院校顺应时代的改革需求。参考文献:秦芳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杨心,冯水莲多中心治理视角下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构建职教通讯,():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董存仁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 职业学院做法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赵淑琪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调研及提升策略教育与职业,():黄俊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个案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责任编辑:章樊)(上接第 页)生态学理论,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留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