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赋能”养老服务时间银...链“嵌入式”技术创新为基础_徐俊.pdf
下载文档

ID:2236003

大小:429.22K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 养老 服务 时间 嵌入式 技术创新 基础 徐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期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俊(),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湖南长沙 ;刘丽杭(),女,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的老年人整合式长期照护服务体验与满意度追踪评价研究”(批准号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数字赋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以区块链“嵌入式”技术创新为基础徐俊刘丽杭 摘要“数字赋能”社区养老服务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和改善服务供需关系的重要途径。受服务记录方式原始、不同强度服务难以标准化定价、信息传递机制滞后等外部因素影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建设受阻。引入区块链技术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行“嵌入式”创新,运用分布式登账和时间戳设计建立用户的系统信任,独有的加密技术为数据安全保驾,开发第三方自治社区减少交易成本,是破解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发展困境的革新之道。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社区养老服务的内生问题、突破服务技术瓶颈,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数字化发展。关键词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区块链;技术创新;去中心化;智慧养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借助数字授权推动社会主体相互协调,依托数字赋能促进公共服务精准高效,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种新形态。“十四五”规划将“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作为重点发展任务之一,“数字赋能”成为基层治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关涉国家养老服务政策顶层设计落地、基层养老服务递送创新和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数字赋能社区养老服务是面向“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回应,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多元服务主体力求实现整合服务递送行动,消除层级、地域和部门区隔造成的信息阻滞和权力障碍,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递送机制并提升服务供给效率。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作为新兴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其数字化建设既是顺应新时代老年服务信息化趋势的重要手段,也是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理念、影响养老服务在社区场域存续的关键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紧迫性。近年来,新兴数字化服务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区块链技术是引领人类社会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可供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的未来领域。一方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具有类金融属性,其存储的有效志愿服务时间既是志愿者的荣誉象征,也是一种可供服务交易的媒介,还是一种延时支付的临时发行债券,如何实现时间货币的存储安全、时间货币交易的同步记录及时间货币大范围的通存通兑,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机制设计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一种老龄互助性质的服务形式,依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的有效信任机制和合作机制,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体系的主体关系建构和整合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体现在由其支撑的分布式数据记录具有极难篡改的时间戳设定;以特定算法生成加密数字货币具有广泛的链上共识和算力价值标识,可以充当价值度量和交换的载体;基于智能合约设计的“以太坊”技术为其他应用领域提供了“去中心化”自治平台,能够为链上社群提供信任机制和交易场域。可见,区块链技术对回应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建设实践需求有着显著的匹配优势。由此,本文从“数字赋能”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数字化服务建设的具体分析,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领域,阐释其技术优势对推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服务的创新前景,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助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意涵表征与数字化建设桎梏(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意涵表征递送逻辑:以时间货币生产为纽带的服务接续。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由卡恩提出的以“时间美元”作为交换媒介的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供给模式发展而来。社区时间银行的服务递送是通过将志愿者的社区服务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兑换为“时间美元”存储,用于“购买”同等服务时长的其他社区服务,摆脱市场化交易和单纯志愿奉献对社会服务持续发展的限制,以实现服务非货币化等价置换的一种社会互助机制。其中,“时间美元”被看作是一种虚拟等价货币,由社区时间银行负责存储和流通,用以承认他人服务所作的贡献并保障服务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我国时间银行实践大多集中于社区养老领域,因此又被称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通过借鉴“时间美元”的服务递送逻辑,以养老服务作为“时间货币”的主要承载,将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的照护服务以服务时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将其存储为相应的“时间货币”以供老龄人群作为服务兑换媒介,待低龄老人迈入高龄阶段有照护需求时,便可以使用“时间货币”兑换由其他低龄老年志愿者提供的相应养老服务,以兑现所存储的养老服务时间,这样一种以“时间货币生产”为纽带、社区养老服务由“低龄服务高龄”的形式不断接续的服务递送逻辑,有利于实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提供服务的健康持续供给。运行特征:延时兑付与等价交换的有机统一。从文化情景来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一个试图联结服务区域内社会资本、重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与“乡土社会”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能够接续在邻里、家族、宗族形成的熟人社会中孕育发展形成的互助养老传统。从服务性质来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养老服务提供交换平台,以“时间储蓄”的方式提供服务延时支付,虽然使社区养老服务附着了有偿属性使之不能归于传统志愿服务的范畴,但因其不涉及金钱交易,与市场交易行为天然区隔,并且多数老人的服务动机仍然出于爱心奉献和回馈社会,因此不能以其部分功利性而否定其所蕴含的公益精神。从服务计量方式来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主要以存储的单位服务时间作为服务量化基准。存储服务时间是一种交换媒介,是存储和兑付服务劳动的工具,具有类货币性质,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又被称为“时间货币”。一方面,“时间货币”要为存储的服务时间合理定价,以实现服务延时兑换过程中的“货币”保值;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兑换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的范围和形式,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多元化服务需要。从服务价值来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通常以单位时间等价换算不同类型服务的行为并不能正确反映服务生产的“成本差异”,在服务兑换中容易发生以低成本、低强度的服务换取“时间货币”挤兑等同时长的高成本、高强度服务的“劣币驱逐良币”行为。社区养老服务必须依据劳动强度合理换算,为一般生活互助服务和较繁重的特殊照料服务依单位劳动时间强度不同合理定价,以便形成更为公平合理的服务兑换机制,维系整个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供给互助养老服务的“资产平衡”,也能够利用“价格”杠杆激励服务者提供亟需的高技术含量和高强度的照护服务内容。机制优势:开发老龄服务资源与培育老龄社会资本并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推进积极老龄化建设、重建社区老龄群体社会网络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养老服务革新潜力。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特色有偿服务机制,吸纳老龄群体中的志愿与非志愿服务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生产,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缓解了社会养老资源的投入压力,对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在推进积极老龄化建设方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能够弘扬互助精神,实现老年人重返社会的愿望,赋予他们老有所用、发挥余热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老龄群体在自我服务、投身公益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尊重。在老龄社会网络重建方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存兑机制为老年人之间创造了新的交往形式,有助于摆脱现代“陌生人”社区中老年人生活原子化的不良倾向和孤独行动的自我封闭样态。老年人之间通过服务交换逐步建构起基于施惠与报恩的情感纽带,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能够为日益碎片化、断裂化的社区老龄群体人际网络提供新联结,有助于生成老龄社会资本,为重建老龄群体社会网络作出积极贡献。(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建设桎梏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我国社区广泛开展的同时,其数字化建设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同步展开。“数字赋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是指在“智慧养老”和“互联网养老”的大趋势下,依托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便捷式终端 设计,以社区为载体,打造整合多元主体服务资源、优化服务供需配置、促成服务精准对接、实现主体间高效网络化互动、为老龄群体提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生活照料、文娱活动、精神慰藉等高效服务递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老人“在地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新近成立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大多参照商业银行的信息化运行模式,开发了专业的服务管理系统平台,通过接入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采集、服务时间记录、服务供需优化匹配和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回访等多项功能,提升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递送效能。然而,绝大多数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还处在数字化服务建设的初级阶段,不仅囿于服务开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条件,而且受制于所运用的数字化底层技术的固有缺陷,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建设方面遭遇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困境。持续运营保障缺失,社会公信力难维系。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大多由社区管理机构发起,依托基层老龄协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创办,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专业化管理支持,多数难以摆脱“先天资源禀赋”不足的桎梏,无法保障其数字化建设的稳定投入。首先,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不同于西方时间银行采取市场化、公益化的运营方式筹集资源,过于依赖社区管理机构在政策、资金、管理方面的资源支持。其次,社区管理机构由于行政层级较低、财力物力相对有限,无法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创办之初便面临发展资源相对紧缺的现实。最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当前尚未纳入社区常规事务范围,社区管理机构对其发展的支持程度与社区在任领导的个人意志密不可分,其发展更多地受社区部门的“人治偏好”因素影响而难以获得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政策关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持续稳定运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社会公信力必然会因其无法兑现服务承诺而难以维系,不利于老龄群体的数字化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作为一种类似金融机构的运行方式,对于相应服务的信息数字化运营能力要求较高。“时间货币”的登账记录、账户管理和交易记录都需要规范的流程设计和专业信息人员的有效管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日常管理大多由老龄志愿者负责,他们基本不具备运营此类机构的专业管理技能,数字化信息能力较为匮乏,“时间储蓄”容易成为“坏账”而无法正常承兑,导致服务存兑障碍屡见不鲜,影响老龄用户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账户的可靠性评估。另外,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兑换是以延迟支付的方式进行的,作为“出资方”的社区机构并不是“时间货币”的明确发行人,没有承担时间货币到期兑现的责任。若出现供需关系紧张的情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的方式解决,也可以向相关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寻求帮助,但这些方式都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间货币”在此情境下无法避免“违约”,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社区声誉和公信力会因此受到损害,增加了老龄群体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心理负担。由于对数字化智能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和应用技能缺乏所衍生的“数字鸿沟”客观存在,老龄群体无法对数字化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系统产生足够的信任,影响老龄群体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服务建设。服务记录方式原始,登账信息化程度低。从运营特征来看,安全可靠的服务记录方式是保障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有效存兑服务的基础。一方面,当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服务登账多数以手工登记和简单的电脑文档记录为主,存储记录容易丢失和篡改,对数据的查询也较为困难,不利于迅速匹配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数据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例如,一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登记账簿手工涂改较多,字迹模糊不清,记录服务数据的严谨性欠佳,对于用户的隐私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对数据查看与修改的权限并未具体规定和严格执行。另一方面,许多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已经意识到服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效率优势,但囿于资源限制和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无法自行搭建相关信息化服务平台,也难以负担相关服务平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