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研究_吴琳.pdf
下载文档

ID:2236001

大小:972.06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三教 改革 背景 高职 应用 电子 专业课程 建设 研究 吴琳
DOI:10.19469/ki.1003-3297.2022.04.0028“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研究吴琳(辽宁开放大学,辽宁沈阳110034)摘要“三教”改革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聚焦教材、教师、教法改革,以课程建设为统领,以优化高职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着力点,构建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体系,从新型活页教材、创新型双师型师资团队、“互联网+”教学方法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探索,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质量,从而实现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创新发展和电子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关键词:三教改革;课程建设;应用电子专业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297(2022)04-00028-05作者简介:吴琳(1983),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基金项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度“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YY2237)成果。2022年12月电大理工Stud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RTVU.第4期总第293期0引言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狠抓教学、教材、教师”等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三教”改革是指:职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教师改革指的是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稳步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教材改革指的是制定高职教育教材标准、开发教材信息化资源、及时动态更新教材内容;教法改革指的是以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为教法改革切入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法改革。“三教”改革是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目的而提出的,突出教师素质、教材改革、教法创新重点,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统筹规划,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适应新时代办学格局和模式的新变化,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教”改革是一个整体的联动体系,需要合适的统筹形式才能实现其整体性、联动性和系统性,这个形式就是课程1。鉴于此,在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精准聚焦“三教”改革的意义和要求,预判“三教”改革的影响,踊跃探寻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和改进创新提供强劲的支撑。1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建设思路1.1 人才培养定位要与时俱进在智能制造的带动下,电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对于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上,所以应以“三教”改革作为指导思想,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服务区域经济、聚焦产业高端的差异化办学,培养高素质、跨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电第4期电大理工子产业与市场就业的需求。首先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要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课程到实践环节、从目标设计到课程体系构建,切实将“三教”改革,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学生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养成、工匠精神塑造、专业技术积累和专业能力培养。其次落实标准,体现特色。贯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国家标准,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精准有效支撑,突出专业办学特色。第三,服务需求,整体优化。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明确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第四,以生为本,创新模式。着眼于学生就好业和个性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品德与职业素养教育、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技术教育。最后,前瞻谋划,分类设计。结合实际,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同或相近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制定具有前瞻性、模式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1.2 优化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教”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力求可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以校企“双向双融通”机制为主要途径,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创新教学方法体系2。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应着力培养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主体上,应实现学校和企业培养互补与衔接,实现多元培养模式。全新的教材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和教法体系,支撑着课程系统优化开发,能促进课程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发展。2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措施2.1 开发和选用新型活页式教材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学校每年调整1次专业,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2019 年 12 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要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因此,新型活页式教材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以未来学生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学习任务中至少体现1条以上的职业能力,并要与职业能力相呼应,从而形成模块化的教材体系3,如图1所示。新型活页式教材能为课程的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和开发提供可靠依据4。图1 新型活页式教材在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教材的改革开发中,选用、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已经是大势所趋。从课程工作任务的视角剖析学生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三教”改革的视域下创新符合专业特色的教育体系,从而优化开展教学活动、创新教学互动系统。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在教材体系选用、开发和优化的进程中,要与本校的课程实训教学资源、在线资源和职业岗位需求充分融合,形成可以对接新工艺和新技能、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实际的职业应用环境的模块化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体系5。页第 29电大理工总第293期例如,以应用电子专业课程集成电路系统开发与测试为例,在深度探索该课程的新型活页式教材的选用、开发过程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突出“教学做一体化、边做边学”的基本理念,注重与职业岗位标准密切接轨,突出技能培养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发了涵盖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综合应用等方面的集成电路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模块化新型活页式教材。教材的开发要结合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开发与应用”赛项、1+X“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和1+X“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关键知识点,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职业岗位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把知识、技能的学习结合任务来完成。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活页式教材知识模块的灵活性,教材中嵌入的融媒体丰富了课程信息化资源,拓展了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还要探索课程思政的渗透,体现文化自信。教材的活页属性,即教材内容和装帧方式两个方面比较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活动需求进行二次开发,给学生发布工作任务;学生可依据新型活页教材完成工作任务、拓展学习内容,同时可根据工作任务、流程的变化,更新教材内容,保持教材的持续性发展。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稳定持续发展,离不开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和应用的支持,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支撑,从而创新课程的开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2 建设创新型“双师型”师资团队高水平的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支撑,现代高素质高职教师即为创新型、“双师型”人才。创新型“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建设,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根基。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建设要求教师群体被重新定义,侧重强调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教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合理优化师资团队结构,有机组织调动优秀教师,是课程建设工作时刻保持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保障。2.2.1 开启“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建设创新型“双师型”师资团队,首要的就是依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要求,开展电子类“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对接电子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综合解析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对“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的考查6。教师团队要想具有创新力,不仅要培养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还要促进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动态变化,理解所教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能够及时将理论、实践、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支撑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和创新,保持师资团队的竞争力。2.2.2 打造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模式教师队伍建设不应局限于职业院校,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探索教师团队的创新性、“双师型”,还要考虑到专家学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教师群体所处环境的单一性,因此可邀请电子领域的技术能手、一线工匠、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入校园,进行参观交流指导活动,增加师资团队的多样性。聘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团队,从行业、一线岗位角度为课程建设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拓展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空间,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2.2.3 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师资团队的建设还离不开产业导向,所以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需求,所以课程建设就是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组建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教师企业工作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探索企业办学、教学工厂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互聘、互兼的流动机制。职业页第 30第4期电大理工院校可通过设立特聘产业导师岗位、校内兼职任教、项目外聘专家、合作研究等形式,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企业管理人员等参与学校工作。也可选派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到教师企业工作站,通过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培训、项目研发、教师实践工作站顶岗、兼职任职等方式,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岗位实践。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工作的常态化机制。教师在参与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对校企共同协作的过程不断进行培育、凝结、提炼和转化,将此过程转换成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从而精准定位应用电子专业课程创新型“双师型”团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构建校企共同协作的工作方式进行教师改革,使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训技能的实施不脱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师资建设、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建设工作。2.2.4 夯实教师团队建设可通过“双高计划”“兴辽卓越校”“兴辽卓越群”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夯实名师团队建设。通过具体实施教育改革项目,落实教师团队的提质培优行动,同时也不断发掘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创新的力量。在教师的改革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比赛、培训活动,详尽解析“三教”改革的意义,对教师队伍的数字化、信息化、创新性等给予多方位的培育、指导,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多参加行业企业技术培训和研发、国内外高质量培训资源学习、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结合本校自身的需求,进行教学研讨、科研交流、课程改革及开发等活动7,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准,提升团队教师的创新能力8。相关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也要基于相应的支持围绕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提供相关的培训,引导教师钻研技能和创新,建立促进教师提升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2.3 构建信息化教学方法体系2019年6月,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的需求,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