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关于中国企业_走出去_的三个问题.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建材 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委书记 宋志平 关于 中国企业 走出去 三个 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关于中国企业_走出去_的三个问题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三个问题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 过去,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而现在世界是中国的工厂。因为我们不光要跟别人做 EPC 交钥匙, 同时还要把资金、技术、装备、管理都一起带出去。中国公司“走出去”,包括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该量力而行。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高举合作的大旗,站在道德高地上做生意,让当地人欢迎我们;和跨国公司合作,让跨国公司愿意和我们一起开展国际业务。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深、走远、走长。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量力而行 在过去的 40 年里,中国建材其实是以“引进来”的方式消化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并通过研究和创新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建筑材料水平的提高, 许多企业也开始大规模“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说在中国以外甚至是全球, 65%的大型水泥装备由中国建材来生产。30 多年前,我国的水泥或玻璃行业,成套装备都从跨国公司引进。30 年之后,大批的跨国公司都在用中国建材的成套装备。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出口成套装备,到现在开始在海外建工厂,中国建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过去,中国是世界的工厂,而现在世界是中国的工厂。因为我们不光要跟别人做 EPC 交钥匙,同时还要把资金、技术、装备、管理都一起带出去。 中国公司“走出去”,包括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该量力而行。水泥、玻璃行业都是重资产投资,所以中国建材在整个布局上要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建材不止是进行重资产投资,也对服务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建材的“六个一”投资战略:一是建 10 个建材工业园。中国建材的工业园不大,每个大约一平方公里左右,建在像赞比亚、哈萨克斯坦、泰国等国家。中国建材组成规模较小产业园来供应当地的市场,主要想实事求是做事,降低风险。二是建 10 个海外仓。中国建材在阿联酋、俄罗斯、坦桑尼亚等地建了海外仓,主要用于把中国的建筑材料运出去。它们不光服务中国建材,也服务包括各省市的建材公司。三是建 10 个海外区域认证中心和国际标准实验室。因为很多“一带一路”国家往往没有行业标准,水泥生产质量不稳定,所以我们也做一些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四是做 100 个建材连锁分销中心,主要是非洲、南太地区建立小型的建材连锁。五是做 100 个智慧工厂。现在在非洲,如果和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水泥厂、玻璃厂等,存在当地人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中国建材选择与印巴公司进行合作,帮助他们管理水泥厂和玻璃厂。这样中国公司依靠收取管理费也赚了不少钱。六是做 100 个 EPC 的玻璃厂和水泥厂。 通过中国建材“走出去”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发挥自己的综合优势。企业学会合作共赢才能扎根海外 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包括在参与“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还要学会跟跨国公司合作。因为几乎每一个海外市场都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现在中资公司“走出去”,一定要学会合作,而不能造成“我来你走”的局面。例如中国建材在做 EPC 的过程中,会进行全球采购, 向欧洲、美国、日本公司采购许多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所以这些原本的竞争者成了合作者。此 外,还要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比如中国建材在非洲和法国的施耐德联合,在东南亚和日本的三菱联合,共同开发,减少恶性竞争。 此外,在“走出去”时,中国企业也要学会和当地企业合作。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很欢迎中资公司来,但是如果中资公司来了以后把当地企业的机会都挤占了,他们就不欢迎了。因此,我们应该给当地企业机会。比如中国建材在埃及做世界最大的水泥厂时,把一大部分工程承包给埃及企业。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高举合作的大旗,站在道德高地上做生意,让当地人欢迎我们;和跨国公司合作,让跨国公司愿意和我们一起开展国际业务。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深、走远、走长。否则,就会“走出去”又被人家打回来,站不住脚跟,一定要学会用共享共赢的精神扎根海外市场。 要破除对中国国企的误解 一是关于竞争中性原则。国有企业,英文是 SOE(State Owned Enterprise)。但中国现在的国有企业是历经了 40 年改革的国有企业,是经历了上市和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传 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既不是我们 40 年前纯而又纯的国有企业,也不是西方人理解的那种国有企业。我们用一个最近最热门的词来形容它叫“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一种既有国有资本,也有非公资本,交叉持股,互相融合的所有制方式。 中国建材集团在海外进行了许多投资,承接了许多项目,但这些投资和项目不是中国建材集团直接完成的,而是通过它底下的公司去执行的,中国建材集团只是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也就是说,我们在海外真正参与竞争的企业并不是纯粹的国有集团公司,而是国有集团下面的上市公司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虽然我们老说国企、央企,但真正在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的股权比例,满足了澳大利亚人讲的竞争中性原则。现在的国企是改革后的企业,是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和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国有企业不同。因此,在国际化过程里,尤其外国的朋友们,大家也能够理解。事实上,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国企、民企不分家,它们是一个军团,在一块儿做事情。所以,“走出去”真的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互相融合、互相理解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意识形态。 二是关于国家补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有些政策,例如针对水泥业务,如果企业在混合材中加一些电厂的粉煤灰,政府就会给企业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比如政府支持光伏和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也有些税收减免。但是这些税收减免并不只针对国有企业,而是普惠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可以享受。但是税收返还在国有企业财务计账时会被记入政府补贴栏目,这样通过上市公司公告,大家就会以为这些政府补贴是国有上市公司独有的。但实际上,这部分补贴是大家都可以有的。 最近,关于国有企业享受政府补贴的说法还有很多,有些人还列举了上市公司公告中的政府补贴,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会。我在企业工作多年,不论中国建材还是国药集团,从来没有享受过特别针对国有企业性质的政府补贴。反而是我常向政府建议,应适当增加国企的资本金。国企这些年缺乏资本金补入,不少企业杠杆偏高,而且随着上市增发,国家又很少认购,国有股逐渐被稀释。 三是关于融资问题。不少人认为国企在贷款时受到了银行特别的支持,其实这也是对国企的误解。实际情况是大企业贷款相对容易,中小企业相对难。现在绝大多数银行都实行股份制,是上市公司,因此其贷款是根据企业的信用评级决定的,不会因为是国有企业就贷款。 国企贷款容易是因为今天的国企都是大企业集团,而目前银行贷款一般需要母公司对贷款企业出具担保。这一点大企业容易做到,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找担保比较难,只能做财产抵押, 但中小企业财产有限,且一般要打一半的折,所以贷款困难。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银行改革信用担保体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要提高商业诚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