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诗词
第二
诗词第二课
第二课
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一、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律诗的押韵。
平仄:平仄即是四声,即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其中平声就是平,而上声、去声、入声,就是仄。仄的意思就是不平,用现代汉语也就是用今天的普通话来说
一、二声的字近似平音字,为平
三、四声的字近似仄音字,为仄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我们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 平声 。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 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使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 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
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 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 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 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 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说辨别平仄的基础,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押韵:也叫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在律诗或者绝句中,一般都是第二,四,六,八句押韵,至于首句是否押韵,要看首句末所收到那个字是平还是仄,如果是平,那这个首句也是押韵的,那这作品也也叫首句入韵式,如果首句的末所收到那个字是仄声,那这个首句就不押韵,也叫首句不入韵式。
另外,特别强调的是,上节课里说到掌握入声字的辨别,不是要求大家赶紧去把所有的入声字都找出来,背下来。而是要你们知道,在今音和古音当中,那些字的变化比较大,常用的入声字是如何来区分的。对于入声字,可以参看班主任老师幽兰发的一些辨别入声字的方法的贴子,不要求你去死记硬背。掌握了方法,多用,多看,就会知道我们常用的那些入声字了。
对于《平水韵》表,要求大家必须尽快掌握,已经有基础的同学,希望相互帮带一下。
复习完毕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格律诗的粘、对、替 ,及格律诗的押韵。
一、格律诗的粘、 对 、替
1、什么是粘
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很多初学的看到这个概念可能会晕。说白了就是就是格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2 4 6位置字的平仄,分别与第二句、第四句、第六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完全一样。这就是“粘”。反之为失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家来看:岭粘水 迤粘山 细粘等 沙粘蒙 拍粘礴 崖粘泥 喜粘渡 山粘横 里粘索
大家一定注意,是第三、五、七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和第二、四、六句上的同一位置的字平仄是相同的。五言只是七言去掉前两个字,仍然是以2,4位置上来粘。
2、什么是对
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简单的讲,“对”就是平仄相反。就是一句中,两个分句中的2位、4位、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反。
仍然以《长征》为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家看:第一、二分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军---水怕---山征----等
以下分句都是一样,第三、四句岭---蒙迤---礴细---泥
第五、六句沙----渡拍----横崖----索
第七、八分句喜---军山---后里---开
二、格律诗的押韵
1)什么是押韵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是如此。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白的。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做“韵脚”。
下面我们用一首例诗来具体说明: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的韵字:西、低、泥、蹄、堤(共五个韵字)。它们的韵母都是i,属同一韵部,即为押韵。(大家查查看这几个字是不是在平水韵的上平八齐中)
2、押韵的作用
(1)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鏗鏘悦耳。
(2)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朗朗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3、如何押韵
近体诗押韵规则,原则上律诗、绝句等近体诗,无论平韵、仄韵皆可押,押仄韵者称古绝或古律。(我们这里一般只讲平韵诗)。押韵之位置,皆位于偶数句之句末,至於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大体上五言诗以不押居多,而七言诗则相反。
例: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押仄韵的五言古律(只作了解)
《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4、韵字在句中位置
句尾韵:就是押韵字用在句尾。这是诗韵普遍形式。大家再回顾一下上首杜甫的《蜀相》中:寻、森、音、心、襟的位置。注意:律诗是一韵到底。即全章从头到尾都押同一韵部。
刚才说了,韵,也叫韵脚。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要求偶数句末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偶数句必须押平声韵,首句可押邻韵,用韵的字不能重复,且避免同音字。
什么叫同音字?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如“真-甄”、“轩-萱”、“话-桦”等,就是同音字。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来“听”课。
下面布置作业:
例诗:
《野 望》 (作者: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一】 分别找出上面例诗的粘、替、对的字。
【二】 上面例诗押的是哪个平水韵部?除例诗中的韵字外请列出五个该韵部的字。
【三】 在例诗中是否存在现代读音为平(阴平或阳平),而在古代(平水韵里)读音却属于入声(仄音)的字?如果有请把它们全部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