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智慧
定鼎
未来
智慧定鼎未来
智慧定鼎未来
一
智,上面是“知”,下面是“日”,意思是说,每天都要学习知识;慧,即使是一个如山高的人,也要谦虚地倒过来,加倍丰富自己的内心。
现代汉语解释,智慧,是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分析、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是人的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
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思想体系、审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可把智慧分为四类: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实用智慧和创新智慧。
规整智慧,指可以运用现有规则,以调整、梳理、矫正、改变已经存在的东西;发现智慧,指可以发现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知的东西;实用智慧,是指可以使用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过程的东西;创新智慧,是指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
智慧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局限用于人类,任何物体组成的体系都有智慧,只是高低不同。看不见,感觉到,摸不着,能量大,恐怕是智慧的一大特点。姜子牙、张良、诸葛亮、李靖、刘基……这些都是智慧的化身,既成全了帝王的功业,也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智慧,像海洋一样博大。个人终其一生,也许只能管窥其很小部分。主客、刚柔、奇正、谋略、策术、虚实、有无、攻防、进退、舍得、胜负、言行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似乎就是智慧,似乎又没有涵盖全部。
由于智慧之海迷人的风采,吸引着人们从没停止过探索智慧的脚步,试图撷取智慧明晰的脉络、清楚的思路、顺畅的条理、理性的光芒。
生活在世间的人,没有不希望自己有智慧的。因为,智慧是一个人具足功业、财富、名声、健康,并且拥有美好快乐人生的最大元素。
面对人的命运,有人愤愤然感叹命运的不公,有人欣欣然感叹命运的神奇,有人茫茫然陷入迷惑和不解,有人兴兴然沉浸于事业的打拼。不管怎样,人们都在揣测是否存在着一个主宰人们幸福和痛苦的神灵或上帝?都想知道命运到底决定于什么?
历史唯物论告诉人们,人的命运,决定于个人的思想、行为和语言。由于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发端于思想,思想不一样,行为和语言就不一样,行为和语言不一样,命运和遭遇就不一样。从根本上说,个人的命运决定于其思想。
智慧,恰恰是连结思想、语言、行为的东西。智慧是思维体系,是认知能力,是行为方式,那么,更准确一些,智慧更能决定命运,定鼎未来。
二
智慧既是物质,也是精神,更是二者的融合。
人类有史以来,从物质世界到人类思维,都在向前发展。在物质财富丰富的同时,产生了不同的理论知识。可以说,一个人从婴儿开始,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似乎没有休止。人穷尽一生,有干不完的活,赚不完的钱,学不完的知识,用不完的智慧。
现今,我们所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样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精深。智慧,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全部。人可以被夺走财富,被夺走快乐,被夺走情绪,但智慧是夺不走的。
有智慧的人,不仅追求物质、财富、金钱,而且追求信德、公义、良善,发掘生命的美好。智慧,必使“行善人的道,守义人的路”,收获财富,撷取理念,迈向崇高。
智慧既是知识,也是文化,更是二者的融合。
智慧可以产生知识,知识未必产生智慧,有时甚至会蒙蔽智慧。由此上溯到千百年前,那些名垂青史,被人民铭记的人物,多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拥有智慧,很少是空有知识理论与文化的人物。
有知识、没智慧的人,无法将知识发挥出来,知识只会躺在那里睡大觉。智慧者与人的身份有关,但并没有直接关联。当然,一般说来,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更容易有智慧。
《犹太人成功秘诀》,总结了犹太人成功的法则,重个人智慧,不重门第,激励了大家奋发努力,学习知识,积极进取,脱颖而出。
智慧既是学问,也是聪明,更是二者的融合。
知道很多东西,说明有学问,主要体现在学习结果。如果本来有很多东西不知道,但通过学习,非常快的就理解并掌握了这些东西,说明非常聪明,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有智慧的话,肯定从外表能看出来。其实,未必尽然。事实上,智慧比较隐性。比如,一个人看着傻傻的,觉得比较笨,但在关键问题上,内心清楚,运筹帷幄,活学活用,随心处理,驾轻就熟。子曰:“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很有道理。
智慧既是理禅,也是悟道,更是二者的融合。
按照佛祖的说法,真正得道悟道不是空,不是无,是见诸法空相,是无所住、无所执。道者行为,属于悟道,就是探究住不住、执不执。道是不可描述的。一旦描述了,就是有所住、有所执,没有到达。有人某些时候觉得自己得道了,也不是真正得道。这是智与慧。
禅宗里有个故事,说是有两个悟道的和尚,经常带着一方方化缘。这个方方是铁质的,有两个用处,一种是可以挖地种植物,能够在短时间生长,靠着植物解决吃饭问题,而不只是化缘;一种用途是在路上见到死的就埋了。
一天两个和尚在路上见到一死人,其中一个把死人埋了,另外一个无动于衷。有人看见了,就问禅师,说为什么两个人都悟道了,但是做法却不一样呢。禅师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拥有智慧的人,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非常低调,不刻意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有时甚至会做一些傻傻的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最大的智慧。
三
智慧转动观念。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本末和始终,都遵循着因果法则,如果知道什么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产生的,就离道不远了。
观念是智慧的物质载体。无论观念多么高深莫测,终究是主体者意识的自身化认识。尽管观念在物质界是沉默的,但主体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只有当主体身份者充分认识到时,那么,观念就可能与人自身融为一体了。
智慧与人类的观念密切相关。当我们透过知识获取认识或者称为观念时,一种就是把握思维性的纯粹的知识,另一种就是把握知识的内涵灵魂的能力的运用。一旦把握了知识转化成灵魂的深邃的能力,表述为悟或者智慧。
人类观念和智慧的对照关系,是人类内外两大认知体系的融合。如此,当我们追溯人类观念之源时,智慧之心门是其绕不过躲不开逃不掉的关键。
智慧因为和人类观念的密切相关性,使得智慧眷顾了人类存在的方向性。即,智慧是满足观念的根本基线,是认识的主导脉络。换言之,我们说是智慧在引导观念。
一旦对智慧内涵有了把握,就可以有众多形式方式的思维输出,但在自身还没有对应智慧的潜在能力之前,任何思维性尝试努力不可能突然使个体变成智慧,必然需要来源于生活的感性认识为前提,这也是实践对于个体的必要性。
智慧来源于经历。对智慧的创作、输出,就是个体、时代特色的理论。在没有领会之前,是不可以获得真相认识的。历史事实已说明这一点。
熟悉的习惯,熟悉的路线,熟悉的日子里,永远不会有奇迹发生。发生一件事,喜欢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欢它那就避开它,避不开它那就改变它,改变不了那就接受它。
观念一变天地宽。当今中国,牢固树立开放的观念、服务的观念、法治的观念、联系的观念、科技的观念、学习的观念,更好取得主动权,就特有价值,特有智慧,特有意义。
现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之所以问题越积越多,工作越来越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观念陈旧,死搬硬套,只顾眼前,贪图小利,盲动蛮干。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观念,按照科学的理论办事。
无法改变世界,可以改变观念;无法改变事情,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改变別人的看法,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无法改变风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可以调整心情。如果事情无法改变,就去改变观念。
现在,很多人不断地要求别人,去向外求,结果是求无所得。凡人和圣人的差别就在于,凡人是要求别人多,圣人是要求自己多,两者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好的观念,是最高的智慧。
四
智慧酿造真知。
有人认为,智慧来自天生,比如,把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称作天才,甚至小时候语文老师说,诸葛亮是半个神仙。我都信以为真。
获取了知识,就是获取了智慧?事情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
确是这样。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大家、大师,不一定是智者。因为他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
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因此说,智慧是真知的缔造者。
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灵活运用知识的人拥有智慧,拥有智慧却不懂得学习知识的人便成了只有小聪明的人。没有真知,智慧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真知像美玉,深藏岩底;真知像彩虹,照耀众人;真知像基石,铺垫智慧。
真知来自于实践。人类的知识,正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提炼出来并流传至今的。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便没有真知,智慧也无从谈起。
决定智慧的三个核心要素就是:才识、学识、见识。我将之称为“三识”。才识即一个人的思维天赋,即思考力;学识即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见识即生活的见识、阅历,可以从中感悟出智慧。
智慧是在自身天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阅历的积累,形成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判断和解决的能力。遇事多学习,多思考,多动脑,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选择和决策之前,以理性的思考和缜密的分析为主,再辅以个人的胆识,则可以果断而坚定地去解决具体问题。
眼下,我们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据统计和预测,近30年的知识量等于过去2000多年知识量的总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不是看已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善于不善于学习,运用新知识。
端正学风,更新知识,自觉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是提升智慧含量的现实选择。
智慧是一种态度,既让人看到自己的内在,又让自己看到别人的内在。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强化学习,善问为什么,把知识运用到淋漓尽致,变成智慧,专注让自己更强大,走好每一步。这是最好的智慧。
五
智慧主导事业。
人总要有事做。事业是人的主要依仗、奉献舞台、价值实现。试想,如果想活得有意义一些,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怎么可能达到呢?智慧操纵事业,决定其地位与质量。
智慧可以改变一切。比尔?盖茨的智慧,是建立一个操纵世界电脑行业走向的“微软帝国”,而主导其事业的,乃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的智慧。
两个乡下人想出外打工。一个想去上海,另一个想去北京。可是在火车站候车客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上海人精明,问路都要收费;北京人善良,见吃不上饭的人,给馒头,送旧衣服。
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不会饿死;想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于是,他们交换了火车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果然好。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饿着。银行大厅的水可白喝,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可白吃。于是,捡些破烂,随意打发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