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习体会
怎样
这个
例子
告诉
学习体会怎样写,这个例子告诉你
学习体会怎样写,这个例子告诉你
今天,我再以自己新鲜出炉的一篇发言稿为例,继续现身说文法,说一说怎样做好5分钟的发言,怎样写好学习体会。
从3分钟到5分钟,看起来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但多了两分钟,就意味着写成稿子,可以多出500字左右的容量。按照每分钟200—250字的语速,全文可以写到1000—1250字,篇幅不算小,完全可以“螺蛳壳里做道场”。
我的这次发言,是在本单位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主题是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GX两周年,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按照学习安排,我和另一位班子同事作重点发言,他先谈,我后谈,每个人限时5分钟。
接到任务后,我是这么构思的——
第一,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既要全面系统学,又要突出重点学,这就要求我的发言有面有点。有面无点缺深度,有点无面视野窄。所以,这篇发言稿应当从面上切入,在点上深入,先概述总书记讲话的全貌,再就某一方面的学习体会重点谈、深入谈。
第二,聚焦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来谈。总书记的这个讲话,讲了5方面内容。其中,“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方面,与我所在单位的职能职责密切相关,这就是我要深入下去的“切口”。
第三,我是第二个发言,要避免与第一位发言的同事“撞衫”,除了语言不同,发言的角度、稿件的形式最好也有所不同。按照“由大到小谋篇,由小到大行文”的规律,先要解决角度问题。我认真琢磨了一番,决定分三步走:一是切蛋糕。先概述总书记讲话全貌,把“蛋糕”画出来。然后迅速切出一小块,把笔力集中到第五个方面,着眼整个蛋糕来看这一块。二是拉关系。总书记讲话的第五方面,一共开了3条。我要运用系统思维,谈一谈这3条之间的关系。三是捞干货。总书记在讲话中,既下定义、讲道理,又摆情况、给对策。限于发言时间,我仅就总书记教给我们的方法来谈,把“干货”捞出来。这是一种层层深入、剥皮见瓤的写法。角度一定,发言稿的行文方向、主要内容大致也就定下来了。
接下来琢磨形式。发言也好,写文章也好,要让人听明白、记得住,就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撮要分条是常用的方法。也就是“一是、二是……”,拉几条来讲,把观点句用作小标题。我估计,前面发言的同事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我的发言,在形式上要与其不同,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观点序号放在每个部分的后面,说“这是我的第N点学习体会”,这样可起到收束的作用。写文章,开头和结尾是最重要的;每个段落也是一样,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起”,一个是“收”,位置重要,作用也重要。
最后琢磨讲什么话,怎样讲出新话。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历来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反复研读总书记的这个讲话,先是注意到总书记把领导班子比喻成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火车头”,从思想政治建设、专业化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三方面作出了具体指示。这三方面是什么关系,在“火车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顺着这个思路,借鉴总书记作比喻的方法,我想出了这么一句话:“思想政治建设可以说是定向系统,专业化建设是驱动系统,民主集中制建设是让各个部件协同作用的控制系统”。
接着,我又联想到毛泽东同志打过的一个比方。
1939年夏,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等四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做报告。当时,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大迁到抗日根据地去办。出发在即,毛泽东发表即席讲话。讲话过程中,他用古典小说《封神榜》里的一个故事作比喻,说道: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送他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等三样法宝,姜子牙用这三样法宝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今天,你们也要下山了,要去前线跟日本侵略者作战,我也赠你们三个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想到这个故事,我就想,思想政治建设、专业化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不也正是总书记送给领导班子的三样法宝吗?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何况,参加学习会的都是我的同事,都是ZZ工作的内行,没有必要讲大道理。
想明白这些,这篇发言稿就基本成型了。最终,我写了1118字。按我的正常语速,完全能够从容不迫地在5分钟内念完。
开会的时候,我一发完言,坐在旁边的一位同事就悄悄说:“厉害!说5分钟就5分钟,一点儿也不超时!”
散会的时候,另一位同事对我说:“你的发言特别好,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