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五
单元
国共合作
国共
对立
17
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同步
课时
练习
解析
人教版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基础闯关★★
知识点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如图是一首红军编唱的渡江动员歌,这首歌词出现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答案】D
【解析】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以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题干歌词描述的是红军长征的史实。故选D。
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诗歌中“红军急切上征途”的直接原因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答案】C
【解析】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万里长征;故C符合题意。故选C。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被誉为“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被誉为“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故选C。
4.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有误的是( )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右”倾错误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5.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ABC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B
【解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是毛泽东。故选B。
知识点二:过雪山草地
6.红军长征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卢定桥
【答案】C
【解析】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故选C。
7.毛泽东《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对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难”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然环境恶劣 ②国民党围追堵截 ③党内出现“左”倾错误 ④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国民党反对派的围追堵截;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复杂的民族关系等。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8.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
A.冲破四道封锁线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渡过湘江
【答案】B
【解析】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B符合题意。故选B。
9.如果我们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下列地点中我们可以选择的是( )
①遵义 ②瑞金 ③会宁 ④南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瑞金出发,进行战略转移。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占领遵义后,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故选A。
10.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甘肃会宁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甘肃会宁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甘肃会宁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甘肃会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到达安顺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1.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C。
12.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
A.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B.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C.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结合所学可知,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故A选项表述错误,BCD选项正确。故选A。
13.美国作家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贏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长征途中肯定了毛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不是长征的胜利。故选B。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
1.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列各项长征途中发生的,没在诗词里表达出来的是( )
A.爬雪山,过草地 B.巧渡金沙江
C.召开遵义会议 D.甘肃会宁会师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知,诗词里涉及的事件有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甘肃会宁会师。C项遵义会议在诗中没有体现。故选C。
2.关于遵义会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D
【解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列各项长征途中发生的,没在诗词里表达出来的是( )
A.爬雪山,过草地 B.巧渡金沙江 C.召开遵义会议 D.甘肃会宁会师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知,诗词里涉及的事件有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甘肃会宁会师。C项遵义会议在诗中没有体现。故选C。
4.《决议》指出:“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 跑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关于这种战略转变亦没有解释,组织庞大的后方机关致行军作战受到困 难,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下列对该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与该《决议》有关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B.“左”的错误指挥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因素
C.《决议》成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础
D.为扭转红军军事、组织错误羹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据“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 跑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关于这种战略转变亦没有解释,组织庞大的后方机关致行军作战受到困 难,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该材料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决议;分析正确的是与该《决议》有关的会议是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