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docx
下载文档

ID:2230124

大小:11.40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一字入 公文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一字入公文 九牛拔不出 这句话,也写作“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或者“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醒世姻缘传》)。 说起公文写作的行话,这句话应当排得上前三甲。不少人认为,这是形容公文语言的准确性或明确性。在我看来,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形容公文遣字用词之稳。我们可以想一想,九头牛的力气有多大,可是连公文里的一个字都拔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措辞太严谨、太稳妥了,真的是稳如泰山! 确实,“稳”是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撰写公文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公文不一定要写得漂亮,但必须稳扎稳打,力求每个观点、每一句话都立得稳稳当当,每个词、每个字都用得妥妥帖帖。 公文的“稳”,不仅表现为措辞稳妥、精准贴切,还应该包括架子稳固、紧凑有序,观点稳当、合情合理。那么,怎样才能把公文写“稳”呢? 基础牢,才立得稳。“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宋·苏辙《新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房子要建得坚固结实,打牢地基至关重要。公文要写得稳妥,必须打牢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的“童子功”练得怎么样。如果文字基础不够扎实,那就要自觉补课。 扎得深,才立得稳。往深里扎根,对树木来说不仅是稳定身形的需要,也是汲取养分的需要。写文章也是一样,必须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实践的土壤。文章的思想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所写内容了解深不深、研究透不透。如果能够以深耕细作的方法去研究工作,以刨根问底的态度去琢磨问题,就不怕提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扣得紧,才立得稳。做家具,榫头要严丝合缝,否则轻轻一推就会摇摇晃晃甚至散架。要搭稳文章的架子,就必须让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层次都紧扣主题,用严密的逻辑把每一个句子扎紧、把每一个材料铆住。 撑得住,才立得稳。一幢房子建得越高,对四梁八柱的承重力要求就越高。写文章能不能有大营造,既要看作者是不是掌握了足够的写作素材,还要看有没有足以支撑大文章的写作能力。如果素材不足、能力不够,不妨缩小文章的体量、降低写作的规格。 表达准,才立得稳。正确的认识,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有可能就会失去本意,甚至产生歧义,令人费解乃至误解。所以写文章不仅要把意思精准确切地表达出来,还要力求找到最合适、最妥帖的那个词。运用直接意义,加强概念限定,措辞讲究分寸,都是公文语言求准求稳的基本方法。 重心低,才立得稳。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根本原因就是重心低,低到了几乎与接触面“零距离”。文章要立得稳,不仅要有重点,还要把重心落在主体部分。如果“帽子”太大,就会头重脚轻。如果“靴子”太重,就会拖泥带水。如果比例失调、权重失衡,重心就会发生偏移,落不到该落的地方。 公文的“稳”,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在内有成熟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在外才会表现出老练的笔法、稳妥的措辞。这就像一个性格沉稳的人,一言一行必然都透露出一股沉稳的气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