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科技局
2022
工作总结
2023
工作计划
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科技局、市科协的正确指导下,区科技局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创新平台达到263家,科普教育基地达到56家。预计全年新增创新平台2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新增国高企业100家、创新创业团队2个。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锚定发展作战蓝图。编制出台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政策解读和政策图解。拟定**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推动**科教城纳入新一轮扩区范围。参与研究制定**区发展专项计划管理办法及申请指南,全面摸查科技园区可享受专项政策,预计获得市级资助资金超7000万元。会同市科技局落实整改审计指出问题,完善**科教城保障机制,争取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教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对接市科技局,将大数据研究院等纳入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清单。牵头梳理我区未来产业现有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向市科技局报送专题报告和“六个一”体系工作清单。
(二)推进重点改革事项。编制《**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该事项纳入市、区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深入推进“改革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综合改革试点,修订出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配套实施细则,优化科研平台支持方式,增强科研平台“造血功能”,以“免申即享”方式发放国高奖励资金12730万元,惠及企业1519家。完善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调整领导小组管理架构,成立园区工作专班。
(三)注入创新源头活水。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正式挂牌,IC测试中心和IC设计龙岗服务平台启动运营,已服务比亚迪半导体、**科技等企业项目数15个,正在接洽中项目3个。**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已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支持5家新型科研平台建设。协调将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推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力支持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多次对接院士团队,推动完善**实验室建设方案,争创省、市重点实验室。争取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优质创新资源在我区转化落地。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计立项27个科技计划配套项目,拨付扶持资金501.13万元。全年2003家企业申报国高认定,目前通过认定1083家,通过率54%,超额完成市科技局下达的900家认定任务。
(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会同相关部门、专家团队形成国际大学科技园初步建设方案。牵头推进**科技博览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送市发展改革委,目前正组织编制项目运营方案。高标准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功举办我区第一届“双创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40个,其中20个推送市赛、10个推送国赛;积极参与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线上展会)。搭建生物医药产学研用直通车,促成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直接达成或洽谈中的合作协议13项,潜在合作对接机会超百项。做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续建工作,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
(五)做强科普工作支撑。顺利完成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迎检工作,得到省科协检查组高度肯定。召开我区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区科协主席和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科协系统组织体系。修订出台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监督管理等相关制度。围绕全区科技活动周、科普月,组织开展科普秀表演、科普嘉年华互动体验、科普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百余场。持续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实验中学、**高级中学等十余所学校,让广大学子在参与中感受科技魅力。拓展科普宣传栏、FM“空中科普课堂”等传播渠道,推广“科普中国”App,科普信息员注册量全市第一,累计传播分享科普文章近10万次。
(六)全力支持“稳增长”。累计协调解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专班、万名干部助企小组涉及企业的诉求167项,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举办银企对接会,协助11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其中**技术公司获得3000万元贷款额度。改版上线科技金融平台,11家金融机构入驻发布39个金融产品。牵头组织开展12场政策宣讲培训会议、9场知识产权公益讲座,吸引近2000家次企业参加。联合区相关部门开展“重点企业进校园”校企对接活动,收集9家重点企业技术需求,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协助高校推介可转让、许可的专利。
二、202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计划
(一)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的强磁场。一是推动尽快成立市区联动的**科教城建设领导小组。二是支持**实验室、十大基础研究机构、**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推动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高水平科研机构集群。三是深入推进**园区建设,组织高新区发展专项计划,强化建设管理的统筹协调,协助做好产业布局、产业链招商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向高新园区集聚。四是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力争2023年新增创新平台20家以上。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以科教城为核心,利用片区科创载体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充足、交通便利等优势,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承接科创资源外溢,深度参与科技合作,打造科技项目和人才重要集聚平台;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大力推动科技招商工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力争“打造一个重大平台,吸引一批重点企业,带来一批高端人才,拉动一个产业集群”;进一步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培育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一是做好科技扶持政策改革“后半篇文章”,用实用准用好财政资金,探索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覆盖面,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深入推进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为科研人员赋权减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积极利用创新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优势,提供针对性专业辅导和申报培训,力争2023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高企业达到100家。四是实施国高企业质量巩固措施,对国高企业尤其是规下新认定的小微企业进行跟踪回访,协助企业排忧解难,主动推送知识产权、技术研发、技术交易等综合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创新,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转型。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构建专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引育产业链重点人才团队,做好落地引导与跟踪服务,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标杆基地;进一步推进“纾困帮扶”“创新升级”相结合,引导更多大企业开放市场,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实现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融合。一是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鼓励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以市场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高校院所、企业联合建设新型科研机构,加速构建创新联合体,举办校企技术对接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三是全力推进IC测试中心和IC设计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IC基地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吸引重点企业落户。四是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需求对接,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五是加大生物医药领域科研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水平,持续开展生物医药产学研用直通车,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瞄准产业链难点、痛点、堵点,精准开展补链、稳链、强链,支持“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速高新产业的技术破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取得一批“卡脖子”技术突破;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引导、推动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多元主体合作,培育贯通创新体系上下游、协同产学研的中坚力量,推动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未来产业部署要求,密切关注国内外前沿动态信息,深入对接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细致做好规划编制、需求挖掘、堵点疏通等工作,全力培育壮大细胞与基因、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