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XX
市发改委
2022
工作总结
2023
重点
工作计划
XX市发改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XX市发改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抓经济调度。分解下达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计划指标,确定了全年指标的调度任务。对照省发改委和市委市政府稳增长工作安排,建立市稳增长联席会议机制,加大调度频次,组织召开10余次调度会,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上服务业企业入库40家。
(二)全力抓政策落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根据省133条政策和接续政策96条,按照上下对应、条条抓落实要求,结合XX实际,形成市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180条和接续政策121条,实施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措施18条,建立政策督查组,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定期抓好政策督查,确保政策有效落实。协调完成省审计厅对我市一揽子政策落实工作,审计反馈情况整体较好。
(三)全力抓投资项目建设。全力谋划基础设施项目198个,总投资16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41亿元。8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87.2%。争取2022年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16亿元。印发《2022年度市领导包联重点项目、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制定包联重点项目、服务重点企业144个,总投资587.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24亿元。印发四批次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纳入项目621个。组织项目集中开工5次,集中开工项目67个,总投资320.1亿元,中伦、中巨芯、新轩宏、以纯华中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推进专项债券项目建设进度,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8个,债券资金19.36亿元。筹备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备选项目34个,目前已投放项目3个,投放基金额度2.61亿元。
(四)全力抓产业发展。开展园区“十四五”循环化改造,组织高新区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园区全面和深化改造。XX市关键电子材料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王场江汉盐化工业园—特种光纤电子原器件成功创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高标准执行“三减免、两补贴、一支持”政策。目前,全市共减免、延缓缴纳服务业领域各类市场主体税费、保费、房租1.37亿元。
(五)全力抓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具体措施》,发布《第三批“认定类”政策项目清单》,持续释放政策利好。推动企业年报自主公示、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服务营商环境2项省级营商环境先行试点改革事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宣传发布改革创新举措和成效。深度挖掘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中央级和省级宣传报道42篇。
(六)全力抓民生保障。成为全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工程第一批试点城市,编制试点建设方案,获得2022年省预算内投资2200万元,支持教育、养老、卫生等8个项目建设,目前5个项目已完工。统筹推进粮油集团、中储粮项目落地,计划近期上招委会。落实重要民生物资储备,地方原粮储备3.5万吨,成品粮储备3000吨,可保障全市达到51天。开展应急价格监测,加强主副食品、防疫用品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监测。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持续抓好计划谋划。统筹考虑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两大指标体系,科学编制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同时本着各项指标不低于全省平均、争先进位的原则,形成我市目标计划篮子。按照年度计划目标分解重点指标任务,加大调度频次,压实目标责任。紧盯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增长点发力。牢牢压实“四上企业”主管部门责任,确保规上企业总量、规模稳中有进。
(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围绕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承接圈内产业转移,推动家居、装备智能制造,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积极争取省支持金澳科技码头、输油管道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化工高端材料产业园尽快实施落地。利用好关键电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与武汉组建“光芯屏端网”产业联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在科研创新、人才聚集、融资担保、资源互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用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金字招牌,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政策,重点支持后湖管理区虾谷小镇建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延伸虾-稻产业链。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兑现服务业扶持政策,实施“五个一百工程”,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优质企业、项目、品牌、示范区和个人,持续推动两业融合试点工作。
(三)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按照投资增长目标,持续做大项目总量。抓好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包联等活动,重点推进总投资126亿元的中能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08亿元的忠华集团华中纺织城、总投资10亿元的万达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确定好“四类重大项目清单”,抓好省级重点项目建设、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建设,推进XX市全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城市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等621个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动天门经XX至张家界高速铁路(武贵通道)、武仙潜市域(郊)铁路、XX北至荆州铁路支线(江汉平原货运铁路西延)、汉江河道整治及火力发电项目尽早落地。
(四)持续优化营商化境。落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具体措施,持续释放政策利好。推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用能成本、用工成本、金融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法治成本,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不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创新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智慧化政务服务等项目建设,打造协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五)稳步推进“双碳”各项工作。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双碳”路径,以省碳达峰方案为引领编制市级方案,达峰时限确保按期完成,达峰质量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对“两高”项目的源头管控。做好10家碳排放控排企业管理,开展碳交易工作,确保每年履约率达到100%。
(六)持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深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加快推进渔洋粮库能力提升、粮油仓储物流园项目建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出台新一轮天然气配气价格。做好敏感时期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保供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