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docx
下载文档

ID:2212552

大小:14.0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国 教育 科学研究 优秀 成果奖 颁奖 大会 讲话
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专家、学长: 非常感谢《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从“三个超越”到成志教育的升华之路》获奖。四年前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奖,我想,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为明日儿童站立社会正中央,世界正中央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这一命题的研究也是十年间,聚焦一个年级一个班级,在“一日蹲班”中诊断儿童是否站立每天正中央。目前已经成为基于清华附小“全天候1+X课程”高质量育人体系建构的常规性科研机制之一。 十年后的9月16日,开学第二周,清华附小每星期四“一日蹲班”如常开始了。“一日蹲班”由清华附小学科教研、德育,后勤保障等管理者、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在校一天生活的一种打破从听一节课到听多节课,从一门学科关注到全学科关注,从一所学校整体到一个班级、一个儿童的具体课堂育人行动研究。从早到晚,学生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向蹲班老师完全开放。这种“蹲”,既是一种浸润式的深度观察,又是一种参与式的专业倾听;它既是一种管理上的监督诊断,也是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学习,更是基于儿童是否健康、阳光、乐学的生活现场的现象分析改进。 就这样,我和全校各级负责人员,以及没有课的老师,每周四从晨读开始到傍晚课后服务放学,即“蹲”着跟进某个班整整一天6节课,包括中午和学生一起午餐、阅读与访谈,午后“小憩暮省时光”和课后儿童“X”自主选修……;“一日蹲班”结束后,所有任课教师、听课的老师及管理者回到会议室,对当天儿童学科课程是否搭配合理,儿童是否劳逸结合,是否得到育人效能感等要素进行复盘,开诚布公地双向交流,包括对老师与学校管理的建设性意见……,直到晚上八点多,几十个人才结束离开…… 有些人习惯认为,基础教育小学里一天的几节课太简单了,那些“小儿科”的教学内容,有多少价值?小学有那么复杂吗?殊不知,越是简单的知识越难教,越是年幼的学生越难带,越小里面越有无穷大。我想,这可能正是某位学者认为“小学是一门科学”的原因吧!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三个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 从教师层面,如何立足鲜活的课堂实践研究,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基础教育的老教师不能离开一线课堂,并运用自身教学科研的体会引领和推动课堂实践,这是我至今从教35年的体会之一。因课,促读、促研、促写、促育人。当课堂与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论结合,当课堂从教学设计变成为儿童成长设计的课堂,师生生命才如此鲜亮蓬勃。记得1994年,我申请教语文当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小学毕业,进行儿童小学六年成长规律的科研实验,并在20年前的2001年,我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做“三个超越”专题报告“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而我清楚地记得自己非常郑重地说道,超越自我则是“三个超越”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师长们的帮助,我继续自我超越,在学业与专业进修中继续实践与研究,先后承担北京市重点课题,教育部委托课题,及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课题。我一直提醒自己和团队,课题要从一线课堂中来,再回到一线课堂中去破解与运用,要把过去的“教研”转向今日“科研”理念实践上,还要把过去“有科研课题就能评职称”转变为“用好科研才能更称职”上来。一句话,“要用研究的方式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 从校长层面,怎样才能带出一个有科研生长力的研究团队? 答案很简单,就是帮助老师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自身遇到的困惑中寻找科研问题。现实中,小学老师的确很辛苦,累不怕,关键要值得。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惑,如何在挑战中培养能力,把困惑变为收获,往往需要抱团取暖抱团研究。清华附小教师团队把“学习是最好的保养”作为口头禅,定期定时学习国家出台的政策,中外著名教育学者论著。每一年,都有一句年度科研主题语为老师们赋能,比如2016年,“过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2018“改变,从研究开始”,今年也就是2021年,是“把自己当方法”。我和管理团队的“周末灯光阅读”,以及青年教师“央央有约”共同体已经成为清华附小学习新样态。 不仅学习,更要把学习来的新内容,用科研方式转化为生长力,形成原创经验成果,老师们打破自身“一亩三分地”,跳出自己“经验的陷阱”,自发组成各个“科研学伴群”。我经常见到或是儿童作业质量改进项目组,或是特殊儿童心理诊疗组等班后“相约”。看到各团队参与主持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研究、体育课程的迁移价值、基于工具撬动的儿童学习改进等分别在国家、北京市、海淀区科研立项达十几项。因为“真心科研”,便有了一线小学老师泥土芬芳的“科研气质”,自然超越低水平重复工作…… 特别是疫情最严峻的期间,清华附小教师承担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小学全部课程,可以说带着责任使命、冒着生命危险,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给全国小学生上“现场直播课”,上课的213人次教师,和7000人次的学生们,组成25个备课团队群,用四个月时间上了816节课!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课堂,因而创造了基础教育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事件,创造了建立在电视台上的进修学校,实现了教师集体研究的人格塑造。 第三个问题是: 从学校层面,怎样提炼中国特色的基层实践经验,创造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为党育人是学校的不变初心,为国育是学校的基本立场。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期,义务教育学校一头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一头担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高质量育人的使命担当。 首先要紧扣时代逻辑,明确学校高质量育人责任主体。基础教育学校,要紧扣国家新发展格局下影响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生变量,聚焦学校自身变革,在审视中前瞻,系统中优化,学习研判国家出台系列政策的原因和目的,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紧迫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把当今强调的“学校责任主体”定位在“育人责任主体”,而“育人”必须是有质量到高质量育人责任主体上来。特别是要从当今“双减”本质追问到提升“课上高质量育人”与“课后服务多样供给高质量”的“双提”层面上来;学校要从注重知识到价值引领并重主渠道的再确认;要从学校内外部的散点碎片推进到统筹提升学校的治理智慧。一句话,共和国的任何学校需要这份政治自觉,也必须用行动对时代做出回应。 其次要赓续学校历史精神血脉,把国家需要当作时代使命。从百年成志学校到而今成志教育的清华附小,因“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努力为未来培养国家需要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因虽是大学里的小学,却要有小学里的“大学,在明明德”的大作为。清华附小虽然分别获得语文主题教学和基于立德树人的成志教育两届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但必须让成绩成为历史,不断迭代优化统筹各关键要素,完成穿越边界的各教育要素间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建设,形成育人统一战线,进而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于是就有了开头讲的“一日蹲班”的持续行动与集成研究,也就有了深度推进的儿童使用体育手环的数据分析,以及家校社“同向共育新关系场域”等探索途径的正在进行时…… 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刚才怀部长说,要注重基础教育的科学研究,很是兴奋,深感基础教育一线老师也拥有科研尊严。我深深体会到,坚定党的教育方针,锚定教育现场发生的现实,深入研究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成长道路,挖掘背后动因,找寻确认,探寻规律,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秘籍。努力体现中国教育实践者“国之大者”的责任和担当,这也许就是基于教育,基于学校,基于教师的实践哲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