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综合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2211383

大小:14.98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农村 综合 改革 助推 脱贫 攻坚 乡村 振兴 有效 衔接 工作汇报
农村综合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农村综合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三农”工作的关键一招,紧扣“抓住一个关键、守住一个底线、创新一个保障、提升一个根本”思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抓住农村改革这一关键,激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活力。一是以土地确权工作为依托,着力培育壮大特色现代农业。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圆满完成全县8镇1街道2.4万户群众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确权耕地15.4万块53.2万亩,累计流转耕地21.9万亩,发展山地苹果11.7万亩、设施农业1.2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245个。今年,列支1.6亿元规划新建果园1万亩、规模养殖场80个、改造日光温室200座、新建拱棚400座、高标准池塘和网箱养殖450亩,以山地苹果、畜牧养殖、设施农业为主导,林产、水产、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3+3+X”富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全县91个村3个社区的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建章立制等改革任务,共清查流动资产7019万元、固定资产8331万元、集体土地567.8万亩,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万户11.4万人,累计培育认定家庭农场15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今年,列支600万元用于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列支500万元计划新培育家庭农场500个、专业合作社25个、高素质农民150人等,确保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群众增收渠道稳步拓宽。三是以“三大行动”为抓手,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重点扶持、典型培育、空壳清零“三大行动”,累计投入资金4028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74个,全县91个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清零”目标,涌现出**街道“抱团发展”、周湾镇“合股联营”等多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了丈方台、韩沟门两个产值“亿元村”。今年,计划列支4640万元,全面构建村集体经济“1125+N”模式,即:每村发展1个千头猪场、1个百吨冷库、1个20万元光伏基金项目和1个50万元互助资金协会,各村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发展其他村集体经济项目,力争年底全县50%的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 二、守住防止返贫这一底线,筑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石。一是抓牢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推行“6512”工作机制,即:重点关注慢病大病户、失能老人户、重残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六类人群”;强化部门预警、联动联排、户分三类、双向督查、十条政策五项措施;在全市率先推出“防贫保”这一新举措;实行定期调度和定期回访“两项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共纳入“三类户”147户415人,其中已消除返贫风险62户170人。特别在近期全省集中排查中,推行“1221”工作法,即:发放一张告知书,制定网格员联系单和农户知晓单,建立重点对象和户分三类台账(三类户、稳定户、关注户),抓实一项整改,累计排查农户3.3万户10.8万人,拟新纳入监测对象18户51人,做到底数精准、排查精准、纳入精准。二是抓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扶贫资产管理“两个重点”。坚持“能搬则搬、能改则改”原则,累计建成集中安置点9个,搬迁贫困群众1719户5380人,实施危房改造879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列支400万元用于搬迁劳动力岗位开发和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发展长效产业、自主择业、扶贫基地就业、社区工厂安置、公益岗位安置、企业安置、兜底保障“七个一批”措施,落实搬迁群众就业3442人,兜底保障1801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每户1人稳定就业目标。推行“三把关三落实”工作机制,即:严把调查摸底关、严把确权移交关、严把资产登记关,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机制、落实监管措施,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做到知底数、明责任、有措施,共确权登记扶贫资产902个,其中公益性资产697个,经营性资产205个。三是扭住基础设施水和路“两个弱项”。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新建(维修)集中供水工程89处、新打水井(窖)3848眼(孔),安装净水设备1.5万台,实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新建(维修)通村柏油路49条345.5公里,91个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改造提升贫困村电网33个、通动力电43个,实现了户户通照明电、村村通动力电。今年,计划投资2800万元,持续加大灌溉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资5500万元,深入推进产业路、入户路、通组路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盯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引擎”。坚定“项目为王”“招商第一”理念,大抓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高质量项目,精准招商引资,今年,全县安排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18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3亿元,目前开复工54个,开复工率79.4%,完成省际到位资金24.87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5个(新签约合同项目8个),总投资17.7亿元。加快推进20万吨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项目,专班跟进周长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延长石油天然气净化厂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榆林胜利集团30万头生猪养殖、华润万头肉牛养殖、3000万元农林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等项目,切实以高质量项目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创新制度机制这一保障,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根基。一是健全完善定期研究调度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深入分析存在问题,认真研究推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议16次,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开展遍访和督导调研,逐级传导压力,狠抓工作落实。二是创新实施“两会一遍访一排名”机制。全面夯实驻村帮扶责任,县级部门党委书记每月遍访一次本单位所有包扶村,召开一次第一书记座谈会和联户干部工作推进会,每季度对包扶部门、第一书记、联户干部工作成效进行一次排名,将排名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评优树模的参考依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是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机制。全面实行“路长制”,夯实县、镇、村三级公路养护责任,足额保障公路养护经费;成立饮水工程维修服务队,县财政每年列支245万元用于饮水安全设施的日常检修养护,确保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四是建立健全消费扶贫机制。制定出台促进扶贫产品销售、发动社会力量助力的具体举措,鼓励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消费扶贫,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方式,全面打通县域优质扶贫产品畅销之路。五是全面落实督查督导机制。县委成立以10个县级领导为队长的重点工作督查队,对全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办落实,今年采取“镇镇过、村村过”的方式,先后开展2次专项督查,为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提升基层党建这一根本,凝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合力。一是突出组织振兴抓规划。制定出台组织振兴《五年行动规划》,推行支部书记任期承诺制,创新实施村组干部队伍优化工程,全县1056个村民小组优化为615个,精简村组干部507名,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强化。全面完成全县乡村振兴规划,构筑“一核、两轴、两区、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县城发展核心,洛河沿岸经济发展轴和周长涧地经济发展轴,白于山区和子午岭山区,其他城镇发展极),构建“181850”县、镇、村三级城乡布局体系(一个县城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8个乡镇,打造1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50个美丽乡村),形成了层级分工明确、功能有机衔接的发展新格局。二是突出人才振兴抓示范。制定出台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规划》和《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实施方案》,明确3镇18村创建思路和建设重点,设定时间表、路线图,全力推进。今年,列支2000万元,用于示范镇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制定“引凤筑巢”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乡贤能人返乡下乡,发展归雁、头雁、家雁“三雁”经济,签订框架协议150份,推动104个联农带农项目落地实施。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乡村人才“双向双带”、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扶持一批农业经理人、经纪人,发展一批乡村工匠和经营能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突出文化振兴抓治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累计推荐评选中国好人4人、陕西好人12人、**模范42人,选树**县“道德模范”57人。挂牌成立18个文明实践基地,常态开展“车让人·人守规”“光盘行动”“公筷公勺”等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大力整治天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渐形成。深入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形成了“有事请直说”“小院说事”等社会治理新模式,基层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四是突出作风转变提效能。以全省纠“四风”树新风试点县建设为契机,连续四年部署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加强年”“巩固年”“拓展年”活动,铁腕整治“庸懒散慢虚粗浮”作风顽疾,着力培育“勤快严实精细廉”优良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坚决纠正工作多度留痕、检查考核过频过多、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纵深推进重点领域腐败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整治,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一体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切实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