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研讨发言: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历史自信
全面答好四个之问
研讨
发言
增强
历史
自觉
坚定
自信
全面
四个
研讨发言: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历史自信 全面答好四个之问
研讨发言: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历史自信 全面答好四个之问
同志们: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回答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才会保持生命力和说服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109篇重要著作,这些著作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下简称“四个之问”)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出强烈的历史清醒、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一、始终保持回应“四个之问”的历史清醒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始终保持历史清醒,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大智慧。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
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充分展现了回应“四个之问”的历史清醒。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国土上肆意横行、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陷入任人宰割、丧权辱国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怎么了?人民怎么办?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未放弃的追问。今天,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浪潮不可阻挡,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但一些逆全球化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逆和平发展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愈演愈烈。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为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站在历史高度,始终保持“以史为鉴”的历史清醒,提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科学回答“四个之问”的强大思想武器,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
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脚踏实地、认清方位,明确前进方向、确定科学发展战略,充分展现了回应“四个之问”的历史清醒。历史清醒体现在对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准确把握上,体现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实践自觉上,体现在“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实际行动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进程的深刻认识、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展现出高度的历史清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因此,一百多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新时代我们党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坚持把握根本、准确识变,充分展现了回应“四个之问”的历史清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于“四个之问”的最新回答,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宏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历史眼光,体现了对党的历史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战略考量,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历史和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中国之问”的清醒回答,我们就难以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科学的把握;如果没有对“世界之问”的清醒回答,我们就难以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如果没有对“人民之问”的清醒回答,我们就难以正确理解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没有对“时代之问”的清醒回答,我们就难以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二、始终展现作答“四个之问”的历史自觉
历史自觉既包括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也包括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是在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基础上的主动作为,是把握历史规律与掌握历史主动的统一。
在回应“四个之问”的重大战略问题中保持历史自觉。在历史面前,只有自觉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大势,在历史潮流中认清方位、明确方向,我们才能保持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续写历史新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为回应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体现了历史视野、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以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主动刀刃向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彰显了坚定的历史自觉。
在总结回答“四个之问”的历史经验中坚定历史自觉。历史发展永无止境,党的奋斗也永无止境,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也永无止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蕴含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阐述的“五个重大问题”,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这些重要论述、重要经验相辅相成,贯通历史、现在、未来,构成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党的自身建设逻辑的高度统一,彰显了百年大党的伟大历史自觉。
在把握国内外局势发展变化中彰显历史自觉。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百年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较量伴随环境气候问题,人类文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唯有增强历史定力、扛起历史使命,以历史主动赢得战略主动、发展主动、未来主动,不断在世界的时间历史里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时间,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胜利。
三、始终掌握作答“四个之问”的历史主动
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正确运用历史规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我们才能在各个历史时期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我们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在“山雨欲来”前未雨绸缪,在“一叶知秋”中谋定后动,从而赢得理论上的主动和实践上的主动,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在回答“四个之问”的伟大探索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赢得实践上的主动。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才能赢得战略上的主动、实践上的主动。如果我们偏离了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科学路径,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会重蹈历史覆辙。赢得实践上的主动必须建立在重视历史经验、认清历史条件、遵循历史规律的基础之上,必须把握大势、着眼长远,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应对世界大变局的战略举措,也是我们顺应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塑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从越走越宽广的“中国之路”中,我们的道路自信愈发坚定;从具有强大真理和道义力量的“中国之理”中,我们的理论自信日益夯实;从历经风雨更显优越的“中国之治”中,我们的制度自信持续筑牢;从深植于悠远历史和深厚文脉的“中国之魂”中,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在回答“四个之问”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赢得理论上的主动。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优势,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理论上获得主动,精神上就会更加从容。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百年党史看,我们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深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一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四篇文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十个坚持”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党将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伟大实践的非凡智慧。例如,坚持敢于斗争,把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攻克一切挑战的坚韧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把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坚持团结奋斗,把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四、始终坚定作答“四个之问”的历史自信
面对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之变,我们识势、谋势、顺势,以“四为四谋”答好“四个之问”,彰显百年大党强烈的历史自信。一百多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了一切困难,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铸就了伟大的奋斗精神、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信心。
坚定历史自信因为有人民群众的力量支撑。自信是一种底气,与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拥不拥护、支不支持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奋斗进程中,人民是永远的主角,是信心之源、力量之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始终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牢牢把握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同人民在一起,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党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底气所在。
坚定历史自信因为有中国精神的动力支撑。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意志和品格。“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保持进步、实现目标、获得尊严、孕育希望的力量所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