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
2023
学年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题型
大通
文学
常识
解析
文学常识(8)
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是指人物传记。
C.《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
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和十年”中的“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所 谓“年号”,即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的是有联系的,如杜甫,字子 美,“甫”与“子美”的意思十分相近;而有的却毫无 联系,如白居易,字乐天。
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有 职无权;“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 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
D.“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教坊”是中国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演出等事务。
3、下列诗句中的加粗词,表示“成年”意思的一项是( )
A.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唐·陈陶)
B.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唐·李商隐)
C.束发名场历百艰,荷恩早许出清班。(宋·曹勋)
D.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宋·林光朝)
4、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
5、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除臣洗马”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6、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C.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7、下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 )
A.古代山南水北曰阳,山北水南曰阴。《游褒禅山记》中”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B.“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农历每月十六则称为“既望”。如《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而每月的三十号古代习惯称之为“晦”。
C.“令”是“美好”的意思,可以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D.《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古代指公公和婆婆;古代的“舅姑”也是指公婆。
8、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 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9、给下列诗歌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别康桥》
②《沁园春•长沙》
③《大堰河——我的保姆》
④《木兰诗》
⑤《雨巷》
⑥《七律•长征》
⑦《春夜喜雨》
⑧《石壕吏》
A.①③⑤⑥是现代诗歌,④⑦⑧是古典诗歌
B.②③⑥是现代诗歌,⑦⑧是古典诗歌
C.①③⑤是新体诗,②④⑥是旧体诗,⑦是律诗,⑧古体诗
D.①③⑤是抒情诗,④⑧是叙事诗,②⑥是古代诗歌
10、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而词的标题则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B.词的结构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90字以内为小令。
C.宋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钻。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D.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12、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代“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束发”古代指男子15岁,“冠者五六人”中“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代表成人。
③“彭泽之樽”“临川之笔”,“彭泽”“临川”指代曹植、谢灵运。
④“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代指隐士居所,此典故与西汉末年蒋诩有关。
⑤“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相同。
⑥《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春秋中期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⑦“楚辞”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这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⑧《京华烟云》《文明的碎片》《缘缘堂随笔》《合欢树》的作者分别是林语堂、余秋雨、丰子恺、史铁生。
A.①④⑤⑦ B.③⑤⑥⑧ C.②④⑥⑦ D.②④⑦⑧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荷花淀》 作者 ,原名 。 派的创始人。
(2)《相信未来》作者 ,原名 。 诗派的代表诗人。
(3)《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 , 国著名小说家。
(4)《老人与海》作者 , 国的著名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以本文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说》作者 ,是 之首。被苏轼称赞为“文起八代之衰”,文体是 文。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普希金是 国诗人、作家,他的代表作是 ,还有抒情诗 、 等。
(2)徐志摩是现代诗坛上 派的主将之一,其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风格飘逸轻灵,代表作是 。
(3)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这音乐的曲调的名称就是 ,如 、 等。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郁达夫于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织了“创造社”。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传’是指人物传记”错,应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有因果关系,"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因为身处安宁之境地,所以知 命而乐天。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A,豆蔻: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选项B,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选项C,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选项D,及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故答案选D。
点睛: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错,陛下是敬称。
5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拜”和“除”虽然都是授予官职,但“除”一般是免去原官,再授予新职,而“拜”没有这种用法。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项选自《端午日》,从“艾符”也能看出是端午的习俗。B项选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其中缠彩线也是端午的民间习俗。C项中的“茱萸”我们比较熟悉,王维描写重阳节的诗句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流传千古,因此本句描写的是重阳节。D项选自《竞渡歌》,其中“鼓声劈浪”描写的是赛龙舟的情景,这句也是写端午节的习俗。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要同学们有较高的诗歌理解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晦指农历每月月末的那一天。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每套曲子套用一个宫调。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②⑥采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内容,仍属现代诗歌。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C项中《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58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