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_韩涛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183597

大小:5.94MB

页数:20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方剂学 主编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方剂学(供西学中医专业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规格:16开(210mm285mm)印张:12.75 字数:324千 印数:112000 版次:2020年6月第1版 2020年6月第1次印刷定价:40.00元主管单位: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 版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88网址:电子邮件:发 行 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地址: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189号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8071印 刷 者:山东省东营市新华印刷厂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华泰工业园邮编:257335 电话:(0546)644169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方剂学/韩涛主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6ISBN 978-7-5723-0265-7.方 .韩 .方剂学.R28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78509号责任编辑:崔丽君装帧设计:孙 佳方剂学FANGJIXUE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继彪副主任委员 贾青顺 庄 严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兴臣 尹常健 司国民 汤继芹 李 伟 唐炳舜方剂学编委会主 审 刘持年主 编 韩 涛副主编 刘西建 黄海量 郭 炜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红伟 于 莹 向宪文 刘 晶 孙克允 李 灵 李麦嘉 杨 嫚 张 露 张梁坤 陈 健 尚春光 祖国秀 袁少静 贾雨琦1总 序“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保证了作为中华瑰宝的中医药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应用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建、发展、推广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科学的独特贡献。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西学中”)教育培训,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西学中”教育培训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团结中西医”,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针。毛泽东同志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1955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开始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此后,全国有计划地举办了大量各种类型的“西学中”班。“西学中”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其中涌现出许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才,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党和政府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学中”制度,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了西学中的制度化、规范化,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山东省是全国较早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省份之一。1958年11月,山东省卫生厅委托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6年10月,成立西医学习中医系,学制2年,进行正规的全日制教育。截至1991年,共举办“西学中”班10期,前后共培训学员737人,这些学员陆续成为我省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1年5月,为适应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我省重新启动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工作,连续举办了2期全省“西学中”培训班,先后培训学员7 000余人,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2019年,第三期全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完成招生。“西学中”学员不同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他们有西医理论基础,有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我们要有针对性。“西学中”培训效果如何,教材是关键。在总结前期培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西学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本套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创新教材。本教材紧密结合学员需求和学习特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突出了临床实用性,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针对性强。方剂学2教材编写期间,正值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西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在疫情医疗救治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编写人员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扬抗“疫”精神,不怕辛苦,勤奋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编写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相信本教材将进一步促进“西学中”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贡献力量,也祝愿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不断做出新贡献。山东中医药大学 武继彪1总前言中医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国务院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指出,要“鼓励西医师全面、系统学习中医”,建立更加完善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开展“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工作意义深远,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又能有效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西学中”培训工作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1950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就确立“团结中西医”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之一。毛泽东同志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全国各地一直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西学中”培训工作,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大量中坚力量,各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更是层出不穷。“西学中”培训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途径。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为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自“西学中”培训开展至今,其教学模式及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次“西学中”系列培训教材编写立足培训目标及社会需求,突出中医药特色,重视中医思维培养及临床实用性,发挥培训教材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本系列教材通过多次举办座谈会、专家研讨会,征求相关领域专家、专业教师及学员的多方面意见建议,经反复论证修订,最终成稿。教材由“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及“中医临床模块”重点课程组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常用中成药 内经选读 伤寒论选读 金匮要略选读 温病学 针灸学 推拿学11门。本系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色。1.强化中医思维培养,突出中医人文特色。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本系列教材根据“西学中”的人才成长规律,渗透中医传统文化及相关人文知识,并加大“经典”学习力度,促进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与培养,方剂学2创造条件使学员更快地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应用中医。2.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强调临床实用意义。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视中医特色医疗介绍,且引入课后思考及相关案例,使学员具备运用中医方法处理临床常见疾病的能力,力争达到“医、针、药、技融合”的目标。兼顾学术与临床,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其实用性。3.精选专家编写团队,保证教材编写质量。教材主编皆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或中医临床优秀教师,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实践反馈,经过多次校订及审阅后成稿,保证了编写水平及质量。4.接轨信息教学建设,重视内容守正创新。本系列教材在继承原有中医药教材基础上,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重视学科知识更新。同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相关改革,并将课程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建设目标。该套教材是本着“传承经典、守正创新”的初心在“西学中”培训领域的一次跋涉,在编撰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及瑕疵,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共同提高“西学中”培训教学质量。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领导对教材的编辑和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各分册的主编和编委利用业余时间,不辞辛苦,认真编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也为教材的出版付出了很大心血。在图书出版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前 言方剂学是研究和阐述疾病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中医各专业及“西学中”人员的必修课。本教材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方剂学的发展史、治法理论、方剂的分类、组方配伍理论、剂型简介、方剂的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部分主要根据方剂的功用将基础方、代表方和临床常用方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表里双解、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治痈疡等21类,精选正方107首,附方即正方相似方或加减方117首。在教材的最后还附有方剂歌诀。本教材旨在完整构建中医方剂学的知识体系。每首正方下列方名、来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组方原理、临床运用、使用注意、附方等内容。其中,临床应用一项又包含了用方要点、临床加减、典型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力求简明实用。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载体,方剂学是研究和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组方法度的一门学问和技术。西医人员学习方剂有三大重点和难点,一是理解中医组方原理,二是把握用药法度,三是随病随证灵活准确加减。根据这些特点,本教材的编写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本教材主要在组方原理部分以中医理论阐明方剂的理法方药一致性原则、君臣佐使系统结构理论,以及每方的配伍组方特色等内容,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中医的组方原理与方法;其次,通过组成药物的炮制、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内容,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方中关键药味在特定病证中的使用要求,以便其准确应用;第三,方剂在临床上的准确和灵活应用是取得疗效的保障和学习方剂学的根本目的,本教材采用病证结合的方式说明该方临床用方要点和加减运用方法,并选择现代临床典型病例加以演示,以期对“西学中”人员的临床应用能力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西医人员学习运用中医理论与技术更好地治疗病患,提高临床疗效,是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所在,也是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任务。为了不断提高教材质量,衷心希望教材的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今后修改完善。编 者1目 录总 论.1第一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1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3第三节 方剂的分类.5第四节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6第五节 剂 型.9第六节 方剂的煎服法.11第一章 解表剂.13第一节 辛温解表.13麻黄汤 .13桂枝汤 .15九味羌活汤.16小青龙汤.18止嗽散.19第二节 辛凉解表.20银翘散.20桑菊饮.2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2第三节 扶正解表.24败毒散.24第二章 泻下剂.26第一节 寒 下.26大承气汤.26第二节 温 下.28温脾汤.28第三节 润 下.29 目 录2方剂学麻子仁丸(脾约丸).29第四节 逐水剂.30十枣汤.30第五节 攻补兼施.32黄龙汤.32第三章 和解剂.34第一节 和解少阳.34小柴胡汤.34蒿芩清胆汤.36 第二节 调和肝脾 .37四逆散.37逍遥散.38第三节 调和寒热 .40半夏泻心汤.40第四章 清热剂.42 第一节 清气分热 .42白虎汤.42竹叶石膏汤.44第二节 清营凉血.45清营汤.45第三节 清热解毒 .46黄连解毒汤.46凉膈散.47第四节 清脏腑热 .49导赤散.49龙胆泻肝汤.50清胃散.52芍药汤.53白头翁汤.54第五节 清虚热.55青蒿鳖甲汤.55第五章 祛暑剂.57香薷散.57 目 录3第六章 温里剂.59第一节 温中祛寒.59理中丸.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