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2183401

大小:15.42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高校 优秀 案例 申报材料
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高校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我校坚持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以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抓手,科学制定规划目标与标准,围绕“框架引导、目标衔接、标准对接、制度保障、流程明确、信息互通”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建立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开、过程公示、及时预警、诊断多元、跟踪改进、平台支撑”的诊改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制度管权、流程管事、过程可塑、绩效可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动教育管理由粗放式、经验型、封闭型向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的转变,收到良好效果。 一、推动诊改具体做法 学校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积极融合“诊改”理念,认真把握“诊改”方向;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将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夯实基础、助推诊改实践 1.贯彻诊改理念,借鉴诊改经验。以“领导干部带头学、学校全员集中学、关键人员重点学”的思路,编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学习资料汇编》《XXXX诊改工作政策文件汇编》《诊改知识手册》等系列诊改学习文件,建设专题网站进行学习交流和宣传报道;组织3期全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讲座,先后派出包括学校领导、部门、系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外出培训10余次,组织校内各类培训10余次,外出考察学习3次,先后邀请校外专家专题培训3次、线上培训1次,邀请第三方平台公司培训、交流、洽谈5次。组织了全校诊改知识测试。 2.健全组织机构,构建诊改机制。建立了涵盖“五层五面”的诊改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8个诊改专项工作组。成立由职能部门、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各职能部门、各系部诊改工作小组。通过“废、改、立”工作,新建制度107个,修订制度177项,编印《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制度汇编》2册(各类制度222项)。印发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管理办法》、专业及课程建设与发展标准、教师发展及认定标准、学生全面发展与考核标准等一批诊改制度。建立了各层面诊改报告制度,诊断性考核激励制度,将考核与自我诊改相结合,保证诊改工作常态化开展。 3.推进平台建设,落实诊改内容。学校遵循“数字化校园与智能校园建设同步推进,交叉建设,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分布实施,国内领先”的总体建设思路;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行动计划,建设“服务、融合、应用”的智慧校园。已建成包括OA、人事、教务、学工等21个信息平台,初步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为诊改工作提供了多层面的数据支撑和在线运行保障。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发布《基于“大数据”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的机制。学校诊改平台建设完成了软件和硬件配备,并按照诊改工作进展开展了两学年的的平台数据监测预警。时至今日,我校已建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校园系统,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办公和学习上的便捷以及对教学诊改进行全方位的支撑。 (二)加强设计,保障诊改运行 1.顶层设计,明确诊改工作目标。确立了“落实质量保证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打造现代质量文化,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改工作目标。明确了“框架引导、目标衔接、标准对接、制度保障、流程明确、信息互通”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目标分级、标准细化、措施公开、过程公示、及时预警、诊断多元、跟踪改进、平台支撑”的诊改运行机制。 2.设计路径,明确诊改建设方向。明确学校是实施诊改的主体,诊改的行动依据是学校量身设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据此打造的目标和标准,诊改的聚焦点是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诊改的着力点是查找和改进不足,诊改的关注点是人才培养过程。本着“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治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诊改思路,编制了《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从体系建设、诊改运行、保障措施、进程安排等方面全面设计本校的诊改工作。 3.设计架构,推动诊改稳定运行。正确把握“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五纵五横一平台”诊改体系架构,主要包括构建体系框架、建立组织体系、完善目标体系、形成标准体系、健全制度体系、打造数据平台、特色质量文化建设七大方面,努力在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五个层面建立完整、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保障事前有目标和标准、事中有监测和预警、事后有诊断与改进。在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层面建立各层级质量管理系统,厘清各部门归属,以校本数据平台为支撑,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4.设计进程,确保诊改目标达成。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按照边诊边改,边诊边建的工作思路,将诊改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诊改启动阶段、诊改建设阶段、自主诊改阶段和抽样复核阶段。印发了《诊改工作任务清单》《诊改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及推进安排》,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专题研讨会、诊改实务培训等20余次,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和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构建进行总体安排和系统推进。 (三)系统打造两链,引领推动诊改 坚持问题导向,打造“目标链、标准链”(简称“两链”),是实施诊改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诊改能否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目标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标杆,也是诊改的动力;标准是发展的底线,也是质量监控的窗口。目标、标准是问题导向的保证,也是诊改效果的决定因素。 1.打造目标链。基于SWOT分析,按照SMART法则完善学校发展规划体系。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引领,总规划目标与分规划目标、子规划目标纵向衔接,各分规划之间横向贯通。契合发展规划,打造目标体系,编制了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11个专项规划,构成学校层面的“1+11”规划体系。各系(部、院)依据学校“1+11”规划体系,分析自身建设现状,制定本部门“十三五规划”及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子规划。从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到各职能部门和系部子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任务清单,将各级规划、计划中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链”。 2.完善标准链。 ——在学校层面。学校将规划中的年度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并下达《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分解任务书》,同时制订目标绩效任务考核方案,出台相应的考核细则。结合学校“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建设项目,从基本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能力、教师队伍、国际影响、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设定了学校发展建设标准80个。同时制定了高水平XX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主要质控点89个。学校将规划中的年度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并下达《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分解任务书》,同时制订目标绩效任务考核方案,出台相应的考核细则。 ——在专业层面。学校制定了“一般专业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4个,质控点67个。制定了“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2个,质控点79个。制定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2个,质控点49个。 ——在课程层面。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个,质控点17个。制定了“课堂教学标准”,围绕5个方面设置质量观测点84个。制定了“实训教学质量标准”,设置质控点7个。制定了“课程建设质量诊改质控点”,设置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质控点38个。制定了“课程教学运行质量质控点”,围绕七个方面设置质控点31个。制定了“顶岗实习诊改主要质控点”11个。制定了“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设置一级指标七项、二级指标16个,质控点29个。同时制定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在教师层面。制定了“教师工作整体层面标准”,分学校、系部两个层面,从“教师引进、学位取得、专业能力培养”设置质控点33个。在教师个人层面,制定了“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指标”,从师德师风、职业发展、教学教研、科研服务、学生教育管理等5个方面,设置质控点27个。 ——在学生层面。制定了“学生工作整体层面诊改标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实践劳动育人、美育活动、身心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就业创业教育、国防教育、党团建设、学工队伍建设10个方面,设置质控点42个。在学生个人层面,制定了“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手册”,从德育发展、智育发展、身心发展、美劳发展、职业发展、综合素质6个方面,设置质控点28个。 (四)实施“8字”螺旋,持续改进工作 学校“8字”螺旋诊改路径:大螺旋—阶段改进(学期、学年、年度),小螺旋—动态(常态)纠偏。通过“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改进)-诊断-学习-创新-改进”的“诊改”过程,依托内部质量保证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预警系统、智慧校园业务系统,实施运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体系,使每一层面、每一岗位上的人都负起责任、成为主人、参与过程、积极参与,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 诊改着力的五层并举——学校层面的诊改依据目标和标准,为对比现状而开展;专业层面的诊改,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标准,为衡量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标准的实际达成度而进行;课程层面的诊改对照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标准,为考量教学实际效果而切入;教师层面的诊改,依据教师自己设置的目标和标准,为反思自己教书育人现状而着手展开;学生层面的诊改,依据学生自我设计的成长目标和新时代学生标准,为检查自己的学习现状而进行。形成了五个层面的诊改报告,针对自诊发现差距、问题,各层面逐项研究解决对策,制定改进措施,加以改进提升。 二、主要成效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诊改”工作紧扣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质量管理开启新局面 一是学校发展规划通过执行诊改运行,将诊改充分融入到学校常规工作中,较好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二是规范“两链”构建。形成了层层落实、环环相扣的目标链和内容完整、结构规范的标准链,为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健全“质保”体系。构建了“五横五纵一平台”网络化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岗位有目标,实施有标准,管理有措施,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考核,问题有改进”的六有工作机制。四是搭建“诊改”平台。初步实现了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满足了教学和管理信息化需要。 (二)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河北省“创新行动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骨干专业群2个、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校级40门。主持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河北省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参与国家、省教学资源库建设8个。河北省优质专科校建设,共完成八大项目47个重点任务,全省验收排名第二。累计获得国家、省级标志性成果150余项。 (三)师资队伍建设焕发新活力 在诊改工作推动下,学校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核心、双师为主体,梯度合理、结构优化的队伍,教学团队合力不断增强。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级奖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