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2实用类文本阅读课时作业4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ID:21666

大小:206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突破 实用 文本 阅读 课时 作业 解析
课时作业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传统村落是活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传统村落逐步消失。住建部的数据显示,经过抢救性保护,过去5年间,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全国有63%的村落传统公共建筑得到保护修缮,70%以上的村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收入一万元以上的村落由不足5%增至21%,社会保护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以传统村落占比是全国第一的云南为例,旅游开发的比例不足10%,开发尚可的古村落比例不到1%。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难点在于,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差,在保护、修缮中不仅要提升卫生、餐厨、通风等传统民居的性能,还要与扶贫工作结合,而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 (摘编自《住建部:开发商不应该是传统村落 保护的主体》,2017年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注: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将传统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一个个甄选和认定下来,列入名录,加以保护。 (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旅游规划研究院) 材料三:在传统村落开发规划和保护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村落保护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将传统村落当成“旅游提款机”,忽视了村落固有的文化生态,有导致生态文化灾难的隐患;过分注重村落外表的整齐划一、富丽堂皇和高大上,忽视了村庄“人”的感受,没了原住民,没了原始行业和行当,没了活力和生机。 我省及时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给传统村落保护行为分门别类、设定框架、详细界定、规范约束,给社会大众提供登高望远的观念引领。比如针对村落保护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条例》强调“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延续性,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在传统村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对村民所有的建筑物处理作出约定”。村落保护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取真金白银,商业化开发更是为了给保护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摘编自《守住传统村落的味和魂》, 2017年8月24日贵州日报) 材料四: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一个问题:资金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拨款,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村民的保护意识不强,甚至可以说,在一些贫困地区,衣食住行都存在问题,谈传统村落保护无疑是奢侈的。 因而,要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就需要对症下药。对于资金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各地的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乃至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至于意识问题,则需要依靠文化普及,让村民、地方政府都能拥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 2017年8月2日光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去5年内,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大部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收入得以不断增长。 B.过度商业化倾向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会使传统村落变成纯粹的旅游区,存在导致生态文化灾难的隐患。 C.传统村落如果没有了原本的建筑、原始行业行当和原住民,就没了生机和活力,在保护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好这些因素。 D.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村民的贫困,贫困促使人们外出务工,导致村落“空心”,最后逐渐消失。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文中指出传统村落保护存在两个问题,但并未说村民的贫困是根本问题。 答案: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用文字和图表形式呈现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文字呈现形象、生动,图表形式更直观,各有千秋。 B.从材料二看,我国已经开始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实际行动,传统村落名录审批个数逐年递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C.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出现的问题,都结合实例指明了解决方向。 D.几则材料围绕“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分别从保护成效、现状问题、解决方法、未来前景等方面阐述,并预示美好前景。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材料一具体但说不上生动;C.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没有结合具体的实例;D.没有阐述“未来前景”,也没有预示美好前景。 答案:B 3.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这些“工作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概括第一点;根据“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延续性,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过度商业化”“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并对村民所有的建筑物处理作出约定”概括第二点;根据“给传统村落保护行为分门别类、设定框架、详细界定、规范约束,给社会大众提供登高望远的观念引领”概括第三点;根据“对于资金的问题,除了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各地的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乃至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概括第四点;根据“依靠文化普及,让村民、地方政府都能拥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概括第五点。 答案:①政府应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并给予资金支持,提高村民生活质量;②开发时尊重村民意愿,重视村落文化生态,防止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③出台法律法规,使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化。④可适当引入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企业的资金支持;⑤加强文化普及宣传,增强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觉意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专访孔蓉:探索中国文旅特色小镇之路 孔蓉是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的推动者。下面是中国经济网记者对她所做的关于中国文化旅游融合特色试点小镇建设问题的访谈节选。 中国经济网记者:为什么要推出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小镇? 孔蓉:从国际背景来看,文化作为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构建了有别于政治和经济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使一个国家和民族能以一种新的话语体系赢得更广泛和持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内背景即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高度定位、国家城镇化战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政策背景。不关注背景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作为文化部直属平台型事业单位,在当前“文化+”和“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需要找准自己在这种大趋势下的新定位,因此大力推动跨界融合是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工程,这是职能赋予我们的工作任务。在第一个阶段,我们把文旅融合发展聚焦到特色小镇上,把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载体和抓手。 中国经济网记者:怎么理解“文旅融合”的概念? 孔蓉:文旅融合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之前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我觉得,真正的文旅融合更多的是从产业的角度对关联性资源进行一体化深度整合,最后形成新的生态型空间体系。只有这样的深度融合才能催生出新的业态,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重塑新的价值链。这需要从市场主体、生产要素、供应链和运营模式等几个维度去思考和整合,同时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去打破组织边界、要素壁垒和行业资源条块分割,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深度融合。这是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一起通过协同创新去完成的。 中国经济网记者: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示,特色小镇俨然成为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一个风口。特色小镇的本质是“产”“城”“人”“文”的高度融合。您如何定位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小镇? 孔蓉:我个人对文旅特色小镇的定位是一个生态圈的概念,它的创建和发展一定是以文化引领和贯串的。我用“文化基因”来与之前的地产基因和产业园区基因相区别。我期望文旅小镇承载民众拥有美好生活家园的梦想,肩负传承中华文脉、涵养精神文明和引领社会价值观的使命。只有这样,它才会是有生命内涵和张力的、有价值持久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 对“生态圈”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文化、生态、生活、产业的“四位一体”形成社会范畴下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圈;二是通过“文化+”相关产业形成经济范畴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并由小镇集群经济延伸到区域经济的概念,这是文旅特色小镇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同步上升的空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针对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小镇,您提出了“文化新经济”的概念,怎么理解? 孔蓉:文化新经济是以文化元素为核心内在驱动,以拉动文化消费为主要手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最终目标的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文化旅游融合就是文化新经济的一个产业场景的体现。此外,在中国刚起步的授权经济也是我目前关注的一个重点,会尝试在文旅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中把文旅与授权做一个初步对接。文旅特色小镇一定要有产品,这个产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品,而应该是文创产品。通过对当地文化基因的挖掘,对文化元素和自然环境元素的提取,经过创意再生设计,把有形和无形对接,形成一个新的产品,这个新的产品就有了文化附加值。 (有删改) 4.下列对访谈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动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有着国际和国内两个背景,也是文化部门的职责所在。 B.文旅融合的前三个发展阶段并没有做从产业的角度对关联性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的工作。 C.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多个方面的协同创新。 D.文化新经济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极富文化特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最终发展目标。 解析:前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没有整合,而是没有做到深度整合。 答案:B 5.下列对访谈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在访谈中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明确单一,提问内容也因所提问题内容不同而繁简不同。 B.孔蓉认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实际上是国家职能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的“文化+”工程。 C.孔蓉在访谈中积极应对记者的提问,既有对概念的精准阐释,也有一些对发展前景的展望。 D.在访谈中,记者紧紧围绕中国文旅特色小镇建设这个话题,采用直问、追问的方式展开采访。 解析:文本并没有采用“追问”的方式。 答案:D 6.根据访谈内容,请简要概括中国文旅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关注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背景。②注重各种关联性资源的融合。③体制和机制的协同创新。④建立有价值持久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⑤打造符合“文化新经济”的文创产品。 - 6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