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配电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徐丙垠
编著
2017年版
配电网
保护
自动化
2017
年版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著作出版项目配电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徐丙垠等编著RELAYING PROTECTIONAND AUTOMATIONOF DISTRIBUTION NETWORKS网中国电力出版社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著配电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编著RELAYING PROTECTIONAND AUTOMATIONOF DISTRIBUTION NETWORKS中目电力名服社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内容提要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是配电网的基健支撑技术,也是配电网实现智能化、主动化的关键技术,本书介绍配电网继电保护与白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现技术、工程实践与发展方向。全书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基础篇,位括两章,分别介绍配电系统基础知识与配电网故障分析。第二篇为配电网继电保护,包括五章,介绍配电网继电保护基本原理、配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有源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电网继电保护新方法与新技术以及小电流接地故障保护。第三篇为配电网自动化,包括七章,介绍配电自动化基础识,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上站、终端与通信技术,馈线白动化、配电网白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配电网自动化工程案例。本5适合配电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人员、运行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设备制造人负阅读,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领域木科生与研究生的课程资料。图书在版编目(C1P)数据配电网继电保护与门动化/徐丙垠等编著.一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21SBN978-7-5198-0423-7I.配.徐.配电系统一继电保护配电白动化V.TM727TM76中国版本图书馆C1P数据核字(2017)第032992号出版发行:中国电力出版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邮政编码100005)网t址:htp:/责任编辑:韩雪姣(010-63412787)责任校对:王开装帧设计:张俊霞赵姗姗责任印制:邹树群印刷:三河市万龙印装有限公司版次:2017年6月第一版印次:2017年6月北京第一次侧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16开本印张:35.5字数:869千字印数:0001一3000册定价:168.00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木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序1995年前后,在查阅资料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过程中,我意识到配电网自动化是未来电力技术的热点,便开始研究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并组织山东理工大学(当时是山东工程学院)与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科汇,当时是淄博科汇电气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研发配电网自动化设备,自此与配电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过去,电力业界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现象,高等院校电力系统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大电网,涉及配电网的内容非常有限;对配电技术的研究也很少,电力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没人选择配电方面的课题。在接触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之前,我对配电网的认识也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变电站线路出口断路器加上一条配电线路的概念上,因此在入门时花了不少功夫收集资料,学习重合器、负荷开关、分段开关、环网柜等配电设备的用途,体会供电可靠率、配电环网、手拉手线路、联络电源、供电半径等基本概念。这促使我产生了日后写一本书来介绍配电技术的想法,以便配电从业人员能够较快地掌握配电网基础知识。1999年,我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代表团参加在法国尼斯举行的第15届国际供电会议(CIRED),结识了一起参会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输配电处的金文龙处长、CIRED中国联络处秘书陈效杰先生、厦门电业局总工程师(现担任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李天友先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范明天博士等国内配电领域的专家。大家被国际上重视配电网、研究配电新技术的氛围所感染,相比之下,都觉得国内的配电网太薄弱,配电技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电力业界应转变观念,重视配电网的建设,加强对配电技术的研究。参加这次会议的另一个收获是了解到国际上正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当时称为分散发电,dispersedgeneration),这将成为推动电力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以前人们对配电网重要性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国内外统计数据都表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中由配电网原因引起的近90%。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使配电网成为功率双向流动的有源配电网,给传统的配电网规划、保护控制与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配电网的重要性,认识到研究配电技术大有可为,坚定了把未来科研的主攻方向放在配电网自动化与保护控制上的决心。在第15届CIRED会议期间,我就与金文龙、陈效杰、李天友等几位专家说起过想写一本配电技术的书。在2001年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16届CIRED会议之后,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国际上对配电技术的研究正在开展得如火如茶,新需求、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形势逼人,因此大家一致认为应尽快推动此书的出版,向电力同行系统地介绍配电网基础知识及其发展动态,为推动我国配电技术的发展做点实事。2002年,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委会与中国电力出版社的支持下,由金文龙、陈效杰、李天友、李建胜(时任郑州供电局调度所主任)等组成的配电技术编委会成立,李天友担任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