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清明节
文明
祭扫
心得体会
2023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9篇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9篇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节日,祭祀先人是对先人精神的传承,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层尊重。下面办公室王秘书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9篇,供大家的参考。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1 "云祭扫'更加绿色环保。近些年,"云祭扫'正在从公祭领域延伸至家庭祭扫活动,更多人开始接纳和认可这种祭扫新形式。"云祭扫'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人们特别是身在他乡的人能更方便快捷地在"云端'表情达意、寄托哀思,同时免去了传统祭扫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环节,更环保、更安全。
"云祭扫'与传统祭扫并不矛盾。受传统殡葬观念影响,也有人对"云祭扫'提出质疑。比方,认为祭扫活动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彰显对先人的尊重,或认为"云祭扫'消解了传统祭扫的严肃性和仪式性,不利于传统祭祀文化的长远开展。实际上,传统祭扫与"云祭扫'两种形式,从来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古语曰:"礼者,履也。'对死者的哀思,确需依托一定的礼节来践行。传统的回乡扫墓是一种礼节,云端祭扫何尝不也是一种礼节真正的"礼'在于发自内心的对逝去之人的爱与思念,拘泥于形式"枷锁',反而违背了清明祭祀的初衷。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2 让"云祭扫'引领文明祭扫新风气。"云祭扫'应成为全民树立文明殡葬观念的一个窗口,带起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新风气。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墓园在清明节实行封闭管理,这也为"云祭扫'平台的开展创造了机遇。各地可以"云祭扫'为契机,探索更多殡葬祭祖新形式,真正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实、落细。在鼓励"云祭扫'平台建立的同时,各地也要加强平台运营的标准和惩办力度,防止局部不法商家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商业诈骗、广告推广等。同时,通过流程设计、缅怀气氛上进一步完善"云祭扫'效劳,让网络祭扫有更多的"人情味'。
我们相信,一个健康、透明、完善的"云祭扫'环境,将让更多人的哀思得以安放。我们也期待,在持续升温的"云祭扫'中,绿色祭扫之风得以固化,文明祭奠之风得以延续。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3 清明将至,不少地方纷纷发出通知,暂停清明节期间开展集中祭扫活动,倡导以"预约祭扫'"云祭扫'等形式,减少人员集聚。这些做法,更有利于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减轻疫情防控压力,树立社会文明新风。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节,正值疫情防控期,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风险并没有清零,防控压力依然很大,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松劲。为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减轻疫情防控压力、降低疫情风险,各地纷纷行动,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集体辞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聚集活动,倡导开展网上祭扫、错峰祭扫等,既尊重了传统习俗,也有利于开展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4 清明时节,祭祀先祖、缅怀逝者,一直是中国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内涵。此举有利于倡导孝亲理念,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常常因祭扫活动造成交通拥堵,加之不文明的祭扫陋习,燃烧香烛纸钱、随地乱扔垃圾等问题频频出现,不但扰乱公共秩序、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墓地火灾等严重后果。特别是疫情期间,如果扫墓者大量聚集,防控风险必然突增。从这个角度看,暂缓举办集体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暂缓开放不具备疫情防控条件的骨灰存放场所祭扫效劳,大力倡导"云祭扫'"预约祭扫',既有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也能激荡社会文明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5 据了解,今年清时期间,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绿色文明安全祭扫。这些做法,通过创新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到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上来,不仅能够破除燃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等陋习,而且也做到了低碳环保出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以此为契机,推进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必能让清明节更加"清洁而明亮',使我们传承更好的清明文化。
当然,倡导文明新风,实现美好愿景,让清明节更加清明,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深入宣传文明祭扫新理念新方式,让祭扫新风气成为主导,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各项效劳,营造安全、文明过节的良好气氛。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和守护者,以风清气正的方式弘扬孝道、纪念先烈,用实际行动为文明社会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顺应时代开展需要,以文明、简约的方式来寄托哀思,更好在精神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形成新习俗、新风气,才是"慎终追远'的方式,也是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6 清明时节,带上一颗感恩、缅怀、敬畏、虔诚、沉思的心,通过网络"云祭扫',既可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抚慰和充实生者的精神和心灵。新的祭祀方式也一种是无形的情感培育,可以让生者珍惜生命,承当家庭及社会责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由呼吸'是多么可贵,生命是多么可贵。但凡有助于"自由呼吸',有助于呵护生命的事物,我们都应张开双臂去热情拥抱,比方清明"云祭扫',这不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替代性祭祀方式,还将会成为清明的新风气。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7 为有效防止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防止疫情反复,稳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局面,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各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清明节期间暂停祭扫活动的公告。
与此同时,也就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并且大力推广"云祭扫'。可以预见,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会有更多地方参加到倡导和推广"云祭扫'的行列中来,也会有更多人欣然接受这种绿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因疫情防控还不能完全放松,传统的集体祭扫活动势必受到影响。这也是民政部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以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的原因所在。举行家庭追思会,祭祀网站,在网上为亲人献歌、点烛、上香、祭酒、献花。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这类文明的祭祀方式表达哀思。如此,既文明庄重,又典雅节约;既快速便捷,又不给疫情传播的时机。
其实,只要心中有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无论是什么形式都能表达对故人的感念和祭奠,文明祭祀改变的只是祭祀的形式,并不会改变清明文化慎终追远的内核。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8 从根本上说,祭奠活动还是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本身,有着巨大的时空穿梭的调节量。俗话说,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长。因此,祭奠亲人的根本之义,并不在于非要有个实地场所,也不在于那些必须点燃的清纸,而在于心里的惦念,和只可对亲人说的的那些内心絮语,只要心里存在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户,在心里冥思故人,也会是一次对亲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结束之时,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印发通知,鼓励以网络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从疫情防控需要来说,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而从文化习俗的传承层面来说,无疑,鼓励网络祭扫也是一次恰当的、符合时宜的鼓励举措,这会使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进步的步伐产生深度融合。
2023清明节文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文9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节日,祭祀先人是对先人精神的传承,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层尊重。今年清明节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单位发出建议,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底上,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扫,切实做到文明祭扫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祭扫期间,广阔群众要做好防护减风险,通过预约登记系统预约祭扫,出门须戴口罩,到达陵园要排队,间隔一米保安全,主动配合体温监测;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状态,体温监测异常者不得入园,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推荐家庭追思、网上祭奠,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染风险。
同时,提倡文明祭扫、安全祭扫,一方面倡导移风易俗,崇尚文明,崇尚健康,深刻领会清明节的内涵,摒弃大操大办祭奠、铺张浪费聚餐的陈规陋俗。另一方面祭扫区域内要严禁使用明火,做好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祭奠仪式从简,减少驻留时间,完成祭扫后尽快离园,共同维护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乍暖还寒,疫情犹在。对于疫情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做好这两个安全工作,过一个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节,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