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内涵与外延.docx
下载文档

ID:2152783

大小:24.85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 绿色 生产 行为 内涵 外延
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内涵与外延 。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实施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必要活动过程,科学界定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探讨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内涵与外延对农业绿色开展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前后延伸,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进行了概念辨析。由此,提出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根本概念,总结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要求节能、降耗、减污,强调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追求全产业链绿色化、注重多重效益的统一等根本特征;同时基于全产业链视角,从产前绿色生产行为、产中绿色生产行为、产后绿色生产行为三个方面论述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外延。 关键词: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内涵;外延 一、引言 农业绿色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绿色开展理念的重要表达。2023年9月,我国发布了第一个农业绿色开展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开展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开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的绿色开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农业快速开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每公顷使用的肥料量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所用化学农药的平均数量是兴旺国家的2.5~5倍[1]。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农业的绿色开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开展的重要行动手段,是农业绿色转型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的绿色开展最终都要落实到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上。目前,学界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与深入的解读。因此,在农业绿色开展的大趋势下,探讨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概念内涵是当前值得研究且必要的根底理论课题。学界对农业的绿色生产、绿色开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于我国对农业绿色生产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具体到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研究那么相对较少,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多的关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行为。主要通过实证方法研究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后农业的增产[2]、增值效应,农药化肥的减量效果,以及生产本钱的节约等[3]。二是考察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农业相关主体的内部和外部出发,主要从主体特征、绿色生产技术[4]、政策、组织、信息[5]、监管[6]等因素来分析具体的影响程度。三是提出了相关的开展建议。学者们主要从农业绿色生产培训[7]、农业绿色技术、相关鼓励机制[8]、宣传与教育、农业生产组织结构、集约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效劳以及监管力度[9]等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总体来说,学界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一是缺乏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明确定义,已有研究多是探讨绿色生产、绿色开展等相关话题。二是更多地将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视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外延明显要大于前者。三是较多地关注农业生产环节的绿色生产行为,而对于其他环境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根底上,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概念,并尝试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进行界定,以期丰富农业绿色生产研究的相关理论。 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内涵 (一)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相关理论溯源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开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思想。可持续开展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展。可持续开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2023],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11]。这是绿色开展理念的源头,也是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指导思想和行为目标。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unepie/pac)制定了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的概念开始广泛使用。1994年,我国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为“重点工程〞之一。我国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但可以明确的是,清洁生产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开展而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同时也强调从原料到产品使用的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开展。在清洁生产的根底上,也有学者提出了“绿色生产〞的概念,它是以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将绿色思想应用于生产之中,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清洁使用、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健康可回收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模式[12]。清洁生产是绿色生产的前期说法,但后者的内涵要比前者更加丰富,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清洁生产行为在农业领域的外延开展。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内涵的认知,可从行为本身谈起。行为,即举止行动。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基于个人的意志而具体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关于行为的产生,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和主观标准的影响,而行为意愿是决定个体实际行为的直接因素,但该理论也存在对客观条件影响的无视的缺陷[13]。而方案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引起的,而行为意向那么受到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共同支配[14]。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生产主体受到自我绿色生产意愿和社会生态环保诉求而展现的农业生产活动。在行为的根底上,延伸到生产领域。生产行为那么指的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按照投入产出相抵收益最大的原那么,对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进行决策的行为过程,其本质是生产要素最正确组合的选择过程。生存者行为理论认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者竞争生存的根本准那么,而生产行为就是生产主体对劳动、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那么进行要素最正确配置的决策过程[15]。因此,利润最大化原那么支配着生产者的行为。而在农业领域,作为生产行为的分支,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不应无视经济效益根底功能的作用而片面强调生态效益。只有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根底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在生产能力大幅进步的同时,环境压力也迅速加大,绿色生产行为愈来愈受到关注。进入21世纪,绿色生产的概念开始广泛普及,之后向各种产业延伸,并逐渐转向研究具体的绿色生产技术,而农业绿色生产的概念也渐渐被提出来,而农业绿色开展最终成为国家重点开展方略。绿色生产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生产种植行为,具有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能够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于一体,不同于传统的生产种植方式[16]。此外,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让很多学者开始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亲环境行为〞这一概念。亲环境行为与绿色生产行为的核心思想相吻合,指的是人们以生态环境或者阻止环境恶化为行为目的,所展现或塑造出来的人类活动[12]。在国内的研究中,亲环境行为通常也被称作环境友好行为或环保行为。刘贤伟和吴建平[17]将其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责任感,个体有意识地表现出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亲环境行为是可持续开展理念的新开展,它从行为主体本身出发,变得更加具体,但其核心思想与前者是一致的。相较于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亲环境行为更加宏观,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亲环境行为在农业领域的活动表现。综上,在本文看来,所谓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指农业相关行为主体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在农业全产业链相关环节中,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污染、能耗的,且能够到达相关检验标准的,追求农业可持续开展方式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理解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概念和内涵时,可以将其分为广义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和狭义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广义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绿色开展在农业领域的具象化,是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质量高效为一体的可持续行为系统。而狭义的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指的是我们常说的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绿色生产行为。 (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根本特征。特征是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属性,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概念的侧重点,也助于深化对概念本身的认知。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绿色理念的能动反响结果,其特征反映与先前的相关思想有传承的印记,同时也有自身的新开展,但其核心的思想诉求与前者是一脉相承的。 1.要求节能、降耗、减污。节能、降耗、减污是农业绿色生产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绿色生产行为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从而到达减少原材料投入、降低农药残留的效果[18]。此外,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还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技术,对农业污染进行科学的污染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19]。2023年,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根本〞的目标任务。“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根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根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强调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绿色农业技术旨在生产平安、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并将传统农业技术、常规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呈现出“现代〞“节量〞和“少污染〞等特点[8],采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是生产主体进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特征。在农业绿色开展过程中,采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至关重要。如沼气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等等。2023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开展的意见有关部署,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写了农业绿色开展技术导那么(2023-2030年),出台了2023余项具体的农业绿色开展技术,着力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开展的技术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开展提供了技术开展指导(见表1)。 3.追求全产业链绿色化。过往的很多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农业生产环节的绿色生产问题,不少学者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进行过相关研究,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是一个包含产前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中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撑与经营管理,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式的一体化行为过程。具体而言,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应始终坚持环保原那么,并贯穿在产品开发、材料选择、生产、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及废物收回和再利用过程中,并且将上述过程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限度[20]。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不仅仅只涉及终端产品,同时也强调过程监督与管理,以到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21]。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不应只注重“生产〞二字,它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应当是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行为过程。 4.注重多重效益的统一。首先,绿色生产行为的本质要求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采用绿色生产行为的初衷目的是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应。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良生产技术和作物品种;市场主体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产业化的形式组织生产,生产本钱降低,品质平安得到保障,产品价值提升,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突出[22]。再次,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也重视社会效益的发挥。通过农业绿色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收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投入,产后的加工与流通,按照相关环保要求,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平安;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也促进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不仅是对生态效益的追求,同时也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没有三者的有机统一,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也难以可持续进行。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它是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行为过程。 三、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外延 外延是事物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