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红岩》等经典著作读后感、心得体会汇编(23篇).doc
下载文档

ID:2149018

大小:84KB

页数:4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红岩 经典著作 读后感 心得体会 汇编 23
读《红岩》等经典著作读后感、心得体会汇编(23篇) 目录 1.让红旗永远鲜红——读《红岩》心得体会 3 2.读《习近平在宁德》心得体会 4 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6 4.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8 6.厉害了我的国——《大国工程》心得体会 11 7.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12 8.保尔精神鼓舞着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 13 9.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14 10.读《法窗夜话》心得体会 16 11.读《百家姓》心得体会 17 12.读《论雅俗共赏》心得体会(中学) 19 1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2 14.《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5 15.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中学) 27 16.读《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28 17.《读懂中国》读后感 31 18.读《我的精神家园》有感 32 19.《学习是一种信仰》读后感 34 20.《之江新语》读后感 37 21.读《异类》有感 41 22.《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43 23.读《微习惯》有感 47 让红旗永远鲜红——读《红岩》心得体会 初中的时候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那时候不是很懂,只是朦朦胧胧觉得像江姐、双枪老太婆等等这些共产党员很厉害。 后来工作了,看了许多有关的影视作品,然后再次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细细地品读这本书,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时,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作为我们年青一代,特别是我们党务工作者,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进。 读《习近平在宁德》心得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了《习近平在宁德》这本书,我感觉,在那段日子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开始了他的孕育。 习近平曾说,立业主要从宁德开始的。那时的宁德,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全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下党是其中最穷的。不要说基本的公共设施建不起来,平时吃饭只有盐巴调味,连酱油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时人多去了几个,连开会场所都没法子解决,他亲自敲定的在廊桥上开现场会、吃饭和休息,下党乡群众的淳朴、热情、坚韧和对摆脱贫困的渴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当时很感慨地说:“下党这个地方,我来了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 习近平后两次再进下党,都是他自己主动去的,那里百姓的生活始终牵动着他的心。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创新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提出,要以一村一户为对象,身子扎下去想路子、解决问题;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比如推广“一村一品”;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跟进,才能实打实地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能希望一口就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他当时就讲,“几任干部一本账、一任接着一任干、任任干给群众看”,与当今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的“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和当年的“摆脱贫困”,是一脉相承的,当然既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提高。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他关于脱贫工作的态度和要求是一贯的。中国有这么多人,不从整体上根本上摆脱贫困,就无法谈真正意义的现代化。今天总书记讲,脱贫路上不要让一个人掉队,就是这个道理。摆脱贫困,始终是他心灵最深处的情结。 1988年9月,当时宁德干部群众的悲观情绪比较严重。落后的现实和各种各样的“等靠要”思想流行,工作怎么干得好?他提出,要除去悲观、树立信心,多谈优势、淡化贫困,明确目标、贵在实践。所以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当然,干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在推动工作中,面对治理整顿的形势和各式各样的论调,他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虽然治理整顿期间不能上新项目,但前期工作不能松。不仅不能松,还要加强。第二,治理整顿对于闽东来说恰好是个发展机遇。这也是他提出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他指出,治理整顿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提高效率。无论是农业方面还是工业方面,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提升竞争力,搞集约式发展,都很有必要。他的这些观点跟别人不太一样,不是说治理整顿就没事情干了,而是大有可为,正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发展机遇。闽东后来一些大项目,前期实际上都是那时候开始做的。他的这种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体现在他治国理政的论述中,是解决复杂问题、难点问题的正确途径。 读《习近平在宁德》,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理解他对人民的深切情怀。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全方位、全视角的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时间来看书。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 我颇为感触, 人生需要磨砺,磨砺使人成长。通过此次学习,我更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明确自身的方向,了解自己为何学习、如何学习,凝心聚力、不断向前。一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更高的层次上探索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二是要提高素质,磨炼作风。要在实际工作学习中不断磨炼自己,积极向身边同事学习;脚踏实地,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 三是要培养团队意识。和同事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敢担当,能吃苦,最大发挥集体的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日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这是由 29 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这部书勾勒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历程,也描绘了那片黄土地上的乡风民俗。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语,构成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一面给青年人的镜子,每个青年都可以对鉴自省,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的一番话,是对全体青年人的勉励。今天的青年,站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的历史节点,更当努力思索,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是什么样,自己所参与建设的中国未来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在梁家河的田垄上,在乡亲们的口碑中,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自述里,相信青年们可以找到答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后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旨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著作。近期,机关党委组织青年读书活动并把这本书作为推荐书目,认真研读之后感觉收获很多,在此愿与各位同志交流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 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治国理政》全书共有115次提到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的统一到了一起,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扎实做好民族工作和民委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我们每个民族工作者必须始终牢记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反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复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一句名言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于民族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特殊国情,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只能依靠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作为民族工作者,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自信,推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为实现各民族共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