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读《齐物论》有感.docx
下载文档

ID:2144901

大小:28.63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齐物论 2023 年读 有感
读齐物论有感 贺小十一 ——万事万物终有“道〞,顺其自然可寻“道〞.什么叫做“道〞。文学上对它这样拆解解释:道(中国汉字),dao,从辵(辶chuò)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道,头行走也,也就是意识带着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而在齐物论中,庄子这样说到:“已而不在其然,谓之道。〞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第一次在这篇文中听到关于“道〞的阐释,自身却是一头雾水,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没有必要去追求每一个事物的所以然,因为它们都是互通的,正如这句话所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也就是说,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所以一切事物从通体来看就没有完成和毁坏的区别,都复归于一个整体。 我们在当前这个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世界,生活在其中,就防止不了弱肉强食的激战。所以就常常有人这么想:一间小屋,一张床,一个意中人,一块地,我就可以逍遥自在。但是,生活是不允许的。随着时代的开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还在为生活而奋斗拼搏。当你是一个小孩子,你在忧伤: 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当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在忧伤:生活为什么这么艰难。当你是一个中年人,你仍在忧伤: 为什么家庭生活这么难以经营。而当你是一个老年人,你开始释怀: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但它就是生活,让你一直探索,直到你停止生活。我们活在疑问之中,期望每一次的疑问都可以得到适宜的解答。但是,你真的想要答案吗。你想知道你的幼年、青年、中年时的所有忧伤问题的答案吗。我认为是你不需要知道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消耗心神去求得事物的本来,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征。所以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个社会所谓的“是〞与“非〞,我们只需要“两行〞(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开展)。正如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通情达理一样,开始明白生活和享受生活。 在中学阶段,我们接受了很多的老庄文学知识传达,但更多的是孔子的学说传达。我们曾经折服于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希冀未来的生活就是如此的无忧无虑。后来,我们遇到老庄,开始思考“庄周梦蝶〞中,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呢。我们被“无为〞的思想吸引了。直到孔子的学说开始渗透你的思想,你开始疑惑:老庄的思想,这个时代接受得了吗。这个时代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吗。对此,我只想引用庄子的一句话: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肴殳乱,吾恶能知其辩(依我看来,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呢。)。无论信不信奉老庄,或者只是感一点兴趣,都不要去和他人争辩。因为,这个社会是动态地开展的,而且它是一个大熔炉,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全面的,总有自己看不见的一面,没有必要去说服和你观点不一致的人,更不要试图拉帮结伙地去和他人争辩,只要你顺应社会的开展就好了,万事万物终有“道〞。 听了上述的作者感悟,你可能会想。这个作者,不会是老庄的说客吧。为什么一直传达着不要作为的思想,难不成我们就什么都不要管吗,任凭生活将我们踩在脚下吗。我想说,不是的。我没有让大家“无为〞,只是认为我们要用明镜似的心去追寻事物,不要急功近利。 这个时代没有错,这个生活节奏也没有错,不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怪罪给社会。我们是社会的一局部,也只是很小的一局部,希望自己在这个社会有自己的大作为。只是在追寻的时候,不要在意别人的是非标准,不要被一些所谓的体制局限住,希望大家保持一种明静的心境,对自己可以做一个深入的审查,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秉持着赤子之心去求得真知。到那时,你的顺其自然也就让你找到了你自己的“道〞,认识了真正的“道〞。 问道自心,八月一日,早睡,晚安 第二篇:读齐物论有感读齐物论有感 庄子的齐物论,是指齐物和齐论,这就是整篇文章的中心主旨吧。庄子认为世界上的千千万万事物,看起来有很大的区别、差异,但追究其根本是它们都是统一的,这就是齐物;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观点和看法,外表上看起来是有很大的区别、差异,但世界上的千千万万事物既然是统一的,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观点和看法归根结底也应是统一的,没有是非对错与异样不同,这就是齐论咯。下面就简单的说说我读齐物论的某些字段简单的心得: 在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文章的主人公南郭子表达了他自己的思想:“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这段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着头向天空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好似精神脱离了他的躯体。他的陪游的学生颜成子站在他跟前对他说道:“您这是怎么啦。身体固然可以让它像枯槁的树木一样,难道精神和思想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样吗。你今天凭借几案而坐,不是以往凭几而坐的您。〞南郭子綦答复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在这里(特别是“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我们可以用心体会到南郭子已经感悟到“道〞了,因此已经感悟到“道〞他的人生、思想境界不是普通的人能体会到的,然而悟道后心中的由此而生的失落感不免使他不是十分的适应,现在的他已经在精神思想上远离了、脱离以前的他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从而不是原来那个世界的他和还是他原来那个世界的颜成子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的话,我们可以把“人籁〞理解为是“道〞表达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表达在在天地间的信息,而“天籁〞是“道〞自己本身的信息。在这里庄子借南郭子来表达他自己追求的是“天籁〞,就是“道〞,是一种平常人不能理解体会的大道。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⑤,而大山为小⑥;莫寿于殇子⑦,而彭祖为夭⑧。〞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所以这几句可以理解为空间上的大小,人寿命的长短,都是人们主观上的观念,而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客观存在事物的大小、上下、长短,这些客观存在事物的大小、上下、长短只不过是人在主观上的一些认可罢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这是庄子在悟道后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在思想意识、精神成面上的一种意识认识境界。“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意思大概是:“圣人把事物都囊括于胸、容藏于己,而一般人那么争辩不休夸耀于外〞,俗语说得好“满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确实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当认为自己的学问充实了以后,认为自己懂得道理越多的时候,就会越感觉自己硬是觉得不懂。但如果真的觉得是自己感觉到没有什么东西,空空洞洞的不知道,这才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相反,如果某个人表现出自己很有学问,什么都懂得时,我们不须有半秒钟的考虑,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谓的“半壶水〞。学问也是一样,一个人显得满腹经纶的样子,就是“〞了,真正的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太过于彰显自己自认为的满腹经纶,免得在高手面前落得个“鲁班门前弄大斧〞,让自己贻笑大方。 庄周梦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一方面来看,庄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认为人生如梦,没有必要执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那么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在这里庄子认为,人不知自己是人还是蝶,那么蝶与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另一方面梦蝶的故事又表达了万物合一的思想。似乎蝴蝶已和自己融为一体。其实蝴蝶又怎么可能只是蝴蝶呢。蝴蝶乃是万物的,庄子用这个浪漫的故事含蓄委婉地表达出万物合一的思想。反观尘世,我们身体为现实所累,心为自己的欲望所牵,身心的劳累,让我们灵魂上的疲惫。理想终归是超越现实的,庄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庄子的世界里,万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杀戮与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那里,人们是忘我似的,没有成见,开放心灵。即使不能实现,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也让我们感触颇深。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对于“齐物〞而言,最高境界为物我统一,死生合一。如“庄周梦蝶〞透过“梦〞表达了人生如梦的主题,将“我〞与“蝴蝶〞融合,超越主客体的对立,破除了“我〞与“非我〞的界限,进而到达了主客体的统一和谐境界;又将死生问题由庄周、梦、为胡蝶,加以美化,审视生死,认为死生如一,到达外死生,无终始的境界,进而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无所不在,万物都是道的化身;而对于“齐论〞而言,在庄子看来,“言〞只是人把握事物的工具,而“论〞那么是用言表达出来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见解,“齐论〞重在齐诸子百家之言论,因为庄子指出是非之争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毫无意义的循环,使众生脱离这种苦难的社会的方法就是解除儒墨理论建构出来的道德体系和社会制度给人思想的禁锢。 第三篇:我读庄子齐物论我读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表达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表达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异其实是道的差异。 古今研究庄子的学者对于齐物论该如何理解持有不同说法。大致说来,前人的分析可概括为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齐“物论〞认为庄子旨在消除当时各家各派对于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常常是各执一端、相互非难,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针对这种情况,庄子从其相对主义的角度给予了坚决的否认。“齐物〞论那么是庄子进一步基于道之本体意义而提出的自己对于天下万物的看法,概括地说就是“使万物齐同于道〞。 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 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表达。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认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异,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假设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假设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 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