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城镇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影响
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影响
从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城镇化,是我们人类不断开展之后的必然选择,也是通往国家现代化的其中一把钥匙。归根结底,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生产方式由农业转移到工业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说,这种在生产或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化,都是人口在变化。深入地讲,城镇化不只是由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更是指随着空间结构布局的变化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有着密切关系。
1城镇化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
1.1城镇化与城市化
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与城镇化均翻译于一个外来词,即urbanization,学术上讲是没有区别的。而在我国的语境里,城镇化与城市化在自由度上有所不同,城市化指农村居民自由迁徙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城市中去,中心城市不断扩张,吸纳吞并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城镇化指农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广小城镇的遍地开花。
1.2农村城镇化开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总体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交通、环境等根底设施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城镇人口容量增大,城镇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高。现如今我国各大中城市加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开展产业,力求进一步缩小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差距,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布局日趋合理。2023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达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全国人户别离人口2.9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171万人。
1.3农村经济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不惧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积极向上的走势。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的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连续增产。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在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近年来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在流通方面,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逐步形成起一个XX县区配送中心为树干、乡镇店为树枝、村级店为树叶的现代流通网络,但农业根底设施薄弱的制约更为突出。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开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
2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影响
2.1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积极影响
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2.1.1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就业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城镇化开展进程中,由于不断增加的城镇建设需求,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不过对于农村特色产品的加工,出现了新的就业形势与大量的就业时机,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新的就业选择,这些就业岗位可以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推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收入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2.2.2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从历史开展经验得知,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规模扩大,还会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城镇化开展进程中,随着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即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农产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趋势,农业部门势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产量,改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2.2.3扩大城市内需,带动农村经济开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消费与需求水平也随之加大,农民旧的生活观念产生变化,打破传统的消费思想树立起新的消费观念,这样的改变,使得城市农村内需不断扩大,人们利用起这些需求,顺应形势开展生产,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2.2.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开展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提高城镇需求,增加农民就业率,同时,还指引着农村产业结构从分散化结构向着规模化结构进行开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作为农村城镇化开展的主力部队,农村私营企业在原有的根底上,极大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使得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城镇化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开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和农村土地的城镇化,它的开展推进并不仅仅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带来了促进作用,而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产生出消极影响。
2.2.1大量土地被占用,农业资源严重流失。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均土地、农业资源都有限。而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基建工程,力图打造起富强兴旺的“现代化大都市〞,需要征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得农业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
2.2.2城镇化建设滞后,拉动农业部门作用有限。就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情况依然滞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023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减至5897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城镇常住人口到达79298人,较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仍落后于世界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城镇市场需求缺乏,农业开展的拉动作用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
2.2.3农民就业问题未完全解决。城镇化开展征用大量农用地,农民人均占有土地量下降,耕地资源有限,这需要农民走进城市就业,由传统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寻求新的工作时机。而目前来讲,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依旧处于滞后状况,无法提供出足够多的就业时机使得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成功进入城市,使得仍然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未能妥善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3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建议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之中虽然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开展的大趋势。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
3.1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综合文化素质指对农民文化水平、科学技术、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多种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农民的个人综合能力。作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重要支撑局部,农民这一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综合文化素质的上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经济能否很好地可持续开展。
3.2合理规划城镇布局
农村城镇的规划,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开展,而不是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开展,在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各地政府要认真把握,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个性化城镇。注重开展建设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好地从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方向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3.3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当前,在经济的快速开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环境问题,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传统的种植方式向着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向演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这同时必须要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4小结
城镇化是人类开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刺激了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缓解了局部农村人口的就业率;扩大了城市内需;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同时也为农村开展带来弊端:耕地资源的短缺、农村综合资源减少、劳动力资源流失等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等等。因此,在加快城镇化开展时应注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矛盾和出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2).
[2]易伦.论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j].商情,2023(25).
[3]李杰.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j].经营管理者,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