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2141468

大小:22.88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家 竞争 优势 理论 我国 外贸 发展 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开展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本文在阐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根底上,结合我国当前外贸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拟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 外贸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开展,世界贸易格局和各国贸易政策不断调整,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但是现在的外贸增长依然是量的增长,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种种迹象说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开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开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根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根本要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图形解释如图1所示。由于此图形看起来像一个菱形,所以又把它称为“菱形图形〞或“钻石图形〞。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世界各主要兴旺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知名的500强跨国公司有80%以上都在我国进行投资。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消费需求尚未拉动,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完全消费能力,对外贸易却开展得比拟快。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兴旺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发挥。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拟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我国外贸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外贸开展的现状 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22年中国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 到达21738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为仅次于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二贸易大国。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出口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另外,中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强。参加WTO,我国为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提供便利,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面对更为直接和剧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规那么,这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加压力。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外贸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出口产品存在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根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拟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主要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从事的加工贸易,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尽管近年来制成品比重有所上升,但我国根本上处于全球供给链末端,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2000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在30%左右。但是,这种增长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数量型增长,尽管出口数量大量增加,但出口企业利润的整体增长却相对有限。 2.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很低。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还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缺乏1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即使局部企业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品牌附加值偏低。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只能给别人做“嫁衣〞,许多企业进行贴牌(OEM)生产,尤其是服装、家电行业。“贴牌生产〞企业付出的是实物本钱,而品牌持有者付出的是无形资产,相比之下,生产企业承当更多的市场风险,品牌持有者却占有更大的利润。DVD出口大省—广东省,每出口一台DVD仅售39美元,却要向外国公司支付19.7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占本钱70%的机芯等部件均依赖进口。 3.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单位产品工资本钱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会制约降低劳动本钱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兴旺国家自动化积蓄越来越高,劳动力本钱在总本钱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必然使兴旺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开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我国在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的双重夹击下可能陷入既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拟优势,又没有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确立优势的境地。所以,我国不能满足于按简单的比拟优势原那么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而关键是要把比拟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4.出口的大量增加引发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在我国出口数量、品种急剧扩大积累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我国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强度加大,把戏翻新,领域不断延伸。中国出口产品在遭遇越来越多以平安和环保为名的技术壁垒的同时,反补贴、反倾销等新型贸易摩擦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更加频密的态势。反补贴已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2023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将呈加剧态势。 5.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 。拉美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会增加我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难度。我国出口产品的输出国主要是美国、欧洲以及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一旦遇到兴旺国家经济低谷,那么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现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外贸出口方面。 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一)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不断进取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能否将比拟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并保持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拟优势,但这些比拟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在由比拟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换过程中,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而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1.开展高科技产业,扩大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兴旺的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基石,为此,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势在必行。开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 2.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加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我国门类齐全且规模较大的传统工业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我国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交通、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并培育优势产业 出口导向工业的开展对我国资源禀赋比拟优势的发挥做出了显著的奉献,并对外向性产业结构转换以及经济增长的推行具有积极效应。我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使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替代,而要同时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重视进口替代,不过进口替代也是为了培养出口替代的能力。所以,我国应实行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我国开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其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其保护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其开展成熟,具备出口能力。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开展现代创造的产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实行战略性政策,对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 (三)优化产业结构并确立新的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力的根底,我国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就证实了这一点。因此,优化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才能提高我国产业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然而我国的情况是, 2022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到达6348.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比重为29.2%。但与兴旺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高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高技术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增长做出奉献,而且还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四)调整加工贸易产品结构 入世以来,加工贸易开展迅速,而一般贸易比重却在逐渐下降。2001年至2022年5年间,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由55.79%上升为57.05%,一般贸易所占比重由44.21%下降为42.95%。一般而言,加工贸易的生产环节多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对经济增长率的带动作用不高,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产品,对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像研发、设计、科技创新、改进生产等关键环节的奉献率很小。而一般贸易,在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处于价值链的中高端,除了发挥我国的要素比拟优势,促进就业外,对国民经济的其他奉献拉动作用也较大。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产业,扩大就业规模,使我国的要素集聚能力充分发挥,积累雄厚的科研资金,促进创新机制健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健康开展。 (五)政府应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设施 首先,政府应建立市场竞争规那么,让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最充分地发挥作用。其次,政府应提供比拟完备的经济信息和采取鼓励性的产业政策,指导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调整和升级。再次,重视教育和根底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经营效率;最后,政府要营造稳定的开展环境,特别是通过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总之,政府应发挥引导、扶持和保护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和保护关键性高技术产业、幼稚产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产品由比拟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及政策取向.商业时代,2023 2.董道梅.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开展外贸的启示.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 3.雷娟.我国外贸现状及开展对策.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2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