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2023
年中
传统文化
符号
苏州
博物馆
设计
中的
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摘 要: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晚年的“封刀〞之作,是继香山饭店之后又一次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和奉献,其主要特色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传统符号与现代精神融为一体,在不失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彰显时代特色。文章主要通过造型布局、色彩形式和传统文化精神这三大主要方面分析苏州博物馆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得出古为今用的当代形式和当代意义。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传统文化符号;传统与现代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 to Suzhou Museum Design
FU Xiao-xia
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现代建筑,却具有了比一般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随处可见,既有传统符号的明显特征,又作了恰当的提炼和改变,既有古韵,又有今味,不愧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整馆设计当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具体运用。
一、造型布局
1.片石假山――传统山水画的当代情怀苏州博物馆也是个园林式的设计,假山是园林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如何将假山设计得不落入俗套而又有新意,贝聿铭机智地求助于了传统元素。“苏州园林的假山,往往注重山的体量感和立体感,注重所谓漏、透、瘦,这些假山大多具有可穿透性和可攀爬性,换句话说,苏州或中国园林的假山,虽然不是真实的山,却是有相当厚度、可以供游人栖息的所在,有的假山内甚至会有很深很长的洞穴。〞[1]而贝聿铭认为传统苏州园林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要想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另辟蹊经。传统水墨画给了他灵感,他将假山作为一副水墨画作品的主题元素,虽然材料仍然是石头,但已经不是仅仅表现假山那么简单了,以壁为纸,以石入画,将石头嵌入水池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图景,将原本平面的意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为之一振,已分不出哪些是假景,哪些是真石了。这面墙面也成为苏州博物馆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元素上又参加现代观念的成功结合。
2.叠落山墙――错落有致的节奏之美叠落山墙又称马头墙,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徽派民居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显得静止呆板,因马头墙的设计错落有致,从而显示出动态的美感。苏州博物馆的墙体设计,也采用了传统马头墙的元素,组成错落有致的叠落山墙,虽然新馆由于屋顶与传统屋瓦结构相异而让这种墙体的结构与传统马头墙有所区别,但是它们在这种墙体的动态美表现上是一致的。马头墙被视为徽派建筑的特色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但是有些现代建筑为了表达传统特色而抽取这种传统元素并照搬到现代建筑中,大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给视觉上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既没有照搬传统民居的屋顶结构,并为了这种新型的屋顶创意而对传统的马头墙进行了一些改变,沿用了传统符号特征,抽象变通的运用,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模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贝氏马头墙〞,或许我们已经看不到了“马头〞的影子,直接称之为“叠落山墙〞或许更为贴切,上下的起伏,显得层次清楚。这种起伏的墙面用深灰色的“线条〞加以勾画和划分,既有线的柔和,又有明显的体面。这种处理,我们可以理解成贝聿铭先生在做传统绘画的线描和勾勒。与此同时,对墙面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渡;对洞口的勾勒突出了洞口的画框感;而对墙转角延伸至屋顶的勾勒,那么是强调了墙与顶的连续性。〞[2]形式上的动态美加上线条的点缀,奏响了江南建筑的节奏之美。
二、色彩形式
1.粉墙黛瓦――清新雅致的江南之色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与传统元素息息相关,除了在造型上采用了传统山水画和叠落山墙等元素,在色彩上我们也能依稀找到传统的影子。传统苏州民居均以粉墙黛瓦为主要色调,淡雅、素净、朴实无华,这一传统的建筑色彩的形成既是因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建筑材质、色泽、质感之特征,又因为它适应了苏州地区温湿的气候,再者,这种自然的色调源于吴文化的长期孕育,并与苏州太湖水系清新雅致,青黛秀逸的色调如出一辙,给人以恬静、优雅之感。由于传统色彩运用的成功,苏州博物馆也继续沿用了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色彩:粉墙黛瓦格局,加之经过简化、雅化的装饰性灰色边饰,带有东方意味的线条之美,既表达出与片石假山相照应的中国水墨情趣又表达了西方现代抽象画的装饰和平面美。运用传统色彩并参加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抽象线条,不完全照搬又具有创意,这就是苏州博物馆的独到之处。
2.灰色线条――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如上描述,苏馆馆外的装饰除了粉墙黛瓦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切割墙体块面的灰色线条,几乎在每个墙体的转角处都画有这样的线条,将墙面划分成一个一个几何体。这种淡雅的灰色线条不仅起到了划分结构的作用,它也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条之美。唐代画家张彦远所提出的“书画同源〞这一命题最主要也是因为中国艺术中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书画都是以线条为主体的艺术,都侧重线条之美。“线条是宇宙万物在人类视状中构成形象的根本要素,极短的静止的线条就是点,排列的线条又形成面。〞[3]从最原始的岩洞壁画开始,中国艺术就与线条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的中国绘画都带有强烈的线条特征(这与西方艺术讲究的体积,空间透视截然不同),除此之外,中国的书法让中国的线条艺术开展到了极致,开展起来了有关线条的“厚重、沉毅、豪放、苍劲、古拙、潇洒、空灵〞等等之美,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代,对线条美的强调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苏州博物馆的诠释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线条的亲切感。
三、传统文化精神
1. 虚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魂
“虚〞与“实〞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实论,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一切艺术和审美活动都是虚与实的统一,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唯有实现虚与实的统一,才能到达完美的境界。“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虚’与‘实’统一的这种美学艺术境界,他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从‘一鳞一爪’(实)见‘龙之首尾’,龙之‘神’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否那么便索然无味了。〞[4]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虚实结合表达在很多方面,例如,贝老在设计中有意缩小了新馆的建筑面积,而留出了一大片的庭院和水塘,在它们上方形成的空间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了中国画中的“留白〞,这种“留白〞的用意不外乎增加建筑的灵气和减少建筑太多对空间造成的压迫感,让这种“留白〞形成与建筑物之间的虚实对照。其中这片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是“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于室外空间表现为一种“实〞。这种虚实相间的空间构成手法和中国画留白所创造的空间形态手法是相似的;再如,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下的苏馆呈现出虚实相生的水墨画意境,这种“虚〞的意境不单单是因为烟雨的造就,更是因为具体设计的延伸,比方光滑平坦的庭院倒影出清秀的建筑物,那亦真亦幻的片石假山在雨雾的柔化下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意境,让观者充满无限遐想。2. 隐喻内敛――中国传统精神的人格之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处处可见含蓄内敛的表现方式,从造型、用材、色彩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人的优雅气质。首先,苏州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群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总体高度都很低,分为首层、二层和地下层,将建筑逐渐分散到四周的布置上,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那么,这种毫不张扬的建筑布局正彰显了中国人谦卑、含蓄的精神特质。其次,整个建筑的选材也尽量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除局部门窗外,墙面和屋顶都是采用的混凝土构筑,但外墙和内墙都以纯洁的白色作为主基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简单、素雅,苏州博物馆的这种青白相间的地域色调表达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展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内敛品质。
四、结语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重要手段,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认为,苏州建筑以“柔和、雅洁〞著称,而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以“精、巧、雅〞为主要特色,整个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在现代设计的根底上参加了对外乡文化和景观符号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让建筑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这也值得我们思考,或许这种饱含民族文化价值的设计才是最能得到认同的作品,可能这也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
参考文献:
[1]万书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J].艺苑,2023,(09):13.
[2]洪杰.贝聿铭的探索――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点体会[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23,(04): 65.
[3]杨英杰.书法艺术的线条美[J].天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1,(02):143-145.
[4]邴波.艺术创作中虚实结合原因探究.西部学坛[J],1998,(0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