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加强
校本
培训
过程
管理
促进
教师
专业
成长
加强校本培训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校本培训在一些学校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如果在校本培训中将学校各教研组、课题组以及校本培训的一些具体活动编制成“校本培训行事历〞,就能加强校本培训的方案性、系统性、标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防止各项活动流于形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一、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向骨干教师“借力〞
学科能不能开展,关键在人,在于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不少学校人才匮乏,或者留不住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领导者、学科建设带头人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其次要有一个与学科建设开展相适应的人才规划,为学科建设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鼓励教师参与和承当课题研究。教科研具有与人才良性互动、与学科良性互动、与经费良性互动、与学术声誉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的骨干教师,应该立足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参与其他重点学校或教研部门承当的省级重点研究工程或子课题的研究,同时承当为本校开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市级课题研究,使教科研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开展。
建立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进行,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应该制度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培养机制、育人机制和鼓励机制。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运作系统,包括政策系统、操作系统和追踪系统。最后,做好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评价工作。
二、加强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办好学校教研园地
研究基地在学科建设、教科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开展根底性研究和相关学科课题的主要基地,是开展学术交流、活泼学术气氛、进行交流合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加强图书阅览室的建设。学校可以适当减少征订综合类的报纸杂志期刊,着力建设好师生阅览室,增加征订学科报纸杂志期刊的种类,以学科归类摆放,建立教研组学习日制度,发挥组内教研骨干作用,自办多样化的学科教研园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效劳。
加大教科室的建设力度。教科室直接面向教育对象,面向教育实践,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和推广,既是探索者也是受益者,从这种意义上说,校本教研离不开教科室的工作。学校教科室与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教学业务方面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教导与科研工作两不误。教导处侧重进行教务管理,指导教学研究,对师生的教学效绩进行评价考核;教科室侧重提高教师教学的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指导和开展教师培训并对结果进行反响和评价。
三、大力宣传校本教研,着力构建学校制度文化
标准的制度是校本教研的保障。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教研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正确导向和评价。
业务学习制度。坚持学习制度化,让校本教研真实而有创意地开展,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学习制度。比方“中心发言人〞制度。每周规定业务学习时间,每次业务学习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按教研组方案确定学习内容和方式,最后作总结性阐述。
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后,要完成“三个一〞,即填一份外出学习信息反响表、上一堂“取经汇报课〞、作一次学习体会发言,从而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辐射作用,让更多教师有时机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案例分析制度。积累典型教学案例并开展沙龙式研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或课题研究过程中成功与缺乏之处进行解析,寻找教学遗憾,分析原因,扬长避短,比方教师个人撰写案例分析和反思故事。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容易忽略而又富有意义的教学片断和故事,值得教师去反思、分析,从而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个性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
课后反思制度。教师的自我课后反思,要求教师上完课后,要善于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成功经验和缺乏之处。要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做到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否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开展的互动过程。及时记录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中的“亮点〞和教学流程中的困惑,也包括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其次,课后反思也包括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相互“碰撞〞,同一学科教师间相互“磨课〞、商榷,并将之记录在教学后记中。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