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党员领导干部
学习
民法典
心得体会
各类
理论
文章
汇编
36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等各类理论文章汇编(36篇)
目录
1.筑牢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2
2.民法典:每一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 4
3.守护人民的一生 民法典照亮人心照耀法治进程 6
4.民法典为人民幸福护航 9
5.民法典:彰显人民至上 映射奋进时代 10
6.民法典为人民而书写 12
7.以良法促善治 民法典将成制度“新坐标” 13
8.民法典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里程碑 15
9.民法典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17
10.民法典开启权利保护新时代 19
11.集中体现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 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典 21
12.以人民的名义,开启民法典时代 25
13.《民法典》:蕴新时代精神,护佑公民私权 27
14.实施民法典 念好“三字经” 30
15.民法典:回应“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 33
16.充分认识实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37
17.以绿色民法典回应环境民生关切 41
18.民法典开启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时代 45
19.纪检监察干部要学好用好民法典 48
20.民法典的诞生与时代发展 50
21.掀起学习贯彻民法典高潮 61
22.走入“民法典时代” 63
23.民法典时代行政法的发展与完善 66
24.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69
25.民法典彰显新时代法治精神 71
26.民法典,开启法治时代新篇章 72
27.以民法典实施提升“中国之治” 74
28.民法典:新时代的人民法典 76
29.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民法典 81
30.民法典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84
31.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奋力践行法院新担当 87
32.民法典物权编亮点解析物尽其用民尽其力 89
33.准确把握民法典的制度价值更加突出检察权的人民属性 98
34.以实施民法典为契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99
35.民法典实施对法治公安建设至关重要 101
36.民法典:一部人本的法典 105
筑牢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中国民事权利保障进入一个新阶段。实施民法典,对全面依法治国、发展市场经济、维护人民权益、提升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党委、政府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普及法律宣传上下功夫,让民法典走入干部心中、群众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民法典,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宣传要突出两个重点:第一,抓住“关键少数”。各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把民法典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学习民法典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推动民法典精髓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第二,普及“绝大多数”。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深入开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注重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
在明确职责职权上下功夫,让民法典成为行为规范、行动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好民法典,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必须抓实三项工作:第一,明确行政法的管辖权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树立“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理念,按照行政法的管辖权限,依法履能尽责,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第二,建立民法典的配套规定。完善全方位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消除同民法典不一致的有关规定。第三,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随着改革持续深化,实施民法典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司法解释作用,在新实践中推动民法典完善和发展。
在严格执法监督上下功夫,让民法典彰显重器威严、公信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规范执法。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第二,公正执法。秉持公正司法原则,加强民事审判工作,最大限度统一民事法律适用标准,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第三,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既靠自觉,更靠监督。要加强民事检察工作,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
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让民法典体现人本情怀、司法温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大祥区创新社会管理,推行“一二三四五”群众工作机制,实现了访量大幅下降,摘掉了挂牌5年的“全省信访重点县市区”。我们将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信访工作的能力。一是完善一系列制度。完善联席调度、督查督办、奖惩考核、责任追究等群众工作制度,构建公检法司一体化、信访法制化工作格局。二是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两个专项整治。开展以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进京越级重复上访人员等4类人员为重点人群,以信访重点社区为重点区域的两个整治行动,安排专人管控,体现人文关怀,确保“四类人员”稳定、访量大幅下降。三是抓好3个中心建设。整合区级信访接待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区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全面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管理格局。四是实行“四个一批”清零行动。通过区委书记交办一批、区级领导重点攻坚一批、专项领域包案化解一批、向上汇报协调处置一批,对存量信访案件实行“清零”,解决越级访、重复访高居不下问题。五是做好5个群众工作平台。用好12345政府热线、网络问政、干部下沉、民情恳谈、APP群众直通车5个群众诉求反映平台,及时表达、收集、交办、处理、反馈群众诉求,提高群众认同感满意度。
民法典:每一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
“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民法典‘磨法师’,六十六年‘磨一法’”“民法典来到身边,这些干货你get到了吗?” 近日媒体上关于民法典的报道不少。民法典之于百姓权利、社会治理、国家法律体系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国家立法机关、几代民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已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呼之欲出。
民法典的编纂是将既有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法律和制度进行系统整理、统合,同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立新的制度。民法典草案审议通过施行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及民法总则都将同时废止。
就好比商家整理货架——将销量好的、受欢迎的留下,将过时的甚至过期的下架,而新鲜出炉的、人们急需的则要进货、上架。并且,这些商品不再是分散各处的,而是集中统一到一个货架上。如此焕新之后的货架无疑更清晰明了、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当然,编纂法典的过程要比整理货架复杂、艰难得多,尤其是民法典要调整的是千头万绪的社会生活和千差万别的平等主体。
综观民法典草案的1260个条款,每一个条款背后都是大写的“人”字。 有的是明确人的权利、回应人的诉求。比如,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明确界定何为隐私,明确禁止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明确要求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不得违背伦理道德,加大对“性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比如, 在物权编新增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比如,明确胎儿也有继承权; 比如,针对疫情防控,民法典草案明确保护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 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的责任,并明确业主的配合义务等。
有的是解决人的痛点。比如,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事件,民法典草案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有关机关的调查职责;针对套路贷、高利贷等违法犯罪行为,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等;针对此前引发诸多纠纷的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等等。
有的是尊重人的意愿。比如,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规定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删除了现行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 让遗嘱尽可能体现立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达。
归根结底,民法典草案的字里行间,有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有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有的是对价值观的引领,规范着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工作生活的时时刻刻,呵护着人民权利的点点滴滴。
随着权利保护范围的扩大、力度的加强,随着权利边界、行为规则、侵权责任的明晰明确,人们维权的成本将更低廉,司法机关处理相关纠纷、案件的依据将更清楚,定纷止争的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都将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民法典草案的编纂过程是对上述理念的践行。期待代表委员充分讨论,建言献策,继续擦亮民法典草案的“人”字光芒,共同见证这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国家治理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典的面世。
守护人民的一生 民法典照亮人心照耀法治进程
昨天,全国两会进入第四天,有一项重要议程备受关注,就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意味着,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将在跑完最后一程立法程序后正式问世,从此守护人民的一生。
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现在,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凝聚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更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期许的民法典,正向我们走来。
守护人民,民法典筑起的是一张全时段保护网。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天然地与社会发生关联。民法典草案,不仅将个人生老病死涉及的方方面面纳入法律范畴,还在总则编“自然人”章节中加入新规,把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是真真正正适用“一生一世”的法典。
守护人民,民法典织就的是一张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保护网。民法典草案7编加上附则,84章、1260条,总字数逾10万从 衣食住行到生产生活,无论
合同、物权抑或人格、隐私,都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我们每个人、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也由此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事权利宣言书”。
民法典之所以能照拂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因为其立法过程,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民法典之所以能照拂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更因为其编纂进程,本身是中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直面人民关切、反映人民利益诉求、捍卫人民权利、让人民更有法治尊严的过程。
相关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立法工作机构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数据统计显示,自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7次公布各分编及民法典草案,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仅(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人大网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可见民法典立法的参与之广。
当立法机关努力倾听人民心声、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立法的每一个环节便凝聚了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也成为新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彰显。
比如,对个人权利尊重和保护是一切民事法律关系的价值归属,这次民法典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比如,民法典草案明确见义勇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