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知书达礼
涵养
人生
天道酬勤
“知、书、达、礼〞,修养人生
霍丹
【】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出现不认同、不了解和不自信的态度。针对此现状,以“知、书、达、礼〞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认识,调动他们自觉学习、保护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积极性;并使其在专业课程外全面开展,综合素质得以增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精神 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 有效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36-0032-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不仅与个人的开展紧密相关,更关系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与开展。由此观之,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出现不认同、不了解和不自信的态度,表达在认识和关注程度明显缺乏。
1.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的认知。随着新鲜事物的不断出现,当今大学生的精力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分散,而最为重要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却逐渐被淡忘。
2.了解中华逐渐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较为匮乏。当今时代了解信息的渠道极大丰富,可当代大学生却并未真正掌握简洁方便的了解中华逐渐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
3.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缺乏。由于缺乏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推出时,大学生对于此类活动关注和参与的热情明显缺乏。
4.文化创新意识较为薄弱。在互联网如此兴旺的今天,却无法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全新的媒体平台,进行属于自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
二、“知、书、达、礼〞根本内涵
进行以“知、书、达、礼〞为核心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结合学生特点,以“知〞即认知传统文化内涵为根底,以“书〞即品味传统文化精髓为提升,以“达〞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重点,以“礼〞即实践优秀传统文化行动为目标,通过四位一体的品牌活开工程和具有特色且符合时代特征的活动模式,在不同学院的同学进行分层分类引导,打造大学生课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体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使广阔同学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是设立分层分类的引导模式
以知、书、达、礼四个维度为方向,在专业教育的根底上,针对学生课余生活,在不同学院设定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目标,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学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浓厚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对学习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上形成自觉。比方国际教育学院侧重家国情怀、尊师孝亲,友善同学的传统美德方面;法学院侧重进取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养成;经济学院侧重利益观、人格塑造等方面。在各个小范围教育在有重点的同时,也能够做到统筹兼顾。
2.建立四位一体的活动模型
〔1〕“知〞,把认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根底,增强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①开展国学讲堂。依托大学的文化优势,在课外开设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体系通过古典名著漫谈、先秦诸子思想研究等主题讲座,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性结合,促进当今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通过普及国学知识,增强大学社国学素养及道德素养。
②开展传统节日漫谈。在我国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采用线上线下师生集体过节的方式,在一起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用节日气氛引导同学了解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增强同学人生成长的责任感和动力,同时也让同学感受学校的关心与呵护。
③举办励志故事汇。选取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以故事汇的形式,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制作相应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推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观,重大事件的内在本质等。
④打造文化品鉴会。使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学业上,我们需要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根基,让同学们承当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使命。发挥同学特长,开展“品茗知味〞茶艺表演会,由茶艺师向社员讲解茶文化、茶具、茶类的有关知识,并现场表演茶艺,沏出一杯杯芳香馥郁的茶供社员品尝,在把盏品茗中体悟中华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还有书法教学、太极拳交流、京剧赏析、中国结等传统工艺制作的展示等,吸引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
〔2〕“书〞,把品味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提升,倡导品读经典,在阅读中增强大学生文化修养。
①品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书目,由学校统一购置,每月一期,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知识和理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閱读能力。将学生分为假设干个读书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讨论,并邀请知名学者就指定阅读的经典名著与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学生可将在研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进行提问。
②开展立体阅读。选取最新最热的书目,通过个人讲述的方式开展交流活动。或吟诵、话剧等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将单一平面的纸质阅读转换为通过声音、颜色、光影、形象、触感等直观体验的立体阅读,让古籍中的文字鲜活起来。
③建立读书角。可通过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形式为学生发放书目,每个宿舍一本,并要求种类丰富借此不断丰富读书会的数目,做到一个寝室或者一个班级一本书,后建立读书角,流动借阅,即节约本钱又可以增加阅读量。
〔3〕“达〞,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重点,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人,形成了争做国学达人的新常态。
①打造精品国学社团。依托大学的文化气氛,成立大学生“国学社〞,引导更多校内同学参加,营造多渠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
②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每学期举办“翰墨留香〞书法大赛,促进学生养成长期习练书法的修心习惯。举办“剪彩汉华〞剪纸大赛,培养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举办“博雅汉语〞汉语大会,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学习汉语言文化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关注汉字、学习汉语言文化的热情,增强自信。举办“诗词大赛〞,引导同学抒发情感,陶冶情操。
③开展国学荟活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学荟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在“知〞国学,“书〞经典后,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展现自我,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达人。
〔4〕“礼〞,把实践优秀传统文化行动作为目标,使大学生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开展志愿效劳,发扬传统美德。开展“青年学生进社区〞、“青年学生走基层〞等活动,引领学生立足社会,效劳人民。鼓励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社区清洁活动;与辽宁银龄艺术学院合作,定期开展陪老人过节、与老人分享故事等效劳志愿活动;与福利院合作开展儿童课堂志愿效劳活动。通过活动传递“仁〞、“善〞的传统美德,并极大鼓舞了大学生投身志愿效劳工作的决心,有利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②组织社会实践,表达责任担当。建立国学宣讲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城镇、社区、农村、工厂等。同时针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深入开展社会调研。秉承“少年强那么国强〞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牢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勇担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在青年学子间产生了极大影响,调动了大学生关心时事,承当责任的热情。
③坚持文明礼仪,展示青年风采。实行“课前问好〞制度,向老师道一声问候、行一个礼。并积极倡导学生上课时关闭,既保证了听课质量,也真正做到了尊师,这一做法在师生以及社会形成了强烈反响。
四、主要成效
1.学生的文化修养整体提升。
通过一系列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学生提高了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认识,调动了他们自觉学习、保护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积极性。学生们纷纷自发行动,组织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活动已成为学校里极有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活动的深入,同学们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践行传统美德。学生整体的文化修养有了提升,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表达了文明之风。
2.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在各种活动的推进中,学生在专业课程外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明显增强。秉承着“君子博学〞的优良传统,在保证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充分认识到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起了极大作用。
五、加强和改良措施
1.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局部内容纳入第一课堂体系。
从根底教育抓起,将第一课堂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教学体系以及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住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
2.拓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的渠道。
着力拓展优秀文化传播渠道,发挥新媒体力量,更好以文化引领风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打造表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特色活动和文化品牌。
4.将互联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形成以新闻网、微信、微博、微视频为核心的全媒体平台,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作为重点工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以及增强大学生的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5.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教育产品。努力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微信、微电影、动画、游戏等形式的文化产品,大力推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局部。
六、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局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营养和教育哲理,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确开展方向,文化多元的背景下,高校对学生的这方面教育要想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必须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形成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人民论坛,2023-01-20.
[2]何伟,敖四江,朱必法.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2-23.
[3]李宗桂.弘扬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深圳特区报,2023-05-27.
[4]黄明哲. 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北京電子科技学院学报,2023-09-15.
[5]曹爱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新闻出版思想述略,编辑之友,2023-01-05.
[6]李捷.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稳固底色,理论导报, 2023-12-20.
[7]罗柏林.论“中国梦〞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开展,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