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运动生理学重点hhr.docx
下载文档

ID:2133450

大小:18.92KB

页数:3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运动 生理学 重点 hhr
运动生理学重点hhr 运动生理学 绪论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响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根底理论学科。 2.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响过程及其表现,称之为兴奋。 3.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4.适应性:生物体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 简答题: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目的任务是什么:(简答)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根本认识的根底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说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到达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品、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二章:骨骼肌机能 名词解释: 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根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根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3.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之为肌电图。 4.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5.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收缩。 6.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简答题: 1、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特征:(简答) (1)形态特征:①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的大,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②快肌纤维的脑浆网较慢肌纤维的兴旺③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④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⑤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元较细,传导速度满,快肌纤维由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元粗,传导速度快。 (2)生理学特征:①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②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③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 (3)生物化学特征:①慢肌纤维中氧化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②快肌纤维中无氧代谢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 2、简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简答)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2)酶活性的改变:肌纤维对训练的适应还表现为肌肉中有关酶活性的有选择性增强。耐力训练可引起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速度、爆发力训练可以引起无氧代谢酶活性增强。 第三章:血液 名词解释: 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人红细胞比容,男子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 2、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通常,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3、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度时,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以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 4、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简答题: 1、试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简答)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抗体和激素等。 血液的主要功能有:(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运输功能。(3)调节功能。(4)防御和保护功能。 2、如何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简答) 1.血红蛋白在血液运输氧气,二氧化碳 2.血红蛋白敏感又稳定地反响机能状态,所以可以用血红蛋白评定机能状态, 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 第四章:循环机能 名词解释: 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每搏量,常以左心室的每搏量为标准。 2.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3.窦性心动徐缓:成人正常安静心率约在60-100次/分之间,假设低于60次/分那么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4.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6.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简答题: 1、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简答) (1)运动性心脏肥大:表现在心腔扩大和心肌肥厚两方面,有别于病理性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并具有专项特征。 (2)运动型心动徐缓:具备运动心脏者普遍出现心率低于正常值的现象,称为运动型心率徐缓,这是可逆的,是心宫改善的良好反响 (3)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脏不仅形态发生变化,机能也发生变化 2、简述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简答) (1)影响心输出量的直接因素是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2)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肌收缩力直接影响到每搏输出量,从而间接影响到心输出量 (3)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输出量随着心率的加快而增加,但超过一定心率范围,心输出量不再随心率的加快而增加,心率加快时甚至还会随之减少 3、简述测定脉搏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简答) 1.根底心率和安静心率具有实用价值 2.用来评定心脏功能和身体的机能状态 3.控制运动强度 第五章:呼吸机能 名词解释: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 2、最大通气量:以适宜快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钟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3、氧离曲线: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余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4、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 5、每分通气量:呼吸深度(潮气量)x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 6、每分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X呼吸频率 问答题: 论述在运动时如何保持合理呼吸:(论述) (1)减小呼吸道阻力 (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有增加呼吸频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两种方式。运动中,有意识的采取适宜的呼吸频率和较大的呼吸深度是很重要的。 (3)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4)合理运用憋气 (5)第六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名词解释: 1、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2、根底代谢:指根底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根底状态是指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的状态。 3、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 4、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 5、根底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根底代谢 问答题: 结合运动实例,论述三个能源系统的代谢特点:(论述)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替代的迅速能源。酵解能系统与磷酸原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提供能量,中距离跑等运动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的工程,主要由酵解能系统供能。而篮球、足球等非周期性工程在运动中加速、冲刺时的能量亦由磷酸原及酵解能系统提供。氧化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第八章:内分泌机能 名词解释: 1、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第九章:感觉与神经机能 名词解释: 1、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腱反射和肌紧张) 2、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 3、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各部相对位置和状态的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4、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外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5、视野: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简答题: 状态反射在人体运动中起何作用:(简答) 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它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使身体重心不至于超出支撑面维持平衡,以保持身体正常姿势;另一方面便于人体向着头部转动的方向移动。例如,体操运发动进行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假设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 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短跑运发动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使动作更加完善优美,不至于使机体失去平衡。 第十一章:运动技能 名词解释: 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技能。 2、动作自动化:指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 问答题: 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分化,稳固阶段有何特点?老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论述) 1、在泛化阶段,学员只对运动技能有感性认识,对动作的内在规律还不理解,大脑皮质由于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还未建立,所以兴奋和抑制过程扩散,学员做动作时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做动作费力。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应该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2、在分化阶段,由于不断练习,学员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开展,学员做动作时,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局部错误动作得到纠正,学员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动作,动力定型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仍会出现。 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员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开展,使动作更加准确。 3、在稳固阶段,此时己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学员做动作时,准确、优美,某些动作环节可出现自动化,环境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到破坏,完成练习时感到省力。 为了防止消退抑制的出现,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稳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 第十二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名词解释: 1、摄氧量:将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够摄取并利用的氧量为摄氧量。 2、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留神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到达人体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能够所能摄取的氧量,也称最大耗氧量。 3、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工作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时的能力。 4、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到达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血乳酸。 5、氧亏: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能够摄取的氧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氧量时,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6、需氧量: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问答题: 1、详述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论述) (一)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 (二)血液循环系统运输氧气的能力,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的能力与最大摄氧量密切相关,心脏的泵血机能是限制运发动最大摄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三)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 (四)其他因素对VO2max的影响 ①遗传 ②年龄、性别 ③运动训练 试述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论述) 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