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参柏
牡蛎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
疗效
观察
桂枝
龙骨
医案
天道酬勤
【参柏牡蛎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案
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22年10月,用自拟参柏牡蛎汤加减冶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1岁,平均28.5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80个月,平均18.1个月;其中已婚者43例,未婚者17例。伴有前列腺增大者22例,阳痿者8例,早泄者11例,射精痛者3例,不育症者12例,合并精囊炎、附睾炎者7例。前列腺液或精液细菌培养阳性者21例〔主要为支原体、衣原体、表皮葡萄球菌〕。 2 诊断标准 依据“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李曰庆・前列腺疾病临床荟萃1993.10:313〕。 3 治疗方法 3.1 A组 参柏牡蛎汤组成:丹参、王不留行、牛膝、赤芍、黄柏、车前仁��〔另包煎〕�、台乌各10g,制首乌、败酱草各15g,川楝子、生甘草各6g,生牡蛎30g��〔另先煎〕�。加减:①湿热重,舌苔黄腻者加佩兰、龙胆草;②瘀滞重,会阴、耻骨上疼痛明显者加桃仁、炮山甲;③肾虚较重,伴腰痛或腰酸腿软者加杜仲、补骨脂。水煎分早晚各服一次,以3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一疗程后复查各项指标。 3.2 B组 选用西药:抗生素〔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植物药〔前列康〕;α��1�-受体阻滞剂〔酚苄明〕;维生素〔维生素E〕等。非细菌性的选用前列康/维生素E;合并前列腺肥大或盆腔疼痛明显者选用酚苄明;常规用量,30天为一疗程,亦在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一疗程后复查各项指标。 4 疗效判定[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第三辑・1997〕。临床痊愈:病症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诊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检查大致正常;显效:病症根本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WBC值较前减少1/2或<15个/HP,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B超检查有所改善;有效:病症减轻,EPS检查较前改善;无效:病症、体征及EPS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 5 结果 A、B两组经过一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如下。 5.1 主观病症改善 经过每10天为一个阶段的观察,A组明显优于B组,其中以会阴、下腹、阴囊、腰骶疼痛及性功能〔阳痿、早泄〕改善最为明显,见表1~3。 5.2 前列腺肛诊情况 A组优于B组,见表4。 5.3 EPS常规检查结果比拟 EPS常规检查结果比拟,见表5。 5.4 两组治疗效果比拟 两组治疗效果比拟,见表6。 5.5 毒副作用 服药期间A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响。 6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中医归属于淋、浊、精病三大范畴,多因湿热下注,蕴结日久,久病致郁,久病致瘀,久病致虚,而形本钱虚标实、虚实夹杂之湿热瘀滞、肝郁肾虚之证,因而在治疗上以化瘀祛湿、疏肝补肾为治疗大法。笔者经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多年的临床心得,自拟参柏牡蛎汤以治疗。方中丹参、王不留行、赤芍、牛膝活血化瘀通络以改善前列腺的微循环及腺管的通畅;黄柏、败酱草、车前仁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以缓解尿路病症,使湿热从下而解;台乌、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一那么助活血化瘀药行血之功,二那么伍补肾药以助膀胱气化复常而小便通利,三那么与芍药、甘草配伍而疏肝、柔肝,缓急止痛以解盆腔疼痛;首乌、牛膝补肝肾、利血脉以固本;同时牛膝还有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可助清热解毒利湿药以治尿路刺激征;牡蛎具有平肝、安神,软坚散结之功,海药本草云“主男子遗精,虚劳之损,补肾正气……久服身轻〞。现代药理研究:因其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蛋白质等,因而有调节电解质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之作用,[2]亦可理解为固本益肾之功。生甘草调和诸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共奏本方化瘀祛湿、疏肝补肾、理气止痛之功。因此用本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收到较理想的疗效,尤其在患者的临床病症、肛诊情况两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为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欣,倪卫东. 前列泰片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22,20〔1〕:4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2378. [收稿日期: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