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乡村振兴基于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方案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2131976

大小:24.18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村 振兴 基于 陕西 关中 地区 公共 空间 建设 方案 思考
乡村振兴:基于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方案的思考 高佳欣 邹晓翔 刘媛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的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村民日常生活和交流的根本场所。对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探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的原那么,使公共空间能充分利用,展现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起到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作用。 2022年,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2022年以来,陕西省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22-2022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开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落地。 乡村公共空间伴随着村落的存在和开展而产生,是乡村民众在经过长期的聚居后形成的。[1]乡村公共空间组成了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共享空间,在中国几千年乡村开展的历史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2]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乡村公共空间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多功能的村民活动中心,开始在乡村公共空间扮演着重要角色。 乡村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和特点 对于新形势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将大局部时间和重点放在了整个村落的空间布局和整体环境的治理问题上,而公共空间的建设往往会被忽略。乡村的公共空间是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我国乡村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乡村秩序的维持和开展、乡村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以及乡村文化脉络的维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1、乡村公共空间现存问题 (1)缺乏活力 传统的乡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已根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生活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与革新,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人口比例结构差距逐渐拉大,导致乡村大量的青壮年由于各方面原因外出务工,逐渐脱离乡村,因此,留守在乡村地区的大局部人构成为老、幼、妇、残等,他们都是乡村的“边缘人物〞,这些已逐渐构成了乡村公共空间中的最大使用主体。从而导致空间闲置,缺乏使用活力。 (2)功能单一 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并未对人群的需求进行分析推敲,所以公共空间内部局部功能的缺失导致了空间本身的适用性大大降低。[3]由于实用性较低,又导致一局部功能的退化,而退化又会降低使用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现如今人们所追求的乡村生活不再是满足简单的根本需求,同村人围坐在一起闲聊,再加之原来的公共场所和娱乐场地也在逐渐消失。如乡村里的大平台或者是公共祠堂,戏台等,加上环境的破旧和人们兴趣的消散,导致了局部传统活动和场所慢慢脱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趋同性 新形势下美丽乡村建设在近几年快速开展,出现了明显的趋同性特点,大局部村落不能表达出当地特色,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建筑特色上都是比较统一的造型和风格,同一套标准在不同地方复制。整个村落建设规划仿照城市开展规划,破坏了原本村落因势而建、自由错落的乡村风貌,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街道和相同建造手法的建筑形式。村与村之间在规划和建筑上相似,公共空间的建设面积、使用功能、景观规划也相似。不断呈现出的明显趋同性,不但削弱了各乡村的特色,也逐渐削弱了人们心中对于故土的乡愁记忆。 (4)缺乏在地文化特色 随着信息化的开展,局部村落不断被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渗透,有些村落具有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气氛的公共空间被冲击。在地文化特色是区别各个不同乡村之间的重要因素,也是各个乡村开展中最易无视的问题。[4]在传统村落中,村民对于过去的记忆都是在生活中留下的印记和情感映像,以时间为联系进行叠加重构。现今诸多设计师建筑师也在努力挖掘在地文化特色,凸显各个村落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村落中的公共建筑作为公共空间的组成形式,是村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一个场所,也是最能表达一个村落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2、乡村公共空间特点 (1)开放性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村内公共活动场所,不但是向当地村民的开放,更应该是向外的开放空间。企业家、艺术家、设计师入驻乡村建设,围绕乡村进行的活动也是大多在公共空间中展开,随着大量人流的注入,乡村的活力随之被唤醒。开放的公共空间既为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娱乐提供场所,加强本村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邻里和谐,也为对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因此开放性是考量乡村公共空间合理性必不可少的原則。 (2)层次性 乡村内的公共空间资源有限,要满足根本使用需求,又要满足集会、娱乐、行政、文化宣传等多种活动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的重叠,就使得公共空间需同时担任着多种角色,单一的空间结构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不同的类型空间,应合理划分空间布局层次。村民可以在空间中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停下来聊天或喝茶,也可以选择可隔离喧闹的空间。满足公共空间的可变性,也为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开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3)参与性 在俄勒冈实验一书中,亚历山大提出了他在设计中使用者参与的一项原那么指出:“一个有机结合的社区只有通过整个社区的行为才能形成,这样的行为中每个人都协助完成他们所最了解的那局部环境。〞现今很多地处乡村的公共空间缺少人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空荡的公共空间难现其热闹的场景。而公共空间缺少了参与性,那本身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不应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建,而是要更加注重提高使用者和参与者的感受。无论怎样的空间形态都应是效劳于人,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中考量人的参与性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案例分析 1、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觅子乡三河村 三河村是关中村落的典型代表,工程改造设计从公共效劳的角度入手,囊括了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大戏台等十多项的设计内容。丰富了乡村居民的娱乐方式,也满足了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筑设计使用了一种纯粹的方式探讨了乡村建筑的可能。也反响出设计团队对场所精神与乡土环境的再认识,以及乡村当地材料的建筑表达与当代性的呈现。整体工程设计改造在加强了乡村公共空间根底建设的同时也为乡村开展带来了更多的积极意义。 2、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油坊坪村 油坊坪村的改造工程也是从公共空间局部着手,以村委会广场、村域入口、半开敞及半封闭的活动中心为重点改造场所。广场改造尊重当地地形地貌,将设施与地形形成完美的衔接,并非是单调的水泥平地。室内活动中心通过开敞、封闭的多变形式,将其设计成参与性、互动性强的集约空间。同时增设村落整体形象设置,形成鲜明的村落入口,为入口各个方向均提供了村落识别标识。另外,设计团队还保存了村落中“烟囱〞的局部记忆,描绘出一幅“袅袅炊烟〞的乡村生活意向,也为在地文化提供传承。 探索与建议 1、乡村公共空间的多元化 乡村公共空间的参与核心是乡村活动主体——村民,只有活动主体的使用需求被满足,乡村公共空间的生命力和活力可被激活。建设一个有活力的乡村公共空间,需要一个具有多元化的设计策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又要满足对功能的需求,空间的多样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活力和体验。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要注重体验乡村的地域特色,既要提倡开展多元产业。多元化的策略应尊重当地人们的意愿,实现人群定制化。为建设满足村民使用者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让村民参与规划与设计,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公共利益,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乡村公共空间中村民的日常行为活动,从而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例如:建社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前提要去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行为,让每一个留守老人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活动空间场所,从而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 2、提升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性 提升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性是指对于规划地域的尊重,对于延续地域文化及设计具有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5]在地化的设计注重研究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特色的“当地化〞设计。如今随着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使地域文化极易被影响,而优秀代表的乡村规划前提就是充分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与景观特色,提取当地设计元素和建筑形式,以此来唤醒人们心中的乡土记忆,重塑村民的“乡愁〞记忆,重建起地域性的文化认同。地形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也是关键之一,自然地形地貌的适应也充分说明建筑要真正地扎根于地形地貌之中,并非简单地复制和粘贴,地域性也就由此产生。 3、加强公共空间的时代性 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应紧跟时代开展步伐,顺应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方式水平。在未来,重视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会在5G网络时代开展下更具现实意义。乡村虚拟公共平台搭建成为5G时代乡村开展的一个趋势,如今国家也在逐步完善全国乡村网络覆盖,这也为乡村虚拟公共平台开展提供更多全新的时机。总之,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当地自然环境、乡村社会网络、空间布局功能、整体地形地貌等整合资源,使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文化宣传展示的平台,承担起乡村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义务,也为整个村落的开展提供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乡村建设不断地开展,乡村规划中的问题也不断突出,特别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加强邻里关系、传承地域文化、宣传村落特色的重要载体。对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探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的原那么,使公共空间能充分利用,展现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起到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使之成為新时代满足乡村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摇篮,这对整个乡村的规划和设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雷.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公共建筑营建策略解析[J].建筑与文化,2022(01):123-124. [2]邹明妍,周铁军.“社区营造〞模式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2(12):149-150. [3]陈蕾.构建乡村公共空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2,40(06):52-56. [4]陈庆芳.乡村公共建筑在地化设计策略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22. [5]沈启凡.乡村振兴中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22. 作者简介 高佳欣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邹晓翔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刘媛媛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