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汇报.doc
下载文档

ID:2128875

大小:70.50KB

页数:64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家 生态 创建 工作汇报
国家生态县创立工作汇报 xx人民政府〔2023年10月〕 xx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县域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9镇100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近年来,我县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优化开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坚持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生态建设与经济开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县创立工作,以生态环境的大提升,开展环境的大优化,引领县域经济大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美小城等多项殊荣。2023年、2023年连续两年跻身XX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创立工作高效率落实 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县创立高度重视,将创立工作作为优化县域开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根底性和关键性工作来抓,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四项长效工作机制,使创立工作步入了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级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财政、环保、农业、国土、林业、水利等相关20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1 的生态县创立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县建设的重点工程、任务和建设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同时,建立了层级包抓制度,对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对生态环境比拟脆弱的村,实行各部门主要领导联系、乡镇领导定点包抓;建立了专家咨询和人大、政协监督制度,屡次邀请省、市专家指导创立工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生态县创立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规划引领机制。我们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那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结合实际编制了XX市xx生态县建设规划,对生态县建设进行了严密细致的定位和划分,明确了创立国家生态县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建设重点。同时,参照生态县建设规划,对产业开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相关规划进行了修订,对不符合规划的工程进行了适当调整,保证了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建立全民参与机制。结合“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法制宣传月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环境警示教育等宣传活动和创立“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等示范教育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生态县建设的有关知识,有效增强了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广阔干部群众对生态县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舆论气氛。 2 四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把生态县创立纳入行政效能监察,由县监察局XX县区委、县政府两个督查室组成专项督查组,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行政效能督查,对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进行通报。把创立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各责任单位年终评优的重要内容之一,极大地调动了各镇、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各项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围绕创立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大力开展生态经济一是坚持可持续开展,推进工业新型化。坚持“绿色gdp〞的开展理念,充分利用本县铅、锌、黄金、石墨资源和相关冶炼加工企业的副产品及废料,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把以铅锌尾矿为生产原料的微晶玻璃板材生产工程作为工业经济开展的主攻方向,把以冶炼企业废杂为生产原料的多金属回收企业作为延长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着力构建从资源到产品,从工业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开展新模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着眼清洁开展,进一步推广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工作,东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里河铅锌矿完成了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并顺利通过评审验收,银母寺铅锌矿、东塘子铅锌矿、铅垌山铅锌矿、四方金矿4家企业完成三标认证工作。 二是以绿色产品为方向,积极开展生态农业。按照保护生态,开展农业的思路,以特色园区提升农业效益,以生态建设优化开展环境,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态农业。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农产品“绿色、3 健康、放心〞生态品牌,大力开展花椒、苹果、生猪、蔬菜、中药材、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xx大红袍花椒商标已成为省内外著名商标,取得陕西“名牌产品〞殊荣,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平安中心认定,苹果、蔬菜、土鸡、土鸡蛋等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论证并取得了产品认证书。目前,全县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个,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个,花椒产地保护标记通过国家认证。 三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大力开展第三产业。把文化旅游产业开展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加速转型、突破开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突破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嘉陵江源头景区、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和紫柏山景区深度开发等旅游重点工程逐步实施,秦岭国家级生态公园开工建设,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加速推进,消灾寺景区盛大开园,航空旅游精彩首飞,凤凰湖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全县星级酒店总数到达8户,县内标准住宿接待床位突破3000张。先后举办了四届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羌历年庆典等系列节庆活动和全国乒超联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全国性活动,xx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亿元。 三、以综合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优化整体开展环境一是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围绕4 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县城创立活动,全面开展公路、水系沿线及居民集中居住地等生态脆弱区的恢复治理,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县城绿化、村庄绿化、道路水系绿化等九大林业工程,完成了269.9万亩天然林管护和1万亩长防林、3000亩公益林的人工造林任务,实施封山育林5.4万亩,飞播造林9万亩,建成了5条生态路、5大生态休闲公园、24个绿地广场以及“双岭双路〞百公里生态长廊和XX县区城绿色屏障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了新一期“长治〞工程,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8.16平方公里。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022余万株,绿化面积25万亩,绿化长度超过800公里,森林覆盖率由75.8%提高到78.7%。初步形成了以重点村镇绿化为根底,公路、水系绿化为骨架,各种绿地相互交融,乔、灌、草搭配有致,路网、水网、林网三网合一,点、线、面协调开展的绿化生态系统。 二是加强县城根底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效劳功能。坚持拓展城市空间与增强承载效劳功能并举,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步伐。投资1亿元,实施了嘉陵江县城段综合治理,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面和180米高喷泉,打造出“一江两岸〞标志性景观。完成了17条XX县区道路改造和316国道改线工程,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到达10.4平方米。深入开展XX县区绿化美化亮化,绿地率到达46.2%。大力实施旧城拆迁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在全省首家建成了县级展览馆、体育馆和体育场,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县城集中 5 供热、供气工程,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公共根底设施日益完善。先后建成了碧水佳苑、凤喜豪庭等高档住宅和商贸小区,完成了惠民新村、杨家坪小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全县新增城镇住房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9.5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到达27.5平方米,城市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承载效劳功能显著增强。 三是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投入7918.6万元,实施了“三辞别〞、“三集中〞第二期生态移民工程和特困安居工程,建成了63个生态移民点,2万多人搬迁安置到公路沿线或大村庄居住,同步实施产业配套和公共效劳跟进,实现了“新搬迁、新农村、新城镇〞目标。深入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24个村的“三化一片林〞和45个“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村庄绿化率到达34.5%,撤除危旧房屋1850余间,新建凤州民居建筑1040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改善城乡通达条件,建成农村公路791公里,实现了所有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98%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积极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2161口,推广太阳能灶2136台,全县清洁能源使用率到达51%。新建农村平安饮水工程64处,农村平安饮水合格率达100%。着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成5处污水处理设施、6个垃圾集中处理填埋场和55个封闭式垃圾台,建立了农村环卫长效机制,“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治理。大力实施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三级〞联创工作,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实 6 现了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 四、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线,全方位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一是加强源头控制,推进结构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工程审批关,禁止高消耗、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投资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县所有新、改、扩建工程全部通过环评审批,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均到达100%,从源头上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2023年5月,率先实施了生态补偿费征收试点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征收管理机制,2023年共征收生态补偿费43.6万元,所征收的生态补偿费全部用于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深化环保专项整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开展污染源治理与环保专项行动,淘汰和取缔了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工程,“十五小〞企业关停取缔率到达100%。全面加强动态监管,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积极催促各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技改,投资3095万元,先后完成了东岭锌业公司制酸尾气治理工程、污水处理站工程建设、银母寺铅锌矿等8家企业废水回用系统等防污治污工程,撤除了鑫岭公司冶炼厂、东岭锌业公司一万吨生产线,累计削减so2382吨,削减cod301.32吨。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三是强化环境监管,防范环境风险。对区域内的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完成了6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7 建立了尾矿库平安在线监控系统,对存有环境平安隐患的尾矿库一律停止使用。积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检查,坚决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关闭了二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杜绝了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了城乡饮水平安。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成立了环境应急处置机构和队伍,形成了比拟完整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五、以人为本,科学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开展 在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我县生态县创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本完成了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指标,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开展。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到达33.4平方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8%,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率83.6%,地表水水质合格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镇各功能区噪声达标率100%,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全县整体环境质量优良。 二是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生态农业逐步壮大,2023年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到达4.49万亩,花椒留存4500万株,凤党、秦艽等中药材留存4.6万亩,养殖林麝1721头,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开展,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被列为全省旅游示XX县区,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中国羌族风情旅游名县称号。 8 三是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6.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到达19736元和5949元,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