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人性
情感
绽放
世间
何物
让人性在情感中绽放(一):问世间情为何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告诉我,当你读到这短短几句话的时候,是否有一丝(哪怕是一瞬)莫名的触动就像心灵被一根松针轻轻的刺疼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呢也许我们谁都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体验,我们只会去揣度无限种可能——是因为它描写了一种真实的情景吗可是这样的情景在写下这几行字的时代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情境,我们为什么对着几句话情有独钟呢那么是因为它描述了一幅非常唯美的画面吗我们再回头看看它所描述的事物,是美不可言的吗我们不好意思成认欣赏一个“断肠人〞的悲伤的画面是一种纯粹的美的体验;我们还可以说,这几句话诉说了一种善的追求——这不是无中生有吗文字作为一种符号,除了描述事实,就没有其他实质的能力了。
那么这种现象就没法解释了吗其实,大家都知道答案——作者在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而所有的读者在阅读这几行字的时候,也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因为情感这个因素,使得这几行字跨越千年,沟通了作者与读者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而文字只是这些情感的载体而已,它自身本不重要,无论是毛笔写下的蝇头小楷,还是铅字版的宋体字,都是无所谓的;无论它是连着写成一串,还是每句一行排成一个方阵,都不能阻挡这种情感的交流。也许,作者和读者看到的真实情景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因为这种情感的倾注,引发了相似的感受;也许作者和读者看到的真实情景是十分相似的,但是也因为感情的倾注,引发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然而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因为整个过程只是情感的交流过程,与他的内容是没有关系的,只是文字设置了一个具体的语境,在这种语境的引导下,所有看到这些符号的人都会看到一种情景,触发情感。当然,除了文字,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种功能。
由此可见,情感与载体的关系远没有与情境的关系密切,由特定的情境引发的特定内心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但是,我们对于这样抽样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熟悉,而对其具体的形态相当熟悉——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都是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的情感形态,这其中任何一个无论多么泛滥,都不能概括或者代替情感所表达的内涵。而我们也可以根据对我们生活影响程度的不同,把情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称为情绪,是一种最常见的最容易触发,也最容易改变的内心感受,往往伴随着一个冲动而产生,而伴随着具体的情境的消失而烟消云散;第二层次的可以称作感情,情绪的积累,或者对于习惯的依赖都会产生这样的内心感受,对人的行动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个层次的可以称作情怀,这种感受是感情的沉淀,当一种感情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内心生根发芽,对一个人的行为形成长时间的约束与影响。我们习惯于把情感和感情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两个是应该有严格的区别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把情感和感情等同起来。我们只能说,感情在情感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不是情感的全部,也不是情感的最高级形式。
对于过去和未来,我们没有真实体验的时机,但是我们也并不是对其毫无感觉,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看文字、图片、视屏等符号化的东西,感受着过去,畅想着未来。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事情,对于那些符号化的东西只能描述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的情景,而对于情景我们只能看到或者听到,甚至是触摸到,是不能给我们内心的感触的,但是情感以这些符号为载体,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我根本无法想象,在一串没有情感倾注的符号中,人能寻找到什么精神的共鸣在一个纯粹的事实的世界中,人的心灵到底如何才能被调动在一个没有沟通渠道的情境中,人与人除了是互不相关的原子,还有什么交集当我们感动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时候,不知因为文字描述的一个具体的情境,而是感动于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当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一些具体的情境的想象,而是对未来的情感的倾注让我们心生向往,而我们却被一种喜爱与向往的错觉欺骗。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无论多少人看到相同的符号表达的内容时,都或多或少地让人产生相似的感受,而这样的相似正是人与人进行心的交流缺口,如果没有这样的缺口,每个人都是一个顽固的原子,失去了交流的可能。
在这种交流中,除了情感的共鸣,还有一种互补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显得更为重要。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能满足于自身的单一的感受的,而每个个体的内心感受总是或多或少的有区别,有时内心的感触,也许并不是完全激发出了一种相同的感受,而恰恰是激发了一种新鲜的、完全前所未有的感受,而个体在此时往往兴奋不已,因为他发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另外一个世界。这样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情感的不能自足性,因为其不能自足,所以需要其他的渠道来完善自己,而这种不自足性正是这种互补式的交流产生的根底,如果每个个体都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物的补充,还有交流的可能吗就像一杯水已然装满,我们还能往里面添加其他的东西而保证其保持不外溢的状态吗
总之,因情感的不自足性和可以与相同感受共鸣的特性,使得情感成了人与人交流的根底。因此,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我们可知的人类史,甚至是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流淌着情感的,简言之情感是人类可见史中一个永恒存在。如果我们否认,情感在时间维度上的永恒性,就失去了了解其他时间段的人的时机,于是我们就会对除了我们自己的时间段一无所知,而现实却说明,我们不仅对当下有自己的了解,对过去的和未来的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未来更多的是一种期待),那么我们就不能否认情感在时间上的永恒性(可见时间段内)。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美国人的生活状况,也不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刚好说明,情感对空间的超越——正是这种时间的永恒性和空间的超越性,使得我们可以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自由转换;使得我们可以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遨游——贯穿古今中外,可以说情感是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而恰恰是这种超越使我们对我们内心以外的事物有了了解与认识。
情感是内心的一种感触,但不是任何具体的情感可以说明的。它本身具有不自足性,使得其具有沟通交流的功能和超越时空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箫爻
风雨书桌